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哥、台灣石(魚賓)、台灣鏟頜魚、高身鏟頜魚、羅漢魚、台灣鬥魚、台灣馬口魚、目孔溪哥-平頷臘 Zacco platypus 5~8月為產卵期,產卵期雄性頭部長出追星,體側出現所謂婚姻色之紅、青、黑三種顏色橫紋。生活於湖沼河川中下游,以附著藻類及水生陸生昆蟲為食之雜食性小型溪魚,一般體型12~18公分。上圖第一圖為雄性溪哥,第二圖為發情期雄性溪哥(俗稱紅貓),第三圖為雌性溪哥。
台灣石(魚賓)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石斑) 臺灣地區特有種,體長形、側略圓,體色黃綠,體側具7條黑色橫帶,幼魚較明顯,成魚體色較黑,色帶不明顯,叉形尾;常見體型八至十八公分,最大體型可達三十公分以上,通常雄魚個體較少。
底棲性,主要棲息於河川中上游水域,泳性強,雜食性,主要攝食溪底卵石附著之藻類及河床上之水生昆蟲及小魚蝦;為溪流主要垂釣魚種之一,上勾後拉力表現爆發力十足;由於台灣石(魚賓)之棲息帶與台灣鏟頜魚(苦花)重疊,而苦花由於山產店之大量需求,人們以電、毒、網、叉等毀滅性方式大量捕捉,被誤殺的台灣石(魚賓)通常被隨手丟棄;近年有小型化趨勢,建議適釣目標體型二十公分以上。
台灣石(魚賓),雌魚卵巢有毒,不可食用;野外族群尚稱龐大,唯近年有小型化趨勢,建議釣手作為目標魚垂釣時,能夠珍惜本島溪流資源,隨釣隨放。
台灣鏟頜魚 Varicorhinus barbatulus (固魚、苦花、苦偎、齊口) 台灣地區原生種;體長、側扁型,體被細小圓鱗,叉形尾;口寬而橫裂呈新月狀,上頜前方之吻褶發達,下頜成鏟狀;體背黃綠,腹部銀白。常見體型十至二十二公分,最大體型可達四十公分以上。
主要棲息於河川中上游,泳性強,性喜激流,喜棲於流速湍急溶氧高之寒冷水域;雜食性,常群居攝食溪底卵石附著之藻類及河床上之有機碎屑;為溪流主要垂釣魚種之一,上勾後拉力表現驚人;一年魚約十公分,二年魚約十八公分;成熟體型約十八公分,近年由於山產店之大量需求,人們以電、毒、網、叉等毀滅性方式大量捕捉,有小型化趨勢,建議適釣目標體型二十公分以上。
台灣鏟頜魚,野外族群尚稱龐大,唯近年有小型化趨勢,建議釣手作為目標魚垂釣時,能夠珍惜本島溪流資源,隨釣隨放。
高身鏟頜魚 Varicorhinus alticorpus(高身固魚、霞面、赦免、免仔) 台灣地區特有種;身體高長,側扁,頭略圓,頂部隆起,腹部圓,具發達的吻褶及鏟狀下頜。眼小而瞳孔周圍均呈銀白色,口下位。性成熟時,其鰓蓋的下緣,胸鰭、腹鰭、臀鰭和側線下腹側,會泛起迷人的淡紅色。身體外形在幼魚 (約5公分以下) 與台灣鏟頜魚(苦花)相似,而愈成長體形差異愈大。
喜棲於流速湍急,水流量大的水域;體長最大可達50公分以上,一般體型約為20~30公分。食物以水生昆蟲和著生於石頭上的藻類為主。
高身鏟頜魚分布在台灣南部高屏溪及東部花蓮溪…等水域。近年由於山產店之需求,人們以炸、毒、電等毀滅性方式大量捕捉,使其面臨絕種的窘境;而生態環境的惡化也是扼殺此魚種的主因。高身鏟頜魚野外族群數量明顯稀少,為登記有案的保育類魚種;據知,花東、高屏等地特地捕撈此魚販賣水族管、山產店的大有人在…
高身鏟頜魚,為登記有案的保育類魚種,野外族群明顯稀少,不建議作為目標魚垂釣,不慎釣獲建議立即放流,以免觸法。
野塘中的精靈-羅漢魚 俗名:車栓仔、尖嘴仔、麥穗魚、老漢魚。
學名:Pseudorasbora Parua。
英名:Top-mouthed gudgeon。
分類:鯉科鮈亞科。
體長:可達8公分。
分佈:台灣各地、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及蘇俄。
棲息深度範圍:0~5公尺。
羅漢魚由於體型小、口部小且盜餌功夫一流,是不少釣友在垂釣過程中所遭遇最頭痛的對手,但也因為如此,羅漢魚的垂釣也成為許多釣者自我挑戰以提昇釣技的頭號目標。他的體態細長,體側稍扁,頭小略尖,口部稍微突出且無鬚,體背成銀灰色,腹部則為淺灰白色,雄魚在繁殖季節吻部有明顯的追星,雌魚及幼魚體色較淡且體側中央有一條黑色縱帶,凡本地的平地河川、野塘、湖泊、池沼及溝渠大部份均有其蹤影,普遍以藻類、水生植物、浮游動物及水生昆蟲...等為主要食物來源,屬雜食性,釣期除冬季較差外全年可釣。
台灣斗魚 Macropodus opercularis (蓋斑斗魚、三斑) 台灣地區特有種;體呈橢圓而側扁,口小,下頜突出,側線不明顯;身體灰綠色,體側有10條藍綠色橫帶,橫帶為紅色。頭部由吻端至鰓蓋有一藍黑色紋,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雄魚叉形尾,雌魚凹形尾;常見體型5公分,最大體型8公分以上。
主要棲息於河溝、池沼等水草茂盛之靜水域,性好鬥,具迷器之輔助呼吸器官,可生存於低溶氧水域。嗜食水生昆蟲的幼蟲與蜉蝣動物,具有控制孑孓或其他有害昆蟲幼蟲的能力。繁殖期間雄魚先在水面口吐泡沫築巢,雌魚將卵產於泡巢中,雄魚有保護幼魚的行為。
台灣斗魚過去曾廣泛分佈於全省各地,由於近年農藥及除草劑普遍使用,使得分佈變成極小區域,野外族群數量明顯稀少。為登記有案的保育類魚種;近年已有如台北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及民間團體成功繁殖,並提供各級學校養殖於校內池塘作為教學使用。
台灣斗魚野外族群明顯稀少,不建議作為目標魚垂釣,不慎釣獲建議立即放流。 台灣馬口魚 Zacco barbata (一枝花、山漣仔) 台灣地區特有種;體長,呈側扁型,體被細小圓鱗,叉形尾;眼睛上半部呈紅色,最大特徵為體側中央自鰓蓋後延伸至尾柄末端有一藍黑色縱帶。成熟雄魚吻部、鰓蓋追星明顯終年可見,頭部下側、腹部、胸鰭與腹鰭呈鮮紅婚姻色;雌魚體色較淡一般無追星偶有少量細小追星。
常見體型五至十五公分,泳性稍弱,垂釣上勾後拉力表現與溪哥相當,建議適釣體型十二公分。喜棲於河川中、上游支流之淺瀨、深潭之緩流處;十八公分以上之大型馬口魚偶能在激流中釣獲。台灣馬口魚為多次產卵、雜食性魚種,無食用價值;民間流傳體型可達三十公分以上。
台灣馬口魚極易適應人工環境,但人工飼養體表顏色會逐漸褪色,須加強水中溶養。
目孔(大眼華'魚扁',Sinibrama macrops) 屬淡水鯉目,異名「大目孔」等,為台灣北部河川中下游常見魚種,對水質忍耐力強,成魚可達32公分。有釣諺云:「北部無奇力,南部無目孔」並非完全正確,事實上,台灣東部亦無大眼華扁之分佈。
目孔體高變異甚大,相同魚齡或身長者常因生存環境不同而有明顯的差距,一般在礫質溪床、水流強勁處釣獲的體高較窄;相對的,體高寬者多集居沙泥質且水流緩和之釣場。泳層趨底,活動力較其餘溪魚為弱,老成魚夜行性明顯,常聚集在橋墩、瀑布形成的回流或峭壁旁討食。
在飼養上,目孔對各類飼料的接受度均高,但常因水溫變化而患白點病,且容易成為淡水魚類寄生蟲之宿主。幼魚體色銀白有集體行動傾向,在溪魚缸中甚為討喜,成魚背部泛黑、體側銀光逐漸黯淡,無甚觀賞價值。 2001/03/14--文.三平 圖.波紋
此文章轉載提供會員參考 心得感想:
看過此資料~溪釣魚種不計其數~不過目前有些魚類受到保護~也希望各位釣友能夠發揮愛心~
盡量放生~或者配合管制~請勿隨意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