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是最殊勝的安樂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winkor
2009-05-07 21:52
樓主
推文 x0
戒律是最殊勝的安樂     海濤 輯
1.寂天菩薩曾說,世間上最悲哀的莫過於自己損害自己。雖然一般人以為只有別人才會損害我,但正是因為自己生不起真正的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無法護持淨戒之故,才從無始至今一直流轉於輪迴中,受盡了無量痛苦的折磨。
2.若具智慧,修行人就不會流轉輪迴,也不會產生違緣;若有悲心,就具足發菩提心的方便,就不會捨棄六道有情。
3.如果一個人對輪迴、對世間八法(利、衰、譽、毀、稱、譏、苦、樂)還有貪戀與執著,那麼他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安樂;反之,對世間法產生了堅定不退的出離心,對解脫產生了嚮往之心而守持淨戒,就會得到三寶的加持,從而生起真正殊勝圓滿的安樂,故說只有戒律才是最殊勝的安樂。
4.發菩提心守持菩薩戒的功德是無量的、不可思議的,佛在《華嚴經》中說,發菩提心、守持菩薩戒就如同太陽一樣,所發出的熾燃光芒能遣除自他黑暗的所知障;如同清涼的月光一樣,能遣除熱惱的煩惱障,進而成就佛果。
5.學佛的目的在於調伏自他的煩惱,當然前提是首先得調伏自己的煩惱,否則度化他人便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話。
6.調伏自心煩惱為守持淨戒的標準。
7.調伏煩惱需通過修行,修行若不具備聞思的基礎,便只會在自己的煩惱、情見上轉繞,因此首先需通過聞思教法把自己種種短淺謬誤的觀念轉換成佛陀所教的深邃廣大、正確無誤的思想。
8.同時無論在作聞思修等何種事業,都應明確掌握自己學法的目的,即為斷除自他的煩惱,而不能夾雜有名利之心。對自己心中的貪、瞋、癡、傲慢、嫉妒要作一個清晰的觀察,這樣就能真正找到自己與諸佛菩薩的差距,就會發自內心去虔誠祈禱。
9.學了戒律後,非常容易產生的問題是以戒律去衡量別人,而忘了戒律是佛的每位弟子為了對照、檢視自己而制定的。如果以戒律去衡量別人,如此正好說明自己尚未真正開始修行,尚未開始調伏自心,與學戒律的目的恰好背道而馳。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