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44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1   2  下頁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多聞修學聖典彙編
海濤法師選輯
《雜阿含經》節錄
《中阿含.瞿默目犍連經》節錄
《中阿含.教化病經》節錄
《中阿含.跋陀和利經》節錄
《中阿含.心經》
《善生子經》節錄
《長阿含.遊行經》節錄
《長阿含.衆集經》節錄
《佛所行贊》節錄
《大莊嚴論經》節錄
《法句經.多聞品》
《法集要頌經.多聞品》
《諸法集要經》
《大般涅槃經》節錄
《大方等大集經》節錄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節錄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節錄
《大寶積經.富樓那會.多聞品》節錄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節錄
《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節錄
《大般涅槃經》節錄
《寶雨經》節錄
《華嚴經》節錄
《月燈三昧經》節錄
《入楞伽經》節錄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節錄
《華手經》節錄
《父子合集經》節錄
《四分律》節錄
《摩诃僧祇律》節錄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節錄
《善恭敬經》節錄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節錄
《大毗婆沙論》節錄
《阿毗昙毗婆沙論》節錄
《瑜伽師地論》節錄
《顯揚聖教論.攝淨義品》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節錄
《大智度論》節錄
《大乘集菩薩學論》節錄
《翻譯名義集》節錄
法語小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2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雜阿含經》節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聽!善思,當爲汝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3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中阿含.瞿默目犍連經》節錄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有十法而可尊敬。我等若見比丘有此十法者,則共愛做、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雲何爲十?雨勢!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複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行增上戒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複次,雨勢!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誦習至千,意所推觀,明見深遠。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多聞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3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中阿含.教化病經》節錄
若愚癡凡夫,因不多聞,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因多聞故,或滅苦痛,生極快樂;因多聞故,或得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

《中阿含.跋陀和利經》節錄
若衆不多聞者,衆便不生喜好法;若衆多聞者,衆便生喜好法。衆生喜好法已,世尊欲斷此喜好法故,便爲弟子施設戒。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4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中阿含.心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有一比丘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誰將世間去?誰爲染著?誰起自在?’

彼時,比丘則於哺時從宴坐起,住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誰將世間去?誰爲染著?誰起自在?”’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誰將世間去?誰爲染著?誰起自在?”比丘!所問爲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心將世間去,心爲染著,心起自在。比丘!彼將世間去,彼爲染著,彼起自在。比丘!多聞聖弟子非心將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比丘!多聞聖弟子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聖弟子。’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雲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雲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雲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雲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比丘!所問爲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我所說甚多,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比丘!若有族姓子,我所說四句偈,知義知法,趣法向法,趣順梵行。比丘!說多聞比丘無複過是。比丘!如是多聞比丘,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雲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雲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雲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雲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比丘!所問爲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若比丘聞此苦,複以慧正見苦如真者,聞苦習、苦滅、苦滅道。複以慧正見苦滅道如真者。比丘!如是多聞比丘明達智慧,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聰明比丘黠慧廣慧,說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世尊!雲何聰明比丘黠慧廣慧?雲何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雲何聰明比丘黠慧廣慧?雲何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比丘!所問爲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若比丘不念自害,不念害他,亦不念俱害,比丘但念自饒益及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爲天、爲人求義及饒益,求安穩快樂。比丘!如是聰明比丘黠慧廣慧,如是如來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

彼時,比丘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善誦習已,即從坐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遠。

彼時比丘聞世尊教,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彼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爲,剃除鬓發,著袈裟衣,至信舍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尊者知法已,乃至得阿羅漢。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5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長阿含.遊行經》節錄
佛告比丘:‘複有七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爲七?一者、有信,信於如來、至真、正覺,十號具足;二者、知慚,恥於己阙;三者、知愧,羞爲惡行;四者、多聞,其所受持,上中下善,意味深奧,清淨無穢,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滅惡修善,勤習不舍;六者、昔所學習憶念不忘;七者、修習智慧,知生滅法,趣賢聖要,盡諸苦本。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長阿含.衆集經》節錄
如來說七正法,謂七非法:無信、無慚、無愧、少聞、懈怠、多忘、無智。

複有七法,謂七正法: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精進、總持、多智。……

複有七法,謂七勤法:一者、比丘勤於戒行,二者、勤滅貪欲,三者、勤破邪見,四者、勤於多聞,五者、勤於精進,六者、勤於正念,七者、勤於禅定。

《佛所行贊》節錄
生老死大海,智慧爲輕舟,

無明大闇冥,智慧爲明燈。

諸纏結垢病,智慧爲良藥,

煩惱棘刺林,智慧爲利斧。

癡愛駃水流,智慧爲橋梁,

是故當勤習,聞思修生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6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大莊嚴論經》節錄
複次,若人學問,雖複毀行,以學問力尋能得道,以是義故,應勤學問。

我昔曾聞:有一多聞比丘,住阿練若處。時有寡婦數數往來此比丘所,聽其說法。於時,學問比丘於此寡婦心生染著,以染著故,所有善法漸漸劣弱,爲凡夫心結使所使,與此婦女共爲言要。婦女言:‘汝今若能罷道還俗,我當相從!’彼時比丘即便罷道。

既罷道已,不能堪任世間苦惱,身體羸瘦,不解生業,未知少作而大得財,即自思惟:‘我於今者作何方計,得生活耶?’複作是念:‘唯宰殺羊,用功極輕,兼得多利。’作是念已,求覓是處。以凡夫心易朽敗故,造作斯業,遂與屠兒共爲親友。

於賣肉時,有一相識乞食道人,於道路上偶值得見,見已便識。頭發蓬亂,著青色衣,身上有血,猶如閻羅、羅刹,所執肉稱,悉爲血汙。見其稱肉欲賣與人,比丘見已即長歎息,作是思惟:‘佛語真實,凡夫之心輕躁不停,極易回轉。先見此人勤修學問,護持禁戒。何意今日忽爲斯事?’作是念已,即說偈言:

汝若不調馬,放逸造衆惡,

雲何離慚愧,拾棄調伏法。

威儀及進止,爲人所樂見,

飛鳥及走獸,睹之不驚畏,

行恐傷蟻子,茲哀憐衆生,

如是悲愍心,今爲安所在。

凡夫之人,其心不定,正可名爲沙門、婆羅門數,是故如來不說標相;若得見谛真實,是名爲沙門及婆羅門,複說偈言:

勇捍而自稱,謂己真沙門,

爲此不調心,忽作斯大惡。

說是偈已,尋即思惟:‘我於今者,作何方便令其開悟!如佛言曰:“若教人時,先當令其於四不壞生清淨信。此四不壞能令衆生得見四谛。”今當爲說作業根本。’作是念已,而語之言:‘汝於今者,極善稱量!’

時賣肉者作是念言:‘此比丘既不買肉,何故語我極善稱量?’作是念己,即說偈言:

此必有悲愍,而來見擠拔,

如斯之比丘,久離市易法,

見吾爲惡業,故來欲救度,

實是賢聖人,爲我作利益。

說是偈已,尋憶昔者爲比丘時,造作諸行,念先所誦經名曰:《苦聚欲過欲味》。思憶此已,即以肉稱遠投於地,於生死中深生厭患,語彼比丘:‘大德!大德!’而說偈言:

欲味及欲過,何者爲最多,

我以慚愧鞙,捉持智慧秤,

思量如此事,心已有通達。

不見其有利,純睹欲衰患,

以是故我今,宜應舍離欲,

往詣於僧坊,複還求出家。

我今爲欲作,身苦極下賤,

雖是現在身,即如墮惡道。

我昔出家時,濾水而後飲,

悲愍護他命,無有傷害心。

今日如惡鬼,食人精血者,

我今樂殺害,習而不能舍。

善哉佛所說,親近於欲者,

無惡而不造,我今爲欲使,

衰苦乃至此。一切種智說,

四谛我未證,從今日已去,

終不更放逸。十方尊所說,

前爲放逸者,後止更不作,

如月離雲翳,明照於世間,

是故我今當,專心持禁戒。

設頭上火然,衣服亦焚燒,

我當堅精進,修行調順法,

斷難伏結使,必令有寂滅。

假毀絕筋脈,形體皆枯幹,

不見四谛者,我終不休息,

先滅結使怨,得勝報施恩。

爾時。比丘知其心念,彼智慧火方始欲然。即說偈言:

汝今若出家,必應得解脫,

迦梨與僧鉗,及以質多羅,

如此等比丘,皆七返罷道,

後複還出家,獲得阿羅漢。

十方世尊戒,汝亦不毀犯,

汝不起邪見,汝有多聞智,

生於厭雜善,修習寂靜樂。

汝有多聞燈,結使風所滅,

汝還修多聞,必至無畏方;

爲結之所漂,當依修定力,

修定得勝力,明了見結使;

由汝常修集,故樂出家法,

心近善功德,爲結使所壞。

修集於正道,是意捉結使,

如象絕□靽,自恣隨意去。

複次,若不見道迹,雖複多聞,不能得拔生死之苦,是故智者應求見谛。

我昔曾聞:兄弟二人俱共出家,兄得羅漢,弟誦三藏。時彼羅漢語三藏言:‘汝可坐禅。’三藏報曰:‘我當坐禅。’羅漢比丘複語之言:‘汝甯不聞佛之所說:“夫行道者如救頭然!”’即說偈言:

今日造此事,未必到明旦,

人命不可保,宜速修善業。

死大軍來至,無可求請處,

若其命終時,不知從何道?

冥冥隨業緣,莫知路遠近,

命如風中燈,不知滅時節。

汝言明當作,斯言甚虛妄,

死虎極暴急,都無有容縱,

一旦卒來到,不待至明日。

死王多殘害,汝應生怖畏,

當知身危脆,命速難可保。

應勤觀內身,舍棄多聞業,

求離世解脫,超拔生死根。

死若卒至時,悔熱無所及,

今若見道迹,後無悔熱畏。

佛法中堅實,所謂得道迹,

多聞業虛僞,應舍莫愛吝。

雖多聞博達,不獲道迹者,

譬如盲執燈,照彼自不睹,

若欲求自利,必須見道迹,

處衆師子吼,言辭善巧妙,

敷演諸法相,分別釋疑難,

能令聽法衆,皆發歡喜心。

又使一切人,悉得於調順,

雖有如是事,臨終心錯亂,

墮於惡道中,智者所嗤笑。

汝之所說法,言詞字句滿,

次第說因果,美味悅心意,

甜如甘蔗槳,雖能作斯事,

不能自調順,未斷三惡趣。

自求得解脫,空用是事爲,

凡夫不可信,宜速求見谛。

汝有大名稱,鹹雲善說法,

雖有空名譽,於汝將何益?

當觀察內身,嘿然修禅定。

昔來多聞者,其數甚衆多,

無常所遷謝,存者極鮮少。

勤苦求名譽,雖得複散失,

佛說有爲法,一切悉無常。

過去恒沙佛,成就三達智,

除滅於三障,一念觀三世,

斯等諸世尊,名聞滿十方,

今皆般涅槃,名字亦隨滅。

是故汝今者,應勤修精道,

舍離於名稱,專求於解脫。

三藏答言:‘正爾當作!’未久之間,身遇重病,恐命將終,深生悔恨,而說偈言:

怪哉我今日,於佛聖法中,

戒聞雖具足,而不得見谛,

我今若死者,與狗亦無別。

洄流沒生死,如彼陶家輪,

我今可哀愍,未有證道迹。

師長垂慈矜,勸我學禅思,

我不奉法教,都不習少分,

是故於今者,不得見真谛。

我執釋迦文,大明之法燈,

而爲無明首,不能自照了,

以不能照故,永沒生死苦。

其諸同學聞其病患,鹹來瞻硯,見其恐懼,皆悉驚愕,各作是言:‘汝甯不聞佛之所說:“多聞之人有智慧力,能知無常。”是故汝今不應憂怖!’時病比丘即便說偈,答同學言:

我先蒙教誨,當習坐禅法,

今日至明日,窳情自欺诳。

令此一生中,空過無所獲,

是身如聚沫,我不深觀察,

橫計爲堅實,不覺死卒至。

專著多聞法,生於最勝想,

忽爲死蟒吞,悔恨無所及。

如修多羅言,應當習坐禅,

專精其懈倦,滅結之所說。

佛有如是教,不能隨順行,

悔熱火所燒,令我心燋惱。

我今甚闇劣,譬如嬰愚者,

於彼六道中,不知趣何道?

未知將來世,得聞佛語不?

周回三有中,爲遇何等人?

亦不知未來,爲作何事業?

或能喪本心,與起於三毒,

不修諸善事,但造於衆惡。

嗚呼大苦哉,我爲自欺诳,

已得離諸難,應獲出世道,

雲何爲癡愚,放逸而自恣。

時諸同學聞說偈已,重安慰言:‘汝既多聞,又堅持戒,宜應自寬,何爲憂怖乃至如是?’病比丘言:‘我今病因,諸賢見舍,必死無疑!’涕泣流淚而白兄曰:‘願少近我,由我愚惑,不奉兄教,今者病笃,必就後世。願兄垂愍當見拔濟,令離大苦!’即說偈言:

同處佛法中,汝稱沙門寶,

數數教誡我,愚劣不承順。

我以斯事故,倍複生悔熱,

盛夏郁蒸氣,猛焰燒燋然,

我之背恩教,悔熱複過彼。

我今無所恃,唯當歸依汝,

於後受身時,觀察莫忘我,

令後值佛法,複還得出家。

不虛著法服,願心獲道果。

學問諸余業,舍之不複爲,

專精求解脫,更無余志求。

假使將來世,求於見谛者,

皮肉及筋骨,髓脈消幹竭,

身命趣自在,終不舍解脫。

又願未來身,常勤修善法,

晝夜六時中,精進初不廢。

時病比丘說是偈已,心懷惶悸。其兄見之,生大憂愍,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子今乃能深生悔恨,發於誓願,但先教汝,不用我語,驚悔於後,將何所及!’而說偈言:

疾病以困笃,大命不雲遠,

支節皆舒緩,刀風解其形;

湯藥所不療,醫師舍之去,

左右鹹稱言,怪哉決定死。

諸親婦女等,對而悲啼哭,

臨終大恐怖,驚畏苦難喻。

設當平健時,知死有斯苦,

誰不發道意,互獲解脫果。

盛年無患時,懈怠不精進,

但管衆事務,不修施戒禅。

後遭重病疾,諸根如火然,

臨爲死所吞,方悔求修善。

彼病比丘即便命終,還生人中。時阿羅漢以天眼觀,知其生處,數到其家。此兒漸大,乳母抱持,將請僧坊,至羅漢所,捉兒不堅失手撲地,頭打石上,兒大嗔恚,舍身命終,墮地獄中。時阿羅漢複以天眼而觀察之,見在地獄生苦難處,即說偈言:

嗚呼大毀敗,生處難可救,

佛力尚難拔,況我能救濟?

係心慧無漏,非苦所能修,

地獄中苦惱,無有暫樂心,

尚無暫樂心,雲何得係念?

以無係念故,不得慧無漏。

如是之難處,雲何可救拔?

地獄受大苦,不可以方喻,

設複強爲譬,人中死爲苦,

少可得爲喻,彼苦恒過此。

如大苦幹薪,無有暫冷時,

地獄苦亦爾,無有暫憩息。

地獄中陰身,皆如融鐵聚,

熱惱燒然苦,不可得稱計。

宜應除懈怠,晝夜不休息,

勤修於正道,必使盡苦際。

是故先修道,克獲解脫果,

然後以多聞,而作妙璎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8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法句經.多聞品》
多聞品者,亦勸聞學,積聞成聖,自致正覺:

多聞能持固,奉法爲垣牆,

精進難踰毀,從是戒慧成。

多用命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多聞能除憂,能以定爲歡,

善說甘露法,自致得泥洹。

聞爲知法律,解疑亦見正,

從聞舍非法,行到不死處。

爲能師現道,解疑令學明,

亦興清淨本,能奉持法藏。

能攝爲解義,解則義不穿,

受法猗法者,從是疾得安。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憍人,

是如盲執燭,昭彼不自明。

夫求爵位財,尊貴升天福,

辯慧世間悍,斯聞爲第一。

帝王聘禮聞,天上天亦然,

聞爲第一藏,最富旅力強。

智者爲聞屈,好道者亦樂,

王者盡心事,雖釋梵亦然。

仙人常敬聞,況貴巨富人,

是以慧爲貴,可禮無過是。

事日爲明故,事父爲恩故,

事君以力故,聞故事道人。

人爲命事醫,欲勝依豪強,

法在智慧處,福行世世明。

察友在爲謀,別伴在急時,

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

聞爲今世利,妻子昆弟友,

亦致後世福,積聞成聖智。

是能散憂恚,亦除不祥衰,

欲得安隱吉,當事多聞者。

斫創無過憂,射箭無過愚,

是壯莫能拔,唯從多聞除。

盲從是得眼,闇者從得燭,

亦導世用人,如目將無目,

是故可舍癡,離慢豪富樂,

務學事聞者,是名積聚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9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法集要頌經.多聞品》
多聞善能行,修善無煩惱,

所行業障消,沙門獲妙果。

愚迷不覺知,好行不死法,

善解知法者,病如芭蕉樹。

猶如蓋屋密,闇冥無所見,

雖有衆妙色,有目不見明。

猶如有一人,智慧廣博學,

不用則不知,善法及惡法。

譬如執明燭,悉見諸色相,

聞已盡能知,善惡之所趣。

雖稱爲多聞,禁戒不具足,

爲法律所彈,所聞便有阙;

行人雖少聞,禁戒悉具足,

於法律所稱,於聞便有阙;

雖少多有聞,持戒不完具,

二俱被呵責,所願而皆失。

多聞能持固,奉法爲垣牆,

精進難毀譽,從是三學戒。

多聞能奉法,智慧常定意,

如彼閻浮金,孰能說有瑕。

智博爲多聞,持戒悉完具,

二俱得稱譽,所聞而盡獲。

多聞如寶鏡,照法盡無余,

自照兼照他,二俱生喜悅。

多聞如璎珞,自身先嚴飾,

有情生喜悅,愛樂無窮盡。

諸有稱己色,有歎說名德,

斯皆諸貪欲,然自不覺知。

聞爲知法律,解疑亦見正,

從聞舍非法,行到不死處。

內無人自知,外無人所見,

內不見其果,便隨聲而住。

內既而知之,外無人所見,

二果俱已成,便隨聲而住。

內有而所如,外有而所見,

彼有其明智,不隨聲而住。

耳識多所聞,眼識多所見,

聞見不牢固,事由義析理。

智牢善說快,聞知定意快,

彼不用智定,速行放逸者。

賢聖樂於法,所行應於口,

以忍思惟空,聞意則牢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29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諸法集要經》
聞已當憶持,數數而觀察,

若人聞正法,聞已悉明了,

發生於善根,遠離諸過咎。

由聞正法故,心淨無垢染,

生踴躍歡喜,增長於明慧。

由聞正法故,不造作衆罪,

知業果不虛,當得菩提道。

由聞正法故,知佛諸功德,

法爲解脫因,是爲真智者。

由聞正法故,知法相常住,

是故當一心,於事勤修作。

由聞正法故,解脫輪回海,

斷種種貪愛,當證於實際。

由聞正法故,悟彼生滅相,

具四種因緣,當明了信解。

由聞正法故,了知蘊處界,

與生滅相應,今正智明顯,

是三種過患,爲輪回之本。

樂多聞正法,當斷命永盡,

若樂於多聞,處世無過上,

於動不動法,悉究諸源底,

是人命終時,無複諸憂怖。

善達彼正法,不生於少苦,

能以正智火,焚燒煩惱薪,

由樂於多聞,後苦不複受。

若親近多聞,則生安隱樂,

離放逸燒然,此爲善根本。

當承事耆德,欣樂彼宣說,

出離老死因,得證真常處。

了達一切法,解脫諸障染,

引發菩提心,多聞爲最上。

若習近多聞,樂欲修正慧,

當以身語心,尊重常恭敬。

若樂多聞者,善住於法性,

堅固勤修作,能越三有海。

若人有多聞,則具諸財寶,

無聞雖富饒,愚懵同貧窭。

若人無法財,遠離於師範,

虛受彼形軀,常懷於憂報。

若近惡知識,生放逸懈怠,

猶如硗田中,虛擲於種子。

多用具法眼,雖瞽亦明覺,

無目無多聞,是爲暗鈍者。

若遠離正法,依止於非法,

猶如舍良醫,而求愈笃疾。

諸法無限量,積學方悟入,

滴兩成駛流,皆由於漸次。

無始輪回海,發起菩提心,

至金剛道場,成佛果亦爾。

淨心持正法,不著於諸禅,

非欲境所牽,決定常安隱。

有智親智人,當舍離無智,

以智德修身,斯人甚希有。

以信心求法,常生於勝處,

設墮險難中,諸天常捄護。

於暗作明燈,於病爲良藥,

貧乏與珍財,盲者使能視。

於世問瀑流,爲作彼舡筏,

若醉傲放逸,決定爲自損。

是先佛所說,當具足信受,

令正智現前,修習忘疲倦。

《大般涅槃經》節錄
雲何菩薩具足多聞?菩薩摩诃薩爲大涅槃,十二部經書寫、讀誦、分別解說,是名菩薩具足多聞。除十一部惟毗佛略,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亦名菩薩具足多聞。除十二部經,若能受持,是大涅槃微妙經典,書寫、讀誦、分別、解說,是名菩薩具足多聞。除是經典,具足全體,若能受持一四句偈。複除是偈,若能受持如來常住性無變易,是名菩薩具足多聞。複除是事,若知如來常不說法,亦名菩薩具足多聞。何以故?法無性故。如來雖說一切諸法,常無所說,是名菩薩修大涅槃,成就第五具足多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9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10 12:30 |

<<   1   2  下頁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110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