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9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黑暗正義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頭銜:討海人討海人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寶貝臉蛋紅通通 可能罹患「蘋果病」
轉自【2005/01/21 民生報】【記者張雅雯/採訪、整理】

孩童有著潮紅、粉嫩的蘋果色臉龐,總讓人覺得:他一定是個健康寶寶!不過若是異常通紅,甚至伴隨著搔癢、紅腫、疹子出現,就可能中了「毒蘋果」,即由微小病毒B19引起的「傳染性紅斑」,也被暱稱為「蘋果病」。

微小病毒B19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傳染,與感冒、SARS類似,在1、2公尺近距離內,呼吸道的分泌物將病毒散播出去,一般人會感覺臉紅、兩頰像被打巴掌般出現紅疹,通常不會太癢,但之後連四肢都會出現疹子,常被誤為皮膚病,持續約兩周。

就文獻資料顯示,孩童感染的比例最高,90%集中在5~13歲,就醫學理論來說,得過「傳染性紅斑」會產生抗體,應能終生免疫,不過也有部分病例痊癒後,由於先前遭受感染的皮膚還未痊癒,加上受到溫度、陽光等刺激,皮膚又產生紅腫狀況。但最令人心驚的是,微小病毒B19對於人體造血功能以及其他細胞的破壞,會造成「暫時性再生不良性貧血」,甚至有致命的可能。

長庚急診室曾出現一病例,一對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姊弟,先後因昏倒與身體不適送醫院,原以為是貧血所致,抽血檢查才發現感染微小病毒B19,導致血液中白血球數目過高,事實上,貧血者本身造血功能已有缺陷,加上造血功能細胞不斷被病毒破壞,即可能危及生命。

另一危險族群是孕婦,由於症狀類似感冒,有時甚至沒有症狀,往往是因胎兒出現不明原因水腫,才會被婦產科醫師發現,雖然這種例子罕見,不過由於微小病毒B19攻擊的是胎兒的骨髓,所以胎兒的骨髓會失去造血能力,造成嚴重貧血,必須透過高危險性的胎兒輸血來搶救,不只國內處理案例有限,英國的資料中,也只有一半的機會救活。

微小病毒B19襲擊人體,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人,感受大不同,有人會自行痊癒,有人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它所呈現的不只是皮膚上的問題,從心臟、腎臟、肺臟、關節以及神經系統,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中山醫學大學教授蔡嘉哲以「類風溼性關節炎」為例,他說影響的因素包括基因與病毒感染,微小病毒B19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他又發現,微小病毒B19也會導致心肌炎。

目前醫界缺乏對於微小病毒B19的文獻與研究,台灣也只有在民國86年秋季,由於「蘋果病」曾經在校園流行,引起媒體與衛生單位驚鴻一瞥,由於檢測方式不普遍,甚至無專門的研究機構對此病作深入探討,截至目前為止也沒有確切的感染數字。

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杜絕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尤其醫務人員在接觸感染者後,務必洗手;此外,孕婦或是體質較差的人,應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


由大愛電視台與慈濟醫療志業發展處製播的「與病毒共處」專題節目,於每周六晚間9時首播,上午10時15分重播上一周節目。東森電視台首播是每周六、日早上9時,周六、日下午3時與10時重播。明天將播出的是「微小病毒B19」,敬請鎖定。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5-01-21 13:4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0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