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內的證據顯示,北大西洋水體鹽度降低後驟冷時期才開始,這或許是由於淡水湖的水衝破冰河築成的屏障流入海中所致。研究人員明白,北大西洋的淡化會導致輸送作用減緩甚至停頓,從而改變氣候,因此他們認為,淡水突然湧入是跨越關鍵性門檻的初期階段。
從南方流入的海水,受到由陸地注入的淡水而稀釋,鹽度變低,密度亦隨之下降。變淡的海水可能根本沒機會下沉,便已結成海冰。隨著下沉作用停頓及輸送作用中止,北方降下的雨雪無法被推送至深海並帶走,而累積在海面,更進一步淡化北大西洋。此後,輸送作用持續沉寂,使鄰近大陸的氣候更接近西伯利亞。
別在獨木舟上跳舞
上一次北大西洋最大的短冷期至今,已過了8000年。人類真正朝著對的方向「傾斜」,而使氣候的獨木舟免於翻覆嗎?或許如此。但多數氣候專家反而覺得,我們正猛力搖晃著這葉扁舟,因為我們飛快地改變世界的眾多形貌。其中,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加速全球暖化效應的情況,尤其令人憂心(詳見2004年4月號〈拆除全球暖化定時炸彈〉)。
聯合國認可的「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預測,往後的100年間,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5~4.5℃。許多有同樣推估的電腦模式,也預測北大西洋的輸送作用將會減緩。諷刺的是,漸進的暖化可能導致氣溫急降好幾度。不確定因子比比皆是,雖未必形成新的冰期,但所造成的變化,相較於小冰期時,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凍結、冰河自阿爾卑斯山上轟隆而下,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較於向北蔓延的寒冷期,衝擊著全球其他地區的有害效應,或許才是更大的疑慮所在。橫跨非洲及亞洲廣闊區域的氣候記錄顯示,北大西洋區域的溫度只要低於周邊的陸地,平日受益於強烈季風期的地區就特別乾燥。甚至連輸送作用減緩所衍生的冷卻效應,都可能足以引起乾旱。仰賴季風灌溉作物的人口多達數十億,因此即使只是輕微的乾旱,都可能導致全球性飢荒。
即便是置身極端嚴寒或乾旱地區外的人們,未來的日子也可能因北大西洋鹽流的淡化與冷卻,而陷入更艱難的困境。此類廣泛的衝擊令美國國防部如坐針氈,因而要求名為「全球企業網絡」的智囊團,評估北大西洋的輸送作用完全停止時,有無危害國家安全的可能。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科學家,都以為輸送作用溫和減緩的機率遠高於完全停頓。
無論如何,基於其潛在的嚴重性,我們最好先做最壞的打算。全球企業網絡的報告中陳述:「全球的緊張情勢可能升高……掌握資源的國家可能在四周樹起無形的堡壘,防止資源外流。至於沒那麼幸運的國家……可能得開始苦思糧食、飲水或能源的取得之道。」
「非旱即澇」之災
即使北大西洋的輸送作用永不減緩,全球暖化仍可能致使其他地區的氣候條件超過門檻,而變得令人頭痛不已。許多橫亙在中緯度大陸內地的穀倉地帶,面臨著旱期延長的區域性風險。大多數氣候模式的計算結果顯示,無論北大西洋發生何事,這些地區在夏季時的乾旱情況,會隨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而加劇。預測一致指出,溫室效應的暖化作用,可能以猛烈的風暴和洪水等形式,使總降雨量增加。然而,這些事件本身就是個燙手山芋,根本不必指望能靠它們來紓解旱災。
【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4年12月號〈明天過後,赤道也會下雪?〉】
來自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592&DocNo=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