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癌症免疫治疗新进展」谈「微循环障碍与疾病」

Home Home
引用 | 编辑 唐先生
2008-10-12 23:45
楼主
推文 x0
从「癌症免疫治疗新进展」谈「微循环障碍与疾病」

从「癌症免疫治疗新进展」谈「微循环障碍与疾病」
中国时报97年5月9日Hi周报中,养生百科专栏特别报导了由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癌症中心主任邱仲峰医师的专题─「癌症免疫治疗新进展」壹文。邱医师在该篇报导中,非常明确地叙述癌症在台湾的医疗环境中,治疗的方法也就是在医方的选择上,多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以及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为主。但近日卫生署公布的「95年台湾地区主要死因统计」中的数据,恶性肿瘤仍是十大死因之首。而在97年5月16日卫生署再公布「96年台湾地区国人死亡统计」的数据中,恶性肿瘤(癌症)仍是榜首,并且已蝉连26年之久;而96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竟首度突破四万人。面对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医生作何感想,而广大的百姓民众们又会有何感受。台湾的主流医学不仅医术精湛,医疗品质亦佳,现今又科技昌明,医学更是发达,生化技术不断进步。但为何,真的要问,为何有如此的数据结果呢?
  邱仲峰医师在文中提及面对这样的结果,显然以现有的医疗技术并未达到理想,因而邱医师以专文介绍「癌症免疫疗法」(HITV 疗法),来告知国人。这项疗法的原理即是从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上,使自然杀手T细胞直接扑杀肿瘤癌细胞。意即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透过免疫运作机制,进而抑制肿瘤的发展,最后能够清除肿瘤。所以,基本的原则仍是以细胞的运作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而发展出这项医方。因此这项癌症免疫疗法,深受国内知名之癌症学者们看好其未来发展。看到台湾的人民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遂年提升,死亡率又增高,罹患癌症的年龄层又遂年下降,不但癌症如此,慢性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亦复如是。这种种的结果,显示出我们的医疗保健的方法或作为上,一定存在有很大的缺失与肓点。
  在中国广播公司的广播节目中,由云文平医师主持的「空中医学院」节目,就已恳切的提出呼吁「防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样的看法实在是现代人类所处的生活周遭环境,存在着太多的化学毒物,又因为没有急毒性,而使人们不断累积毒物,直至产生病变。而癌症也常因毒素的不断刺激和累积,终使细胞的伤害无可挽回。就如同「名科学作家 伦斯伯格(Boyce Rensberger)」曾经撰述的,「癌症要想在人体内形成,必须经历一系列罕见的变化,除非细胞暴露在香烟,紫外线或其他致癌物质的环境下,生长繁殖一段时间,才会形成癌症。」
意即有不同的内、外因素交互影响之下,导致细胞突变或脱序,终致产生恶性肿瘤而癌症病发。
  空中医学院的云文平医师就曾于节目中谈及有四种癌症风险高的人,分别是(一)职业妇女或家庭主妇,生性爱干净(二)儿童(三)老人(四)30~59岁年龄层的人,特别是责任心重又很忙碌,有过劳现象且睡得少的人,这四种人是癌症的高风险群,因为累积毒性毒素在身体内的程度较高,伤害较大,对细胞的损害相对提高,自然癌症的发病机率就提高了。云文平医师也强调人体的内外环境其间的相互关系,在「防毒」的作为上,如果生存环境良好,也可能得癌症,生存环境不佳,也不表示就一定会癌症病发。所以,相信癌症近年来对台湾民众所造成的杀伤力,的确是未能确切掌握该病症的多因素与多环节的关键,也能看出现有的治疗技术所造成的后遗症与不足之处。就如香港名医陈映山学术研究中心于2008年3月时,所编着的「求医就求老中医」一书中所讲述的~「…癌症、类风湿、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等疑难病多与微循环障碍和免疫异常有关,也是多因素、多环节病变的疾病。」其中,便已点出疾病与微循环障碍的关连性。
  因此,抱着向大自然学习的心,重新检视人体的运作机制,仔细推证生命的机能运作,不难发现先人的智慧与经验。就例如经络的概念,早已应用在各种疗法之中,而经络讲究的亦是「气血」的表现。若以现代知识的生理学、生物学与细胞学的观点看人体,也很明确的知道人体是由许多具有独立功能,并且能够密切分工,又能经由特殊的方式组合的细胞架构而成,而人类的生命也就是这些细胞生命的统合表现。因此,人类的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过敏性疾病或小至感冒等,都源自于细胞的不正常运作。使细胞不正常运作的原因,如遭受破坏或损伤或感染等,如此都会使细胞本身的运作机制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同样地便造成人体疾病的产生与症状的表现了。既然细胞的运作机制出现问题而造成疾病,如果反向思考来探究细胞的运作机制如何运作?或思考如何维持细胞正常运作途径及方向?也就能在疾病的预防作为上或医方的选择上,更能有效地预防疾病与治疗疾病。
  人体若要不生病就须「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的相互提升,外在环境即是防止伤害身体的一切化学毒素和物质,内在环境便是维持身体机能运作正常。而要维持身体机能运作正常,首要之务即是「气血循环要正常」。气血循环受阻即是中医所谓「气滞血瘀」,试想如果受阻,养分无法送入,癈物无法清除,这样的细胞如果不死亡也会造成功能降低或基因突变,长期下来经过造病时程,时间一到便会发病。因此很清楚地知道真正预防疾病应是「气血循环」的问题,而经络也就是气血运行的路径,透过经络的调理便能改善身体机能。中医历史上就有一位医家,清朝名医王清任先生在「医林改错」一书中就曾提到「所伤者无非气血之伤。」他就认为人体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和体内的瘀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一些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疑难杂症,都应该考虑瘀血的存在问题。瘀血即是循环障碍,特别是微循环障碍的问题。「微循环障碍」也就是「气滞血瘀」,这就是许多疾病的致病机转。
  在文章~「论僵直性脊椎炎的致病机转与肌肉组织纤维化的关连性」中,就以肌肉组织因疲劳、损伤或其他因素造成纤维化,经过造病时程后引起疾病。同样的道理,如果肝脏细胞受损伤或破坏,亦会引起纤维化,最后导致硬化或肿瘤。血管亦是如此,动脉粥状硬化也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伤害造成发炎反应,现在已认为动脉粥状硬化是一种「发炎性疾病」,而发炎便会造成纤维化而产生粥瘤。大血管就如此,那在细胞之间的微细血管又如何呢?事实上,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必须靠微细血管的功能运输,维持细胞的正常运作,而细胞与微细血管的距离须小于100μm 。如果这些微细血管发生问题(微循环障碍),那该区域的细胞组织便可能造成「功能降低」或「死亡」,引起疾病,因此可看出微循环障碍与疾病的关连性。但因为这样的状况没有立即的危险,就好比生活周遭的环境毒素与化学毒物一样,在身体累积因为没有急毒性,常常是累积一段时间才会造病,微循环障碍也常常是累积至一个程度,才会引起疾病。
  同理,只要能维持气血循环正常(内在环境),又能注意生活环境与饮食(外在环境),就可以维持一个稳定的健康水平。目前医疗方法众多,什么医方可以不用药物而能迅速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呢?而且能够直接进入深层组织使细胞产生共振作用而改善细胞功能呢?最理想的方式应是用「远红外线疗法」。只是使用远红外线疗法必须考虑的是使用的器材规格。因为人体本身就会产生远红外线,而外加的远红外线其波形与波长必须能接近人体的波形与波长,如果不近似的话,效果可议。再来即是远红外线的能量功率,基本上必须有700瓦特以上才有疗效。能量功率绝不是电器用品的消耗功率,能量功率不足也会影响成效。在台湾的医疗保健用品市场,远红外线的功能性商品很多,但是消费者应注意其功能的规格,在品质上考虑,尤其是「能量功率」与「波形波长」。这样才能对「微循环」有所助益。
  「癌症免疫治疗新进展」壹文中,邱仲峰医师提到「癌症的治愈率与存活率迟迟不能提高的关键因素,在于现在的疗法不能阻止癌细胞转移与复发。」再看看肝的问题,肝硬化是肝脏的星状细胞「发炎」或「感染」病毒后,产生胶原蛋白而导致纤维化而致硬化。因为肝脏发炎到超过自我修复能力时,会由纤维组织修补,久了会变「硬」。这与肌肉组织纤维化是同样的状况,台大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高嘉宏医师就指出说:「应从上游防堵肝硬化,也就是清除肝脏病毒量,而肝脏本身也具代谢机制,能慢慢化解肝脏胶原蛋白,只是需时较久,可能需时五年、十年。」高医师亦点出人体有其代谢机制可处理纤维化,也就是细胞的运作机制下,本身有自愈的能力。如果不去评估癌症、肝硬化、肌肉组织纤维化它们的致病原因,却依然可看出都是因为细胞遭受破坏,伤害或感染,不管是外在或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其结果都会造成纤维化,进而更造成严重的病变。
  要想使人体细胞组织功能能够恢复正常,甚至加速其细胞运作机制达到修复疾病,应从最基本的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以及促进新陈代谢(细胞运作机制更佳化)来着手。「远红外线疗法」俱备这些能力,如用于经络的平时调理,亦能做到预防疾病的功效。一个好的医方,它必须是符合医理、病理、道理的,更须符合人体组织各细胞的运作机制,故癌症的转移与复发或组织纤维化的有效医方就在自己的细胞共和国中。大家不是常说:「靠别人没有用,还是靠自己吧!」更何况是这身臭皮囊呢?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联合国WHO国际交流医科大学传统医学博士 叶登义 撰文
97年5月24日 文章出处http://tw.myblog.yahoo.com/tit-rc/

献花 x0
引用 | 编辑 zenny8tpe
2009-04-20 01:38
1楼
  
感谢大大转贴如此有益的文章! 表情

献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