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9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討論] 刑法-轉寄
甲用電子郵件轉寄內容為勸戒他人勿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22 11:26 |
oak811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8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勸戒他人勿用勿食某類食品(但未特別指明商家或廠牌名稱)

上開敘述,頗具有矛盾之處:
勿食某類食品?
依一般通常認知,食品上通常均有指明商家或廠牌名稱,當無疑義
此乃經驗法則之當然結果。(說清楚講明白)
惟!若物品無法證明何商家出產,基於罪刑法定,要難認有何罪責。
(指刑法而言,其他法規不在此做討論)
但要是能舉證出確為針對某家食品有不是之處
自得繩以刑法第310條之誹謗罪而為探討 表情


生命太短,人生不該微不足道!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24 00:10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 oak811 於 2009-04-24 00:10 發表的 : 到引言文
勸戒他人勿用勿食某類食品(但未特別指明商家或廠牌名稱)

上開敘述,頗具有矛盾之處:
勿食某類食品?
依一般通常認知,食品上通常均有指明商家或廠牌名稱,當無疑義
此乃經驗法則之當然結果。(說清楚講明白)
惟!若物品無法證明何商家出產,基於罪刑法定,要難認有何罪責。
(指刑法而言,其他法規不在此做討論)
但要是能舉證出確為針對某家食品有不是之處
自得繩以刑法第310條之誹謗罪而為探討 表情

題目的意思,
舉例來說明可能比較清楚,
如:
勿食用豆腐乳,
因為豆腐乳會致癌!
可是,
卻沒有明確引出是哪一家工廠製造的豆腐乳!
如此說明,
應該可以了解題意了吧!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寬頻通訊 | Posted:2009-04-25 00:20 |
羅武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10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 winkor 於 2009-04-22 11:26 發表的 刑法-轉寄:
甲用電子郵件轉寄內容為勸戒他人勿用勿食某類食品(但未特別指明商家或廠牌名稱),是否亦屬於網路散布不實謠言之一種?


以下所言,純粹個人判斷,絕非正解,合先敘明,並懇請先進糾正指導。

按刑法第313條之構成要件以觀,甲之行為恐有違法之虞。

(一)本條所謂散佈,係指散播於公眾之謂;其方法為言語,舉動,言語,文字,圖畫,在所不問。電腦網路散布當
   為其一。
(二)本條所謂流言,係指不實之傳言,其內容係自行捏造或轉述他人傳言,亦在所不問。
(三)本條所謂詐術,客觀上足以使一般人陷於錯誤之欺騙手段為已足。
(四)本條所謂信用,乃人類於經濟活動上,有關其財產資力及支付能力之評價,本質上雖與財產法益密切相關,惟
   仍屬人格法益之一種。

依題旨,甲雖以勸誡為方法,然其仍可能因此使一般人陷於錯誤,似仍該當之。
又其雖未指明,事實上,其行為已足使生產該項產品之不特定商家之信譽及營利受損。
又,本條並非為意圖犯,僅客觀上有造成他人信用之損害為已足。
另,本條並不以故意或過失為主觀要件要素。
故:若甲之言論已實際上致生相關營利單位之損害,仍有論以本條之罪之可能。


==For until the law sin was in the world.
      But sin isn't imputed when there's no law.==
獻花 x1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5-12 19:56 |
vincent0818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一)甲轉寄電子郵件之行為,是否該當誹謗罪(刑法第310條)
1.甲意圖散播於眾勸戒他人勿用勿食某類食品, 雖未特別指明商家或廠牌名稱,但仍得對於特定種類食品之製造廠商造成足以毀損名譽之情事,應當構成本罪之客觀構成要件。
2.主觀上,甲對於上述情形亦有認知,並有意欲使其發生,亦該當故意之要件。
3.惟甲若可證明所散播之消息其為真實者,則可依刑法第310條第3項免除其刑。
4.若甲不能證明散播消息其為真實者,但因題示情形可知,甲所散播之消息與公共利益有關,故僅以有相當理由確信其所傳述者為真即可,不以證明其為客觀上真實為必要(刑法第311條)。
5.綜上述之,甲散播之消息與公共利益有關,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公平之評論者,可依刑法第311條而不罰,故甲無罪。


獻花 x1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5-12 20:56 |
Dragon-Q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1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釋字509
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
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
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惟為兼顧對個人名譽、隱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
,法律尚非不得對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刑法第三百十條
第一項及第二項誹謗罪即係保護個人法益而設,為防止妨礙他人之自由權
利所必要,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意旨。至刑法同條第三項前段以對
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
,係針對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
,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範圍,非謂指摘或傳述誹謗事項之行為人,必須自
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
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
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
,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
亦不得以此項規定而免除檢察官或自訴人
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應負行為人故意毀損他人名譽之舉證責任,或法院發
現其為真實之義務。就此而言,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與憲法保障言論自
由之旨趣並無牴觸。

憲法第十一條規定,人民之言論自由應予保障,鑑於言論自由有實現自我
、溝通意見、追求真理、滿足人民知的權利,形成公意,促進各種合理的
政治及社會活動之功能,乃維持民主多元社會正常發展不可或缺之機制,
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保障。惟為保護個人名譽、隱私等法益及維護公共
利益,國家對言論自由尚非不得依其傳播方式為適當限制。至於限制之手
段究應採用民事賠償抑或兼採刑事處罰,則應就國民守法精神、對他人權
利尊重之態度、現行民事賠償制度之功能、媒體工作者對本身職業規範遵
守之程度及其違背時所受同業紀律制裁之效果等各項因素,綜合考量。以
我國現況而言,基於上述各項因素,尚不能認為不實施誹謗除罪化,即屬
違憲。況一旦妨害他人名譽均得以金錢賠償而了卻責任,豈非享有財富者
即得任意誹謗他人名譽,自非憲法保障人民權利之本意。刑法第三百十條
第一項:「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
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第二項:「散布
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
」係分別對以言詞或文字、圖畫而誹謗他人者,科予不同之刑罰,為防止
妨礙他人自由權益所必要,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所定之比例原則尚無違背。
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前段規定:「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
,不罰」,係以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事項之行為人,其言論內容
與事實相符者為不罰之條件,並非謂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
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
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
責相繩,亦不得以此項規定而免除檢察官或自訴人於訴訟程序中,依法應
負行為人故意毀損他人名譽之舉證責任,或法院發現其為真實之義務。就
此而言,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三項與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之旨趣並無牴觸。

刑法第三百十一條規定:「以意發表言善論,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罰
:一、因自衛、自辯或保護合法之利益者。二、公務員因職務而報告者。
三、對於可受公評之事,而為適當之評論者。四、對於中央及地方之會議
或法院或公眾集會之記事,而為適當之載述者。」係法律就誹謗罪特設之
阻卻違法事由,目的即在維護善意發表意見之自由,不生牴觸憲法問題。
至各該事由是否相當乃認事用法問題,為審理相關案件法院之職責,不屬
本件解釋範圍。

1.行為人是否能舉證.所言是否屬實..??
2.刑法第三百十一條規定是刑法三一0條之阻卻違法事由而行為人是否具備阻卻要件..??
3.所稱適當者乃指不偏不激未逾必要範圍之程度.至其標準係為社會通念.以客觀得角度
上加以判別是否為適當之評論而不罰(95台上457決)
4.雖行為人不具特定人行為誹謗行為仍然造成他人(公司行號)譽法益遭致侵害.亦不具前述
(3)中社會通念之必要範圍.故.應成立刑法310同法第二項加重誹謗罪


[ 此文章被q8791042在2009-05-12 21:48重新編輯 ]


最難的題目不是存在於難與不難之間.而是被忽略的東西!!!
獻花 x1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中華寬頻網 | Posted:2009-05-12 21:3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099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