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DELL是電競筆電產品線較廣泛的品牌,然而近年也開始出現更多品牌
MSI在這兩年也急起直追,推出更多不同尺寸的電競或是繪圖級筆電
除了較厚重但搭載光碟機的版本的GT系列外,也推出GS薄型款供選擇
像是剛推出的GS30 13.3吋,類似Ultrabook設計卻能搭載高效能GPU
GT系列一向是MSI最高效能的Gaming產品線,以往螢幕尺寸最大為17.3吋
也就是先前GT70或是最新的GT72,內部擁有許多高階硬體來追求高效能
2015年GT系列也正式邁向更大的尺寸,GT80將螢幕擴大為18.4吋
GT80在A面還是很類似GT72的設計,兩條摺線再搭配髮絲紋路鋁製金屬
第一眼看到上蓋線條會覺得很有流線感,搭配一些紅色線條點綴提升速度感
使用中央龍型盾牌發出白光,兩旁紅色線條會發出紅光來提升質感與辯識度
所附原廠背包與GT72為同一款式,裡面相當地大也厚實,空間很好運用
此背包搭載GT72會覺得厚度與重量偏高,反到是搭配在GT80就較為合適
GT80將原廠背包改為真空式包裝,大幅降低外箱所需體積,是個蠻有創意的地方
底部外觀設計也類似新一代的GT72,採用大面積一體式背殼
內建電池不是快拆設計,總電量為75.24Wh,總電量較GT72的83wHr低一些
喇叭配置為2.1聲道,而左右聲道各有兩顆喇叭單體,紅色區塊為重低音喇叭的位置
GT80內附配件
驅動程式CD、快速使用手冊、產品功能介紹手冊、兩年保證書
MSI專用滑鼠、專用滑鼠墊鍵盤、專用鍵盤式手托、龍型娃娃公仔
較特殊的是附上遊戲專用的鍵帽盒
有專用的AWSD四顆鍵帽與一顆龍形ESC鍵帽,還有一個拔鍵器
金黃色外觀更添質感,金屬材質增加耐用度,這樣對遊戲愛好者更為便利
外觀與體積較大的台達薄型330W變壓器、電源線材
搭載目前最強的GTX 980M SLI還是需要最高能提供330W的變壓器
B面為18.4吋螢幕,解析度FHD 1920 X 1080,霧面塗層讓長時間使用提供更佳的舒適度
上方為Full FHD解析度每秒30頁的WebCam,左右各有一個小孔支援雙數位麥克風
C面為GT80重點所在,外觀與體積較大上半部為龍型
下半部為全球首款搭載機械式鍵盤的筆電,下前方有三顆藍色狀況指示燈號
C面右方細節
紅色系列燈號,有電源按鈕、GPU切換按鈕,可自由切換內顯或是GPU顯示卡
風扇效率切換按鈕,搭載Cooler Boost 3散熱技術,有兩種散熱模式可切換
觸控式設計,擁有觸控板與數字鍵可切換使用模式,下方為滑鼠左右鍵功能
機身後方IO
左起 2 X Mini-DisplayPort \ HDMI \ 電源輸入 \ RJ45網路孔
左右兩旁有大面積的散熱孔位,中央與上蓋再搭配紅色線條點綴提升速度感
其實GT80在外殼設計概念有許多地方類似GT72,只不過GT80線條與外型更為進化
機身左側IO
左起 BD-RE BU20N光碟機 \ 大型散熱孔位 \ 防盜鎖孔 \ SD插槽(支援XC/HC)
3 X USB 3.0 \ SPDIF-Out \ Mic-in \ Headphone-out
機身右側IO
左起 3 X USB 3.0 \ 大型散熱孔位
GT80最多達到5個USB 3.0裝置,擴充優勢也會是大尺寸筆電的優勢之一
螢幕翻開角度最高大約120度左右,這點不算出色
SAMSUNG PLS面板,在色澤與可視角表示已經比大多TN面板的筆電還好上許多
GT80主要應用於電競遊戲的定位,另外非觸控式的螢幕,翻轉角度還是符合使用環境
硬體資訊
GT80 2QE Titan SLI搭載Intel Haswell架構,DDR3為8GBX4共32GB
CPU為Intel Core i7-4980HQ,100 X 28 => 2.8GHz,L3 6MB,四核心支援HT技術
製程為22nm,TurboBoost自動超頻最高可達4GHz,晶片組代號為HM87
為Intel目前最高階Notebook CPU,GPU為最新一代Iris Pro Graphics 5200
在右下角工作列有款方便的小軟體,可以顯示或設定主要幾種常用到的功能
自家專屬軟體MSI DRAGON GAMING CENTER
即時看到主要硬體狀況、快捷應用程式、Instant Play與新增Device Setting項目
XSplit Gamecaster支援到1080P錄影或直播功能,在遊戲過程紀錄有很好的實用性
使用Gamecaster錄影或是直播遊戲時,對於該款遊戲中的fps只會下降2~3張的頁數
音效軟體支援Sound Blaster Cinema2
左方有五種音場環境設定,每一種音場環境的下方也有五種不同的功能可開啟
營幕轉軸下方長排的圓點為喇叭孔位
右上有張貼紙蓋到部份喇叭出聲孔位,個人會建議改成貼在左方會比較好
尺寸為45.6 x 33 x 4.9 cm,含電池的重量約4.5Kg
若單以18吋來看,這樣的重量算是較輕,在厚度表現也在水準之上
GT80 2QE Titan SLI喇叭單體依然是與丹麥音響品牌Dynaudio合作
以下為喇叭的聆聽感,這部份屬於主觀的部分,以NoteBook內建喇叭為基準來比較
喇叭調整到最大音量時,音量非常非常大,完全不用擔心喇叭音量太小的問題
高頻 - 沒有出現過尖銳的音調,細節表現在水準之上
中頻 - 清晰度相當出色,不過對於人聲厚實感還有加強的空間
低頻 - 低頻為三者中最好,重低音震撼力不錯,鼓聲也相當清晰
如果要看影片或是玩遊戲,GT80的音色都能有很好的音質享受
如果是欣賞音樂或是歌曲,雖然中頻沒有那麼地頂尖,但還是能提供很不錯的聆聽感受
Alienware 18在中、高頻的厚實感表現較佳,而GT80在低頻的清晰度較為出色
兩款18吋筆電在音效都各有自己的強項,但同時也有自己需要再加強的部份
可惜GT80在音質表現沒有達到GT72的表現,但整體還算是有進入高水準門檻
系統效能測試
CrystalMark 2004R3 => 436192
這部份總分與GT72差不多,可能是此軟體沒支援到3D SLI模式
總分四萬多分還是比絕大多數的筆電高出一萬分以上的系統效能
Nuclearus Multi Core => 286416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7.73/13311
CINEBENCH R15
CPU => 671 cb
CPU(Single Core) => 151 cb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5m 00s
x264 FHD Benchmark => 21.1
PCMARK8 - 4959
Intel Core i7-4980HQ時脈為2.8~4.0GHz,對比4940MX的3.1~4.0GHz較低一點
在功耗為47W對上57W有明顯較低,內建GPU也為新一代Iris Pro Graphics 5200
這兩款在筆電中數一數二高階的CPU都各有其優勢所在,沒有哪一款是絕對有優勢
而以上測試為4980HQ在整體系統或CPU的數據表現,擁有極高的效能可做為參考
鍵盤配置也是GT80的亮點之一,全球首款搭載Cherry機械式鍵盤之筆電
鍵帽與鍵盤內部皆會發出紅色LED背光燈,上方也有一條紅色LED加強速度感
將原本AWSD與ESC按鍵更換成專用的金黃色金屬鍵帽
除了耐用度與手感比薄膜式鍵盤有顯著提升之外,在外觀也變得更為亮眼
紅軸是近幾年PC市場常電的寵兒,GT80卻採用存在已久的茶軸做為配置
應該是看上比紅軸的手感還重一點、有些許的段落感,也比青軸安靜的特性
個人也使用茶軸數年,相當喜愛Cherry MX軸的高耐用度與低疲累感的特質
MSI電競筆電鍵盤以往大多是與SteelSeries合作,此回當然也不例外
SteelSeries Engine 3專用軟體,整合自家鍵盤、滑鼠、耳機的設定軟體
以圖型化拖曳的方式或表單式來設定快捷鍵功能
keypress macro可以沒有上限的設定多重指令訊號,是款功能豐富的軟體
3D效能為GT80最大亮點,MXM設計的nVIDIA GTX 980M SLI,單卡GDDR5 8GB
內顯Intel GPU - Iris Pro Graphics 5200在先前GT72已經分享過一些測試
所以本篇將會以最高階的nVIDIA GTX 980M SLI測試為主
3DMark11 => P16806
3DMark11總分增進比起GTX 980M單卡時大約只有40%左右
不過回到Graphics Score項目,SLI為22235與單卡為12721
顯示卡效能增進卻有74.8%,符合SLI可以創造的效能範圍
因為總分測試也包含到CPU效能,這方面是在3DMark中需要考量到的項目
3DMARK => 13038 / 30789 / 26271 / 152827
Heaven Benchmark 4.0
DX11 1920 X 1080 => FPS 176.1
SLI效能比起GT72單卡GTX 980M增加約88.05%的3D效能
GRID Autosport Ultra模式
AVEGAGE FPS => 137.46
GRID Autosport僅增加25%的效能,看來此款遊戲還不是完全優化SLI架構
希望以後可以推出修正檔案,相信不只是對NB,也能對PC愛好者會有極大的幫助
FAR CRY 4
極地戰嚎4為目前全球重量級也是需求高階配備的3D遊戲之一
解析度為1920 X 1080,將3D特效開啟到Ultra模式
開頭選單畫面 - 281 FPS
播完開頭動畫進入遊戲一開始場景畫面 - 117FPS
FAR CRY 4單卡效能增加99.3%,進入遊戲中也有72%的效能增進
除了3D貼圖非常細膩之外,也不愧為最新重量級3D遊戲,SLI支援度非常高
可以看到只要對於SLI支援度優化的遊戲,對於效能都有70~88%左右的增加
在玩高階重量級3D遊戲時,開4K解析度或是特效全開大多數都能達到順暢運作
這也是GT80搭載GTX 980M或GTX 970M SLI的3D效能優勢
GT80與GT72高階版在儲存裝置都採用目前最高階的配置
自家Super RAID 3技術所架構256GB SSD X4 + 1TB HDD 7200rpm
SSD也是今年最新M.2介面,TOSHIBA THNSNJ256G8NU 256GBB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256k以上時就達到最高讀取1669Mb/s,寫入1296 MB/s
CrystalDiskMark
Seq Read - 1610 MB/s Write - 857.3 MB/s
AS SSD Benchmark - 2019
Seq Read - 1507.20 MB/s Write - 1109.20 MB/s
4K - 64Thrd Read - 691.13 MB/s Write - 562.12 MB/s
GT80與GT72同樣採用Super RAID 3的技術,搭載最新M.2 SSD高達4顆
優勢在於MW體積比mSATA更為縮小許多,使用的是SATA3頻寬
RAID模式下此四顆SSD RAID可達最高1680MB/s效能
而GT80搭載M.2 SSD為TOSHIBA,比起先前測過GT72的KINGSTON擁有更高效能
讀取速度最高達到1600MB/s以上,在筆電市場都擁有很驚人的傳輸能力
室內溫度約25度,進行GT80 CPU散熱能力測試
GPU開啟nVIDIA GTX 980M SLI,電源管理開啟平衡模式
關閉Cooler Boost 3,系統待機時 - 45~51度
開啟Cooler Boost 3,系統待機時 - 31~44度
關閉Cooler Boost 3,運作LinX 0.6.5讓CPU全速時 - 80~89度
開啟Cooler Boost 3,運作LinX 0.6.5讓CPU全速時 - 78~86度
以上溫度由MSI自家Cooler Boost 3散熱技術的有無開啟來比較
待機溫度上相差約7~13度,在全速溫度上相差約2~3度
看起來在待機或是一般使用狀況下,開啟Cooler Boost 3會有很明顯的助益
全速時為i7-4980HQ與GTX 980M SLI的配置,溫度差異並沒有GT72那麼大
不過全速時可以壓在90度以下,也代表GT80本身就有很強的散熱能力
而全速風扇開啟時偏低頻,音量也會變大許多,建議是在玩遊戲高負載中才開啟
對一般使用或是上網看影片並不需要開啟Cooler Boost 3,也可讓GT80更為靜音
最後windwithme拆開GT80 D面來分享內部的構造與配備
拆開底板會破壞保固貼紙,非必要時請勿做此動作
兩旁的GTX 980M為三根熱導管,中央CPU為兩根熱導管分散到風扇做導熱
左右兩個大型主動式散熱風扇,此處兩個SO-DIMM DDR3插槽
C面上方的金屬蓋只需拆底部兩顆螺絲就可以開啟,提供很好的DIY便利性
中央為喇叭單體,下方為光碟機、SSD、HDD、DDR3、網卡等配置
電池續航力表現,Windwos 8.1電源選項設定為平衡模式
開啟nVIDIA GTX 980M SLI播放DVD影片2小時10分後,電力約剩10%
開啟CPU內建Iris Pro Graphics 5200播放DVD影片3小時10分後,電力約剩10%
以如此高規格的硬體能保有如此的電池續航力,GT80的表現也在讓人滿意的水準
總結MSI GT80 2QE Titan SLI
具有特色與優勢的部份
1.GT80造型設計擁有流線化與肌肉感,質感方面也比GT72更為出色
2.搭載nVIDIA GTX 980M SLI GPU,在3D效能已是市場中最高的等級
3.有線與無線網路都使用Killer Gaming晶片,支援Killer DoubleShot Pro技術
4.四顆M.2 SSD組成Super RAID3與2.5吋1TB讓速度與容量達到很好的平衡點
5.Fn+F7切換三種SHIFT模式,Sport極速、Comfort動態效能與Green節能模式
6.首款搭載Cherry MX茶軸之筆電,再搭配功能眾多的SteelSeries Engine 3
7.鍵盤鍵帽間距達27mm,右方可依需求轉換的觸控板或數字鍵盤設計
8.FullHD霧面螢幕可讓長時間遊戲或觀看影片時提升眼睛的舒適度
9.音效為Dynaudio技術搭配Audio Boost 2,鍍金接頭與三顆音效擴大晶片
10.Matrix Display技術,HDMI介面最高支援4Kx2K解析度,最高3+1螢幕台輸出
未來能夠再加強與改進的部份
1.髮絲紋路的質感同時也較容易造成沾上指紋
2.喇叭音質在中頻或高頻都還有再強化的空間
3.螢幕面板若有IPS版本可選購會更有彈性
4.附贈滑鼠若是SteelSeries電競級滑鼠會更好
效能比 ★★★★★★★★★☆ 95/100
用料比 ★★★★★★★★☆☆ 89/100
規格比 ★★★★★★★★★☆ 93/100
外觀比 ★★★★★★★★☆☆ 89/100
性價比 ★★★★★★★☆☆☆ 72/100
筆電產品最大優勢在於可攜帶的便利性,這方面是一般PC很難達到的地方
如果常要外出攜帶筆電只用到文書功能,那12.5~14吋的Ultrabook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比較少會帶電腦出門,又需要高效能的遊戲需求,那15.6~17.3吋比較合適
也許會有人認為不管是一般或高階筆電的價位都會比同規格的PC還要高上許多
不過身邊有不少朋友近幾年為了可能會帶出門使用或是偶爾出差一段時間的考量
而執意要購入筆電,卻不考慮PC的情況也更為常見,尤其現今行動裝置為市場潮流
MSI推出的GT80是一款追求高效能並擁有短時間可攜帶需求的高階遊戲筆電
DELL也有推出18.4吋高階遊戲筆電,印象中兩者在同規格時,MSI價位會平價一些
除了測試中提到的優缺點之外,GT80在18吋筆電高階市場提供了另一種好選擇:)
最後附上windwithme使用Spyder校色後的檔案,分享給有購入MSI GT80的使用者
windwithme - MSI GT80 2QE Titan SLI 校色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