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沒教的事》第三課:表達與應對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drwuhc
2009-08-03 09:00
樓主
推文 x0
【來源出處】 2008/08/29聯合報


考試沒教的事》第三課:表達與應對
2008/08/29【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嗯,對呀…口語表達太「可愛」
詩人李進文有天接到某知名高中的學生來電:「請問你是李進文嗎?」他心想:「應該在別人的名字
後面加個『先生』或『老師』吧?」但還是答了「我是」。高中生問他:「聽說你詩寫得還不錯,我
們想請你當評審。」聽到前半句,李進文楞了一下。
讀名校未必懂禮貌
事後回想,詩人不禁笑了起來:「你來邀我當評審,沒讀過我的詩,也要有禮地裝一下嘛。」表達尊
重,該有更好的措辭。但他也納悶:這麼好的學校教出來的孩子,怎麼連基本的應對禮貌也不懂呢?
「五年級」世代的李進文回想,在沒有手機、電子郵件的年代,他和同學邀文壇前輩到校演講,總是
戒慎恐懼,「要先寫信,還要親自拜訪、確認」,麻煩中卻多了儒雅餘韻。「現在溝通方便了,語言
禮節也省略了。」
說話課學校沒這堂
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公民素養的基礎;合宜地說話與應對進退,拿捏分寸,由小學起。
在大學任教卅年的散文家廖玉蕙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發言,去年開學第一堂課,她請一位學生說說
對某文章的評析,但他訥訥不能言,不論她怎麼引導、鼓勵,同學推他、拱他,廖玉蕙形容,這學生
「東扭西扭,半個小時過去,他就是說不出來。」
臨下課前,她跟學生約法三章:「下次上課,你第一個發言喔。」結果,沒下次,這名學生退選了。
會說話,能如實、得體地表達自己,在重視溝通、講究行銷的年代,已是重要競爭力;但是,在我們
的傳統文化及教育體制裡,很少重視「說話」這一課。

在家,小孩子的美德是「有耳沒嘴(台語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李屯風
2010-02-04 00:40
1樓
  
父母不能再幻想或指望學校的老師能教好小孩了!
這是不負責任的想法,這跟拿錢去投資股票卻妄想一定會賺大錢!
是一樣的荒謬... 表情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