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7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醫學三字經】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春冬兩季,咳嗽最多,此時多因時行傷風感冒,咳嗽不止,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兼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證。此時治療以祛邪為主,治療宜以清輕上揚之品,如荊芥、麻黃之屬;當然,咳嗽本身因氣逆、因痰生,化痰順氣又為不二法門,可用半夏、陳皮、前胡等藥品,但更需注意的是,外感咳嗽,邪客於肺,治療上最忌『斂肺止嗽,濫用補藥』,如仍在感冒,就輕易服用杜仲、淫羊藿等補藥,最易變證叢生,常會有胸悶、喘急等症,致有「傷風不醒便成癆」之虞。台灣現在服用科學中藥非常方便,常用方劑如杏蘇散、止嗽散、桑杏湯等,皆是時行感冒致咳可選用的方子。

但內傷雜病亦可致咳,病程較長,反覆發作,有先病在肺而傳及他臟者,也有他臟先病而及於肺者,治法上常須『扶正祛邪』,一面祛邪止咳,一面扶正。常用方如二陳湯、補肺湯、二冬二母散等。對此,早在兩多年前《內經》素問‧咳論就已提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論述,意在強調咳固屬肺,屬肺的病變反映,但與其他臟腑也有密切關係。素問的這一段話,直言之,即五臟六腑的病變均能影響於肺而致咳,不單是肺臟的病變才能致咳。因此,素問‧咳論詳細敘述了五臟六腑之咳:如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者唾血」,屬肺之病變;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而兼心之病變;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則兼肝之病變;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陽引肩背,甚者不可以動,動則咳劇」兼有脾之病變;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即兼腎之病變。至於六腑咳狀,也有扼要精當的論述,胃咳是「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膽咳是「咳膽汁」,大腸咳是「咳而遺矢」,小賜咳是「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膀胱咳是「咳而遺溺」,三焦咳是「咳而腹滿,不欲食飲,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內經的這些論述,為臨床辨治咳嗽屬何臟腑提供了寶貴經驗。

清代醫學教育家陳修園在其《醫學三字經》總結內經中的咳論時,提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然肺為氣之市,諸氣上逆於肺則嗆而咳,是咳嗽不止於肺,而亦不離於肺也」,是臨床上最為實用亦最為精闢的見解。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3-12 19:4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50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