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haoliu
|
分享:
▼
x0
|
[转贴资讯] 几种常见调教的说明
以下是在赛车游戏中常见的调整项目与简单的说明。
● Rider Height 车身高度调教 车身离地的高度,高度低 ( 贴近地面 ),车身稳固不易倾斜,但对凹凸不平的地面则较不适应。车身高 ( 离地面较远) ,车身易受转向摇晃,但对于恶劣的路面有比较好的适应性,较高的车身比较能缓冲激烈弹跳的力量。
车身低
车身高
一般而言,跑柏油铺装路面的赛车因为赛道平坦,会将车身降低,让车子能安稳的奔驰,而越野赛车则会调高车身,让避震器有足够的行程吸收弹跳的力量。
若将车子调成前高后低 ( 很少人会这样调整 ),容易产生转向不足。而前低后高会增加转向能力甚至变成转向过度,一般越野赛车会倾向前低后高的调整。
前高后低:转向不足
前低后高:转向过度
( 为方便阅读,我都把调教角度画的比较大,实际上是很少调的这么夸张 )
● Camber Angle 外倾角、负外倾角调教 从正面看赛车,车轮不见得是垂直于地面,与垂直线夹角的倾斜角度就是倾角,轮胎向外侧倾斜的角度称为外倾角,向内则称为负外倾角。 外倾角:能增加转向,但较不稳定。 负外倾角:较不易转向,但行驶稳定。
前轮与地面垂直
左图为外倾角,右图为负外倾角
前轮偏向负外倾角设定的F1赛车
● Toe Angle 束角、展角调教 从正上方看,前轮可以调成向内集中的束角或向外的展角。 束角 ( Toe- in):转向过度,操控会变得灵敏甚至神经质。 展角 ( Toe- out ):转向不足。
与行进方向平行的轮胎
左图的前轮为束角,右图的前轮为展角
除了前轮可调教外,后轮也可作束角或展角的调教。有些甩尾玩家会将车子调成前束角后展角,使车辆个性呈现转向过度,好方便作滑胎甩尾的动作。
前束角后展角的调教,车子会呈现转向过度
● Spring Rate 弹簧承载重量调教 弹簧磅数大,车身硬朗不易摇晃,操控较敏感,但易出现转向不足的现象。反之磅数小,车身容易摇晃,会有 "软绵绵"的现象,反应较慢,会转向过度。
若将车子前后弹簧调整成, 前硬后软:转向不足。 前软后硬:转向过度。
●Damper 减震筒调教 整个避震系统除了弹簧外,还有减震筒。减震筒抑制震动的力量称之为阻尼,一般性能车会选用阻尼较高者的减震筒,较 "硬 ",反应较灵敏。而大众市售车则因追求舒适感使用阻尼较低的减震筒,乘坐感觉较柔软。但越野赛车也会将减震筒阻尼调低,以应付恶劣路面带来的弹跳,因此WRC赛车在柏油路面时会将减震筒调硬,遇越野赛道则调软。
整体而言,同一台车的前后减震筒可调成, 前硬后软:转向不足。 前软后硬:转向过度。
● Brake Balance 煞车力道调教 煞车力道强比较快停下车子,反之则较慢,但不要调的太强,反而会锁死轮胎而造成打滑失控。
前后轮煞车不同调教的影响, 前强后弱:减速入弯时容易造成转向不足。 前弱后强:则是转向过度。
● Down Force 下压力 当气流快速通过车身上方时,会产生下压力量, 下压力小:车子前进阻力较小,极速会提高,但过小的下压力车子会变得轻飘飘 的,容易造成操控上的不稳。 下压力大:前进阻力较大,车子会紧贴地面奔驰,很稳定,但极速会降低。 前大后小:前轮接地面积变大,好转弯,甚至会转向过度。 前小后大:容易转向不足。
适当的调教就能获得更佳的操控表现,许多车手都会利用调教来跑出更好的成绩,因此不管玩家是想要改善车辆的操控性或追求极致的成绩,车辆的调教不能不了解。但没有一种调法可对付所有比赛,针对不同驾驶习惯、车辆、比赛环境、赛道 . . . .就有不同的调教方法,个中奥妙变化万千,是门复杂的学问。
有些玩家会误会,比赛成绩若不佳,只要透过调教就能改变一切,这反而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上这些调教对车子而言都是一种辅助性的 " 微调 " ,并非绝对性的改变车辆性能。例如车手若是不懂得控制速度,以超过车辆极限的速度冲入弯道,一定会转向不足而冲出弯道,这是物理定律的问题,不管车辆如何调教都是一样的. . . . 车子的操控主要还是看车手的驾驭,机械上的调教只是辅助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