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
登入
註冊
忘記密碼
搜尋
贊助
贊助本站
數位公仔
紀念T恤
紀念馬克杯
廣告
刊登廣告
廣告價格
線上申請刊登
用雅幣刊登
免費刊登
目前客戶
簡訊
簡訊說明
購買金幣
發送簡訊
預約簡訊
發送記錄
好友通訊
罐頭簡訊
論命
數位論命舘
免費排盤工具
葫蘆墩 優生造命
葫蘆墩 八字命書
影音論命(葫蘆墩)
影音占卜(葫蘆墩)
購買金幣
星座分析
孔明神數
周公解夢
星僑線上論命
娛樂
影 像 行 腳
數 位 造 型
數 位 畫 廊
心 情 日 記
公 益 彩 券
送生日蛋糕
俄羅斯方塊
四 川 省
猜 數 字
比 大 小
泡 泡 龍
許 願 池
萬 年 曆
經 期 計 算
體 重 測 量
音 樂 點 播
衛 星 地 圖
時間戳字幕
男女聊天室
求助
論壇守則
會員等級
會員權限
語法教學
常見問題
最新活動
打工賺雅幣
最近
硬體哈拉區
-最近瀏覽-
為水冷系統..
首頁
新版首頁(全頁)
傳統首頁(全頁)
新版首頁(選單)
傳統首頁(選單)
MyChat 數位男女
命理風水
15
星僑五術軟體
4
葫蘆墩命理網
5
命理問答
9
四柱八字
1
紫微斗數
1
姓名學
手面相
易經占卜
1
風水研討
1
擇日&三式
1
西洋占星
無視論塔羅牌
10
修行&武術
1
中醫研討
五術哈啦
1
電腦資訊
13
硬體討論
5
超頻 & 開箱
3
數位生活
2
PDA 討論
手機討論區
軟體推薦
2
軟體討論
6
Apple 討論
1
Unix-like
網路&防毒
2
程式設計
網站架設
4
電腦教學資源
生活休閒
14
休閒哈啦
7
感情世界
2
上班一族
5
國考&法律
7
生活醫學
4
運動體育
1
單車討論
1
釣魚討論
6
旅遊討論
4
天文觀星
3
攝影分享
8
圖片分享
4
數位影視
2
笑話集錦
3
興趣嗜好
13
文學散文
7
繪圖藝術
1
布袋戲
3
動漫畫討論
3
美食天地
6
理財專區
心理測驗
1
汽、機車
3
寵物園地
模型&手工藝
4
花卉園藝
魔術方塊
獨輪車專區
電玩遊戲
13
遊戲歡樂包
4
CS討論
8
Steam
3
MineCraft
2
東方Project
英雄聯盟LOL
1
單機遊戲
2
WebGame
3
線上遊戲1
6
線上遊戲2
5
電視遊樂器
1
掌上型遊戲
2
模擬器遊戲
1
工商服務
6
虛擬城市
7
好康分享
新品販售
二手拍賣
1
租屋&找屋
工商建議區
1
站務專區
10
最新活動
活動成果
數位造型
心情日記
個人圖庫
新人報到練習
論壇問題建議
1
榮會及電子報討論
-最近版區-
硬體哈拉區
-最近瀏覽-
為水冷系統..
»
電腦資訊
硬體討論
超頻 & 開箱
數位生活
PDA 討論
手機討論區
軟體推薦
軟體討論
Apple 討論
Unix-like
網路&防毒
程式設計
網站架設
電腦教學資源
»
硬體討論
硬體哈拉區
硬體求助區
WCG 團隊
驅動及韌體
舊文章保存區
»
硬體哈拉區
»
「初見如故,像老朋友般的熟悉感」Thermaltake 曜越科技 The Tower 250 開箱評測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3
個閱讀者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杜甫1
級別:
小人物
x0
x3
分享:
x
0
[機殼&電源] 「初見如故,像老朋友般的熟悉感」Thermaltake 曜越科技 The Tower 250 開箱評測
【前言】
這是詩人第一次接觸曜越的機殼,一直以來都是以特殊顏色的搭配來塗裝機殼,在每次展場上都能吸引大量目光!這次要開箱的顏色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繡花球藍」,水嫩嫩的粉藍色與白色的基底搭配,無論男女老幼都適合~
人生中偶爾會遇見某些物件,它不需要多言解釋,也不需刻意炫技,僅僅一眼,就讓人感受到那份自然的契合,明明是初次見面,彼此卻一見如故,有些人戲稱他為娃娃機、爆米花機,Tower 系列的外觀造型就是如此深植人心!
那天打開包裝的瞬間,我彷彿不是在認識一款新機殼,而是在與一位久違的朋友重逢,透明立方外型簡潔有力,三面強化玻璃不張揚卻自在閃耀,如同熟識的言語,在我桌面上自成一格,這次開箱的是今年新推出的,介於 200 ~ 300 之間的 The Tower 250
▲不愧是注重顏色的品牌,連外箱也用上彩色塗裝,比起一般常見的樸素機殼紙箱更添質感!
▲側邊也在規格上列出了詳細的相容性,值得注意的是主機板的部分,還是更趨向於 Tower 200 的 itx,與其說是 Tower 300 的縮小版不如說是 Tower 200 的更新款!
▲內部防護包材採用保麗龍在左右夾起來,用料相當厚實!
▲說明書沒有放在機殼裡面,取下保麗龍後就可以看到了,避免了不先看說明書亂拆的情況這點好評~
▲先來看一眼後方,下置式的電源設計,本身就具有獨立的風道~
▲後方面板採用球型卡扣固定,從上方施力即可拆下,跟機殼相關的的配件盒收納於此
▲相關的配件有:前方 LCD 螢幕配件的模塊檔板、ATX 電源轉換支架、電源艙側邊護蓋、各種螺絲放一起、少見的蜂鳴器、球型卡扣備用母座、一整束的魔鬼氈與多條束帶,內容相當豐富!
▲雖然螺絲都放在一整包,不過是裝在夾鏈袋裡面,沒用到的可以放進去好好收納,不過對於強迫症末期的我來說還是得拿來阿嬤藥盒來好好分類,其中給的一整束魔鬼氈可以依照自身需求來裁減長短,非常實用~
▲將目光再次放回機殼中,背後這個面板上的防塵濾網孔洞有點粗,雖然面板上可以裝兩個 12 或 14 公分風扇來進風,但實際上能幫助的很有限!
▲原因在於加裝了風扇之後或許主要是為了幫硬碟做散熱,實際量測了一下,深度空間大概是 40mm,多數 4TB 以上的 HDD 厚度約 26mm,即便是裝個薄扇都必須相互貼貼!
▲或許是因為只支援 itx 主機板,所以容易讓人與 SFX 小電源綑綁在一起,預設的電源安裝支架就是比較小的 SFX 或 SFX-L 的鎖孔規格,對於能夠安裝到 20 公分 ATX 電源空間來說,這塊有點沒必要~
▲相信多數人非得是因為空間逼迫的關係,否則還是更傾向選擇 ATX 電源,此時還需要特地從附件盒拿出來替換,稍微有點多此一舉,畢竟在購買 SFX 小電源的內容配件中,通常都會額外附一塊 SFX 轉 ATX 的轉接支架~
▲底下附了六塊肌大面積的緻密防塵濾網,從前面即可抽取出來,在日後清潔維護上相當方便~
▲相比起舊款的 The Tower 系列,新款在 I/O 的位置都往中間靠攏,不過給的東西都是一樣的,開機、重新開機鍵、單獨的耳機、麥克風孔、標配的 2A1C
▲頂蓋主體是塑料面板,側邊一整圈僅在後面留有開孔,方便施力拆下的同時,也是為組裝好之後讓線材可以走線~
▲頂蓋裡面也同樣附了一個卡扣式的緻密防塵濾網
▲頂部預先安裝了兩個 12 公分風扇來排風,型號是 CT120 PWM,滿速為 2000 RPM,關於它們兩的噪音表現,後續會再進行實測!
▲這兩個風扇固定在頂部的一塊支架上,透過正面的左右兩個手轉固定螺絲安裝在上面
▲擰開兩個固定螺絲之後就可以掀起它的支架,在日後有需要插拔主機板後 I/O 的裝置或是螢幕線的時候就很方便
▲兩個風扇採用較短的子母串接菊花鍊設計,串接在一起之後再由一個延長線來接到主機板上,同時也保留有多一個串接口,這對於風扇接口的 itx 主板來說是件好事~
▲左右兩邊的外側面板採用磁吸的方式固定,從上方施力取下,實際測試左右兩邊可以互換,結構完全相同!
▲內部的濾網採用一邊卡扣,一邊磁吸的方式固定,對於日後的清潔維護同樣省時省力~
▲面對正面的左側是顯示卡安裝的區域,最長可以容納 360mm 的顯卡,差不多就是目前旗艦級的 RTX 5090 長度,雖然可以塞得下,但為了拆裝上的靈活性,建議還是多保留個兩公分左右的空間為佳
▲在電源艙上方的風扇支架,左側安排了一塊泡棉,可以為顯卡背板與鐵架側邊做個緩衝,這個設計相當貼心~
▲對於較短的顯卡,像是小於 245mm 長度的 Dual、Eagle,可以透過附件中的電源艙側邊護蓋來起到一個較為美觀的遮擋效果~
▲面對正面的右側是水冷排或是風扇安裝的區域,支援最大 360mm 的水冷或是兩個 14 公分風扇,要裝 280mm 水冷也不是不行,但就是要自己評估一下對於 CPU EPS 線材的擠壓程度!
▲實際厚度量測大約接近六公分,不過扣除一些螺絲頭以及風扇墊片的厚度來說,官方給的 57mm 已經是極限,對於一般 27mm 冷排 + 25mm 風扇的標準水冷來說,空間算是相對充裕,不是特規的話就不用太擔心~
▲在正面的玻璃上做了壓彈式的拆裝設計,在家中的櫃門算是蠻常見的,居然把它應用在機殼的玻璃面板上,這個思路相當有趣~
▲在手感上相當舒服,下方的卡榫有一定程度的防脫落能力,能避免不小心誤按到就讓玻璃掉下來的風險,而正面的大塊玻璃與兩側的小塊玻璃並非一體
▲左右兩側的小塊玻璃就仍然維持著常見的球型卡扣設計,這三塊玻璃厚度皆為 3mm
▲而左右這兩塊玻璃也是可以互相對調位置的,正常來說看到的景象會是這樣,中間與兩側的玻璃交接處是透明的
▲左右兩側的玻璃對調之後就會看到邊框,蛤?你說這樣也是還蠻不錯看的,那就這樣吧~
▲在電源艙上方的風扇支架,可以安裝一個 12 或 14 公分的風扇來協助進風,跟底下的電源還保有約兩公分左右的距離,加上是開放式的空間,不用擔心因為電源的長度而去影響到進氣的效率~
▲這塊風扇支架做了可單獨拆卸的模塊化設計,讓風扇拆裝時更加簡便,但建議安裝 12 公分風扇即可,14 公分的風扇在鎖點外圍,靠近固定螺絲的地方容易有所干涉
▲拆除掉這塊風扇支架後,對於日後想要增減線材會相當方便~
▲在正面底部中間做了一個小凹口,便於拆卸位於正面玻璃下方的小側板~
▲內部一樣附有緻密的防塵濾網,採用抽拉加上磁吸的方式固定,小小一塊的樣子還挺可愛的~
▲在這裡可以透過附件中的 LCD 螢幕配件的模塊檔板來做替換,不過 LCD 螢幕就得自己在額外購買啦~
▲其實在正面下方的面板之外,左右兩塊小的側板也是同樣有磁吸濾網,這點細節可真不馬虎!只不過想要拆除這塊面板是不可能的,上面是鉚釘固定
▲蛤~你說那麼要如何才能清潔裡面這塊濾網呢?透過旁邊白色的球型卡扣母座,把它從裡面往外面擠壓推出來即可拆下,然後就可以將這塊小濾網取出囉!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附件中會給不少球型卡扣母座作為備用的原因了~
▲最後是關於 I/O 線材的部分,塞在兩側收納的好好地,害我差點把它給忽略了,F_PANEL 有做整合型的一體式接口,這點給予大大鼓勵!聊完了這麼多總算可以來進行組裝測試了! 依照國際慣例,簡單列出本次測試平台與設定參數:
測試環境:室溫 28 度,濕度 50% 左右
開箱主角:The Tower 250 繡花球藍
散熱器:Valkyrie 瓦爾基里 VK DL125 白色
處理器:AMD Ryzen 9 - 5900x(定壓1.2v 定頻4.5GHz)
主機板:ROG STRIX B550-I GAMING
散熱膏:Arctic MX-4
記憶體:CORSAIR VENGEANCE RGB RS DDR4-3600
顯示卡: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WHITE 12G
電源供應器:MONTECH TITAN PLA 1200W
▲好久不見的 AM4 itx 主機板總算登場了,但一裝上我就懵了!這咖並不像是常見的機殼,在主機板安裝位的地方挖一個剛好的孔,所以不是一體式的檔板在這裡看起來特別怪,差點把詩人給醜哭!這點必須嚴厲譴責板廠!如果有打算使用這咖機殼的話,請一定要選擇一體式檔板的主機板設計!
▲在組裝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小遺憾,雖然預裝的風扇有多給一條延長線,但要是線材本身能夠再多那麼兩公分就完美了~
▲安裝了 16 公分的電源之後,整個空間還有約 10 公分,基本上要裝多長的電源都可以,但就會壓縮到剩餘的整線、藏線空間
▲在主機板旁有個橡膠理線圈,不過主板邊緣還留有一點小縫隙,可以把電源線材跟機殼線材給分區,我自己會比較傾向用這樣的方式走線
▲整線過程非常輕鬆,線材通通往兩邊塞就好了~
▲雖然 PCIe 槽位只給了兩條檔板,不過實際上可以支援三槽檔板的顯卡沒有問題,整體空間對於這張接近 34 公分長的顯卡我覺得已經是極限了,安裝的時候有點卡,不過還是塞得進去,底部還有一些空間,可以墊一些東西來減緩壓力
▲雖然最大可以安裝到 360 水冷,不過我還是選擇了安裝風冷塔散,因為我覺得在電源上方的風扇進風跟頂部的風扇排風,整個貫穿的煙囪式風道,應該可以提供不錯的效能,加上主機板是黑的,用個大大的雙塔風冷剛好蓋住 XD
▲至於右側的位置要裝風扇採用進風還是排風,我覺得都沒什麼問題,依照自身需求調整即可~
▲頂部對於線材的空間給的算是很充裕,線材會稍微凹折到但影響不大
▲由於頂部出線之後都得由頂蓋的後方開孔來走線,所以在這部分也設計了一個小小的理線橋,這個細節有做到我覺得挺不錯的~
▲最後就是來測試一下風扇的噪音表現,將機殼內所有風扇都調整到最低轉速的情況下,此時最低的環境噪音為 35.5 分貝
▲在上方的 CT120 PWM 雙風扇測試如圖所示,滿速大約只有 45 分貝左右,算是很有精神但不會太吵,噪音甜蜜點約落在 55% 的 1200RPM 左右
▲將顯卡風扇轉速固定在 60%,其他風扇均固定在 50%,模擬日常遊戲使用場景,進行 3DMark Steel Nomad 測試,此時噪音僅約 43 分貝左右
▲通常在顯卡輸出接口朝上的安裝模式下,我們會稱之為吊裝,在這個狀態下,熱管如果沒有做逆重力處理的話,那麼溫度就會提升許多!好在這張白龍的熱管工藝還行,雖然溫度略高個五度左右,但表現還算正常~
▲如果你的顯卡在熱管上沒有做到逆重力熱管處理的話,那麼就推倒吧 (?) 原廠在這部分也推出了相關的選購支架讓機殼橫躺,不過如果你夠厲害,其實自己用 3D 列印弄出一個支架也不是不行的唷~
▲最後就是體積的部分了,對於 itx 機殼來說,The Tower 250 接近 43 升的體積真的可以稱它為大!不過直立之後的佔地面積其實還可以啦,擺放在桌面上也挺不錯看的,大家給這個繡球花藍打幾分呢~
▲老規矩,依照慣例,每次機殼的開箱,詩人都會再次整理出更加詳細的相關規格給大家參考,記得點讚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對大家都能有所「收貨」!
「總結」
在 The Tower 300 有支援背插式的主機板,但這次的 The Tower 250 並沒有,因為只能夠裝 itx,相信如果更在意性價比的話應該會比較傾向能夠支援 M-ATX 的 The Tower 300,這次的 The Tower 250 整體看起來是為了補上先前 The Tower 200 所做的更新款~
我想它本身的定位可能是玩家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一旦進入到了 SFF 的領域,視角可能會變得很不一樣,競爭對手一台比一台迷你,不過 The Tower 250 的展示性效果真的很不錯,如果受夠了目前的海景房系列,這款獨特的八角棱柱外型設計值得考慮一下!
整體的防塵細節都做得挺完善的,除了背後的磁吸濾網的孔洞較大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緻密的尼龍防塵濾網,或許是為了留給背後硬碟安裝位更好的被動散熱效果吧!畢竟裝了 HDD 之後就比較不適合裝風扇了~
在散熱部分除了顯卡吊裝本身的熱管工藝問題之外,其他部分沒什麼好擔心的,甚至只單純靠頂部的預裝風扇就足夠了,感覺加裝其他的風扇更多是為了整體的外觀展現,不過 itx 主機板的風扇跟燈光設備等接口較少,要裝好裝滿的話建議多加個 Hub
從開箱到裝機完成之後,完全可以感受到設計師在這系列機殼用心的地方,在很多細節上都能看見貼心之處,整體做工以及用料也都很不錯,最令人驚豔的還是顏色,除了本次開箱的繡球花藍之外,還有奶油焦糖與薄荷草莓,看到都流口水了,難怪被叫爆米花機 XDD
以上就是我對
【「初見如故,像老朋友般的熟悉感」
Thermaltake 曜越科技 The Tower 250】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x
0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
2025-08-01 12:01 |
MyChat 數位男女
»
硬體哈拉區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51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