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93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ary731102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76 鮮花 x16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小孩] 為人父母要先溝通教育觀念與扮演角色
相信大多數人都同意,教育孩子要恩威並施、賞罰分明;然而即使親密如夫妻,對教育孩子的觀點還是常常大相逕庭,有的人甚至會為了教育問題而夫妻吵架!

專家建議,在教育孩子時,父母應該先商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立場,例如一個黑臉、一個白臉;但必須注意的是,黑臉白臉要輪流扮演,也要彼此配合,才不會讓孩子只學會察言觀色,而不懂禮貌規範。

恩威並施的教育這樣做…

1. 當孩子的偏差行為在誰面前出現時,即當由當事者處理,而非交給毫不知狀況的另一方,互相推託。

2. 當一方正在告誡孩子時,即使自己不認同,也要等事後再兩人私下協調溝通,以免讓孩子混淆,或往偏袒自己的一方靠。

3. 當您要扮「白臉」時,請勿數落「黑臉」的不是,並代為轉達「黑臉」的關懷心情,以同樣的想法、不同的態度,輕鬆但再次告知孩子的不適切處,而非全盤打翻。

4. 當發現孩子長期性懼怕其中一方時,請轉換一下角色,勿讓「黑臉」老是太沈重,如此容易因長期的氣憤而導致親子間的對立,或引發「你都不管孩子,都是我在管」的夫妻衝突。

5. 當「白臉」在事後安撫孩子時,「黑臉」請勿在一旁繼續數落、扯後腿,使得孩子的情緒起起落落。

6. 「黑臉」收尾時,可轉換口氣、緩和氣氛,但自己或在旁的「白臉」可千萬別笑場,使孩子誤以為剛剛的厲色嚴詞,原來都只是笑話一場,導致功虧一簣。

7. 勿讓孩子有「黑臉」是處罰、罵人的壞人,「白臉」是為我著想的好人的兩極印象,斷煞黑臉的用意。

8. 當「黑臉」正在處理事件時,「白臉」應從旁協助觀察孩子的隨時反應及是否瞭解,如發現無法奏效時,可稍加助一臂之力,但切忌無建設性的嘮嘮叨叨或加油過火。

9. 當「黑臉」的情縮失控時,「白臉」請勿再冷眼旁觀,技巧性將孩子帶離現場,而非斷然從「黑臉」手中責怪的強行奪走孩子,讓氣憤中的黑臉覺得失了面子。

10. 但當「黑臉」情緒失控到有傷害之慮時,強行將孩子帶離現場尋求支援,則是「白臉」應有的責任。

叮嚀

不管是否有照專家建議的方法,許多家庭的父母多會一個屬於白臉,一個屬於黑臉。常常可以發現,很多孩子都不想親近黑臉,而只想黏著白臉,時間久了,很容易讓孩子出現兩極化的行為:當黑臉在時凡事拘謹小心;黑臉不見了,馬上似脫韁的野馬,無人勸說的聽。黑臉白臉怎麼扮演、搭配,除了考驗父母的智慧,也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不能不慎!



覺得我的文章不錯就幫忙按一下右上角的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5-02-02 00:1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62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