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chess
2009-04-25 13:39
樓主
推文 x0

圖 1.

圖 2.


影评推荐:偉大的《南京!南京!》 任何一個導演用任何一個角度來拍,《南京!南京!》都不可能沒有爭議,因爲它實在是牽動了所有與之有關聯的人最敏感的神經。一部電影不可能具備“上帝的視角”來進行拍攝,它只能反映一種視角。影像的一覽無遺是一種暴力的意義就在於,它使得一切都變得赤裸裸。在原本塵封的血腥再次被黑白的膠片呈現出來之後,一股鮮紅的血腥透過,陰森森進入所有的觀看者心中。《南京!南京!》是一部有立場的電影。陸川選擇了他的立場來拍這樣一部電影,他應該回答的一個問題,他應該爲這種舉動找到的一個厚實的基礎來支撐:客觀性,反映日本人也具備的痛苦,這一切的目的究竟是爲了一個什麽樣的目的?即便是陸川再怎麽希望選擇客觀再怎麽希望強加給它獨立的視角,它依然會強迫著人們進行立場的選擇。只能使人暗啞無聲的事實背後,在已經沒有人性的南京城,再談人性又有多麽大的意義?作爲事後的反思永遠都只是一種對事實的無力依附,或者說這種反思永遠都是一種不可能。我們諒解被迫的精神,我們諒解可能的無知與沖動。但是這種個人意義上的人性的扭曲,和作爲一個整體的城市的被屠殺比較起來,如果可比的話,那麽所有的人都要自己回答這個問題:究竟南京屠城的事實背後,更應該關照和悲憫的,是一群作爲“扭曲的人性之才”的日本兵,還是一個個具體的被殺的生靈?高圓圓無法拍攝被強奸的片段,她的舉動爲我們在電影中留下了僅存的一點美好。在一部四處是殺戮結束後的屍體四處是被強奸的婦女四處是麻木的人電影裏面,在一部無法用任何色彩表現只能用黑白呈現的電影中,姜淑雲的堅持和柔弱,是一個鮮豔的顔色,鮮亮無比。她以最後的堅持,成爲了“中國不會亡”的注釋。種種曆史都是很容易被遺忘的——有時候,人們根本對它從來就沒有産生過印象,因此連遺忘都談不上。就在這段曆史逐漸的被親曆者帶入另一個世界,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印象的時候,一種赤裸的現實影像出現了。它是一種銘記,一種提醒,一種冰冷至寒的體溫。它或許也會再次被後來的人遺忘,但它至少會影響這一代對它有印象的人。無論怎麽來做這道拍攝的選擇題,《南京!南京!》都不可避免的會引起更多的民族主義情緒。中日之間的矛盾現在仍重重,而這部電影中的細節或許會成爲火上澆油。或許這也沒有什麽不對,民族主義情緒肯定會尋找渠道進行發泄。從追索公正的角度來看,人們之所以會采用安靜冷靜的態度來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不讓仇恨成爲一種左右他行爲的舉止,是因爲人們會相信,在他之外擁有更大的體制性因素會幫助他進行“複仇”——雖然它被稱之爲是懲罰,但在這些人眼中,這也就是一種複仇了。現在最大的隱患是,我們希望避免這種過激的情緒,希望雙方都實現理性、客觀的對待曆史,但曆史本身依然在存在著。在中國個人的對日索賠依然遙遙無期,在日本人作爲一個整體根本就沒有拿出對這段事實的悔過的情緒的今天,中國人相信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然很容易成爲一種激烈的情緒。結束種族隔離的南非在解決屠殺曆史問題的時候,南非大主教圖圖說,“我們可以放下,但不可以遺忘”。只有建立在徹底悔罪的前提之下,和解才變得有可能。同樣的邏輯或許也適用於這部電影,我們可以選擇對過去不進行追溯複仇,但不能夠成爲慘痛被遺忘的理由。任何的文字本身都無從形容這部電影。不管它是一部以什麽角度被拍成什麽樣子的電影,都應該獲得致敬。致敬,偉大的《南京!南京!》。

【心得感想】

我还没有去看,准备约上几个人礼拜二去电影院。。。。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紅與黑
2009-04-25 16:34
1樓
  
表情 台灣對於南京大屠殺一事基本可以說很淡了,相反對於日據時代還頗多懷念。。。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牛奶牛
2009-04-25 16:45
2樓
  
我就在南京上學......... 表情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lxycj
2009-06-15 19:34
3樓
  
台湾应该不会上这部片的~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shandianzhi
2009-06-16 17:32
4樓
  
不知道這部影片要告訴觀衆什麽?
民族主義是有點
對這個影片沒有什麽好感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