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93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ary731102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76 鲜花 x16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小孩] 为人父母要先沟通教育观念与扮演角色
相信大多数人都同意,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施、赏罚分明;然而即使亲密如夫妻,对教育孩子的观点还是常常大相迳庭,有的人甚至会为了教育问题而夫妻吵架!

专家建议,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先商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立场,例如一个黑脸、一个白脸;但必须注意的是,黑脸白脸要轮流扮演,也要彼此配合,才不会让孩子只学会察言观色,而不懂礼貌规范。

恩威并施的教育这样做…

1. 当孩子的偏差行为在谁面前出现时,即当由当事者处理,而非交给毫不知状况的另一方,互相推托。

2. 当一方正在告诫孩子时,即使自己不认同,也要等事后再两人私下协调沟通,以免让孩子混淆,或往偏袒自己的一方靠。

3. 当您要扮「白脸」时,请勿数落「黑脸」的不是,并代为转达「黑脸」的关怀心情,以同样的想法、不同的态度,轻松但再次告知孩子的不适切处,而非全盘打翻。

4. 当发现孩子长期性惧怕其中一方时,请转换一下角色,勿让「黑脸」老是太沈重,如此容易因长期的气愤而导致亲子间的对立,或引发「你都不管孩子,都是我在管」的夫妻冲突。

5. 当「白脸」在事后安抚孩子时,「黑脸」请勿在一旁继续数落、扯后腿,使得孩子的情绪起起落落。

6. 「黑脸」收尾时,可转换口气、缓和气氛,但自己或在旁的「白脸」可千万别笑场,使孩子误以为刚刚的厉色严词,原来都只是笑话一场,导致功亏一篑。

7. 勿让孩子有「黑脸」是处罚、骂人的坏人,「白脸」是为我着想的好人的两极印象,断煞黑脸的用意。

8. 当「黑脸」正在处理事件时,「白脸」应从旁协助观察孩子的随时反应及是否了解,如发现无法奏效时,可稍加助一臂之力,但切忌无建设性的唠唠叨叨或加油过火。

9. 当「黑脸」的情缩失控时,「白脸」请勿再冷眼旁观,技巧性将孩子带离现场,而非断然从「黑脸」手中责怪的强行夺走孩子,让气愤中的黑脸觉得失了面子。

10. 但当「黑脸」情绪失控到有伤害之虑时,强行将孩子带离现场寻求支援,则是「白脸」应有的责任。

叮咛

不管是否有照专家建议的方法,许多家庭的父母多会一个属于白脸,一个属于黑脸。常常可以发现,很多孩子都不想亲近黑脸,而只想黏着白脸,时间久了,很容易让孩子出现两极化的行为:当黑脸在时凡事拘谨小心;黑脸不见了,马上似脱缰的野马,无人劝说的听。黑脸白脸怎么扮演、搭配,除了考验父母的智慧,也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不能不慎!



觉得我的文章不错就帮忙按一下右上角的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5-02-02 00:1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70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