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華人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only_1109
2005-01-02 01:22
樓主
推文 x0


南非華人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幾個世紀以前。在南非東海岸莫塞爾灣(Mossel Bay)發現的陶瓷碎片表明,中國裝滿財寶的船隊在十五世紀曾經在這裡停留過。

• 據歷史記載,第一位踏上南非土地的中國人「萬舟」(Wancho音譯)於1660年搭乘荷蘭「阿納姆」號從巴達維亞(印度首都雅加達的舊稱)出發到達南非。

• 自18世紀40年代開始,在好望角居住著十多個中國人,經營餐館和販賣蔬菜。

• 從1849年到1882年之間,英國殖民地開普和納塔爾兩地從中國輸入契約勞工。

• 從1875年開始,納塔爾從中國輸入工匠和勞工建造英國殖民地的道路、德班的海港和其他公共建設項目。但是, 當時的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一個布爾人建立的共和國)禁止亞洲人擁有財產。1891年,該地徹底禁止亞洲人定居。

• 到達德蘭士瓦省的第一批中國人是金礦勘探勞工,於1876年7月到達產金地:朝聖休息地(Pilgrim』s Rest)。

• 大多數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來到南非的中國人都是淘金者,但是當局僅向白人礦主頒發勘探許可證。

• 19世紀70年代來到南非的第一批中國人來自廣州。19世紀,這些主要來自中國廣東的中國移民的後裔成為南非華人。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

• 南非華人不是1904年到1907年之間在威特沃特斯蘭(Witwatersrand)金礦上工作的契約勞工的後裔。這些人在三年期滿之後返回了中國。1907年的一項勞動法規定在契約期滿後這些中國人必須回國。

• 在1904年5月和1910年6月之間,一共有63 695名中國工人在金礦工作。

• 定居在「金山」(南非)的中國人主要來自廣東首府廣州南部農村以及廣東東北部梅縣的鄉村。

• 來自兩個地區的中國人因風俗和語言分為兩個派別。1854年-1868年之間,這兩個派別之間經常因土地和水源進行慘烈、血腥的爭鬥。

• 在南非,兩個派別的中國人相互之間沒有往來。來自廣州的中國人主要居住在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和威特沃特斯蘭德的廣大地區。而來自梅州的中國人則主要居住在伊麗莎白港和東倫敦,而在開普敦和德班僅有少量分佈。

• 第一代移民經營雜貨店、洗衣店、蔬菜店、茶館和餐館。當時南非法律嚴格限制中國移民可以從事的經營活動和地點以及他們的生活。

• 在南非歷史的黑暗時期,中國移民無法得到貿易許可,貿易時間受到限制。在德蘭士瓦省(現在的豪登省),中國移民必須事先獲得許可後才可以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如從比勒陀利亞到約翰內斯堡以及在各省之間)。

• 中國移民勤奮工作,使第二代移民可以接受大學教育,並從事各種職業(如醫生和會計師)。

• 由於種族隔離制度,大批年輕的華裔於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離開南非前往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定居。

• 20世紀70年代,南非政府在全世界同少數國家(具有同南非相同的邊緣處境的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包括以色列和「中華民國」。

• 由於一項鼓勵在所謂的「獨立家園」及附近投資的產業政策,來自中國台灣的投資者開始在南非投資。

• 這些來自台灣的中國投資者因南非政府投資政策的要求,在南非的遠離城市的地區和農村地區進行投資:特蘭斯凱、希斯凱、Leboyer、文達、Gazankulu、博普塔茨瓦納、Qwa Qwa以及誇祖魯等地。

• 少數來自中國香港的中國人以及華裔南非人在南非投資。

• 據估計,到1989年為止,來自台灣的中國人在南非共設立了大約150家工廠,投資資本達到3億美元,生產的產品包括服裝、禮品、塑料、餐具、鞋類和電子產品。

• 原南非政府和台灣當局的官方關係密切,因此對華裔南非人的限制不適用於來自台灣的中國投資者。來自台灣的移民數量開始增加,並獲得了永久居留權。

• 非國大(ANC)1994年執政後,最初幾年仍然同「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但是,南非於1992年3月在中國北京設立了一個非正式代表處。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南非比勒陀利亞也設立代表處,對外稱「中國南非研究中心」。

• 20世紀90年代末,南非政府同「中華民國」斷絕了外交關係,轉而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全面的外交關係,開始了充滿活力的雙邊貿易。

• 新外交關係的影響在南非城市地區特別明顯。約翰內斯堡郊區Cyrildene新出現的唐人街極好的證明了來自中國的新一波移民潮。中國人在南非城市郊區購買了房產,用於居住以及商業目的,如餐館、茶館、出售中國貨的雜貨店和百貨店。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