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2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l3370623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鲜花 x1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美 加][转贴] 现代建筑美洲之旅
自由电子报--2005年10月26日星期三
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5/...e/travel-1.htm

现代主义之不可忽略
美国.芝加哥&密尔瓦基

美国第三大城芝加哥,对全球建筑学最显着的贡献就是摩天大楼。
形式各异、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不但是资本家能量的标志,也是芝加哥追求城市风格的具体表征。
这种建筑学上的现代主义,早在一九六○年代就打下基础, 钢骨结构的新技术和电梯的发明,为芝加哥带来挑战垂直发展的可能性。
芝加哥经验也让摩天大厦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基本元素, 半个世纪后,深深影响全世界的城市风格。

为现代建筑打下基础
湖心大厦与芝加哥市民中心大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着名设计学校包浩斯(Bauhaus)的创办人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与华特.葛罗培斯(Walter Gropius)移居美国,将当时由欧洲建筑师主导的一种注重实用功能、减少无谓装饰、积极采用新材料的「国际样式」导入美国。

密斯原为石匠,年轻时刻苦自学,没有受过正统的建筑学院教育。流亡到芝加哥后,出任伊利诺理工学院的建筑系主任。他以理性、简洁的设计理念出发,提出「简约的丰饶」(Less Is More)的口号,成为当时建筑思潮的金科玉律。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至今21世纪初所风行的、强调自然(Natural)、基本(Basic)、简单(Simple)的极简主义,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密斯.凡.德罗的作品之一:芝加哥市民中心大厦(Richard J. Daley Center),也是一栋典型的现代玻璃帷幕钢骨大楼。外露的耐候性工字型钢骨,笔直的线条丝毫不差地耸立于都会广场上,正好是密斯所坚持的「细节至上」(God is in the details)的理念代表。
都会广场上,摆放着当代艺术大师毕卡索为芝加哥市民中心所创作的、象征斗牛的50尺抽象雕塑《无题》,这件大型雕塑作品也奠下了公共艺术与建筑对话的先驱。

密斯.凡.德罗早期在芝加哥的作品:湖心大厦(Lake Point Tower),坐落于密西根湖畔,高197公尺,楼地板面积40,000坪,容纳了900个住宅单元,是1960年代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住宅大楼。自1968年落成,直至1993年之前,一直是全球最高的住宅大楼。它的设计概念受1922年在柏林梦幻大楼未被实践的理想所启发,大楼立面以黑色玻璃帷幕包被;Y字型120度角的平面配置,使大部分住户均有面湖景致;三翼圆弧形的外型,更让住户对外的视野相互错开,增加隐私性。

愉悦的高科技风格
伊利诺州政府大楼

德裔美籍建筑师赫姆特.杨(Helmut Jahn)出生于德国纽伦堡,其作品特色在于追求一种透明度,所以他非常重视光线与色彩的搭配,并呈现出一种特殊愉悦的高科技风格。

基于这种概念所创造出来的建筑形式,延续了密斯的现代主义特质──结构与表材分离、简练而纯粹、高度的抽象性与非装饰性。
不过杨还进一步地整合了方形、多边形、圆柱型,圆锥体等基本的几何形体,并运用形体之间的相互交叠,来塑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再使用大量的金属、玻璃等工业化材料,去传递出科技美感。

杨在1985年所设计的伊利诺州政府办公大楼(State of Illinois Center),将17层楼高的方体建筑在入口转角,还斜切1/4圆,使其曲线往上逐层放大,形成明显的倾斜弧线。办公空间围绕着巨大圆形的挑空大厅,结构中色彩缤纷。玻璃屋顶引入的自然光源,也营造出愉悦的空间氛围。这17楼的空间机能采复合使用的方式,接近地面的楼层为百货零售业,高楼层为政府办公厅舍,地下层结合地下铁车站设计。这种结合政府办公、民间商业与交通转运设施的建筑创意,后来也成为世界各地公共建设联合开发的典例。

1988年,由杨所设计的芝加哥国际机场联合航空候机室与地下通道,又是他的另一杰作。透明的玻璃屋顶与多层次外露的立体钢构,为机场候机室创造出有如都市街道般开放丰富的场域感。

漫长的地下通道设计成曲线流动的梦幻光廊,配合自然音乐的播放,更使得机场忙碌的过境经验,幻化成一种惊艳。

能打动人心的建筑
密尔瓦基美术馆增建

受到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成功地将城市转型的经验所影响,晚近,全球二、三线城市无不寄望顶尖建筑师的创意文化建筑,能带给城市新经济复苏的机会。

位在芝加哥北方90英里、威斯康辛州的密尔瓦基(Milwaukee),也希望藉由文化创意建筑为都市带来城市再生的契机。

2001年,由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所设计、耗资1亿美金、占地13,000平方米的美国密尔瓦基美术馆增建案(Milwaukee Art Museum addition),一举将密尔瓦基城市里的水岸空间,彻底转化为艺术与地景融合的梦境。

负责筹建的克利斯多夫.古斯密(Christopher Goldsmith)说:「这栋建筑物能打动人心」。果然这栋建筑不仅广受市民欢迎,已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并引起全球瞩目。

米尔瓦基美术馆增建的设计灵感,源自于密西根湖和海鸥。它的建筑造型宛如巨鹏展翅,外露的屋顶骨架结构,总长度比波音747客机的机翼还长!每天3次为到访的游客缓缓地展开、闭合,使建筑成为一座在大地中流动的装置艺术。

密尔瓦基美术馆希望成为城市与自然地景的调和器,因此新馆供游客免费入场,90尺高、偌大如教堂圣殿般的美术馆大厅,与密西根湖仅有一窗之隔,成为城市面对自然的观景台。在这里不但密西根湖的美景尽收眼底,结构优雅、光影幻化的长廊,也提供了人们休憩闲坐的空间。

相关资讯

◆ 湖心大厦(Lake Point Tower),地址:505 North Lake Shore Drive,Chicago IL.

◆ 芝加哥市民中心大厦(Richard Daley Center),地址:121 North LaSalle Street,Chicago IL.

◆ 伊利诺州政府办公大楼(State of Illinois Center),地址:100 W. Randolph St.,Chicago IL.

◆ 芝加哥国际机场联合航空候机室与地下通道(Chicago O’hare Airport Terminal and the underground passage),
网址:http://www.murphyjahn.com/intro.htm

◆ 密尔瓦基美术馆增建(Milwaukee Art Museum addition),地址:700 N. Art Museum Drive, Milwaukee,网址:http://www.mam.org/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5-10-26 09:5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41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