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針炙療效談古訓~寧失其穴 勿失其經 ~之奧義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唐先生
2007-08-10 00:54
樓主
推文 x2
從針炙療效談古訓~寧失其穴 勿失其經 ~之奧義
                                                劉力紅前輩於”思考中醫”之著作中, 述及<師者 人生之大寶>, 強調傳統中醫醫術在傳承的重要性. 而針炙的醫術在中國的歷史洪流中, 亦失了傳承; 經絡學說與穴位如今已成商品, 似乎只要有其理論基礎, 就算醫方, 而針炙用法同樣多種方式. 但傳統中醫醫術強調的是針對個人施予醫方, 不論是中草藥醫方, 或是針炙與整復推拿, 皆須醫者有其獨到之診斷方法, 而對患者行醫. 絕非醫方之多樣性, 而在醫者之診斷正確與否. 現舉一實際病例說明: 七月中旬時, 有一以前的患者替她的老師約診, 待其到來時, 這位女老師是由兩位她的夜間部女學生攙扶著, 左腳未著地, 不能自己行走, 自述症狀為左腳遠端及小腿麻木, 膝部對冰冷無知覺, 大腿僅用手撫摸便感疼痛, 左腳髖部至腿仍然疼痛不堪. 她於台南縣麻豆鎮曾文家商任教, 一年多前曾練過瑜珈, 但只練一,二天腿部就受傷而未再練習, 今年七月初發病. 近十來天到處求醫, 求診於麻豆新樓, 麻豆同仁堂中醫, 其他尚有多間診所與國術館, 其中還有使用A.M.C.T.關節槍的整脊醫術, 用A.M.C.T.關節槍彈了七天, 但沒有用仍然疼痛不堪. 患者自述求醫時坐輪椅, 在家爬著上洗手間, 一直擔心不能出國自助旅行, 此時才深深地瞭解到健康的重要性, 其丈夫除了難過亦只能建議她接受西醫的診治. 檢查發現, 髖關節脫位, 膝部與腿部有較深層的氣結, 左腳遠端及小腿麻木與薦椎錯位有關, 因此先行舒緩錯位脫位區域, 再整復歸位, 再以針炙處理氣結區域, 現在得請患者下床走路了, 她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她已能自己行走, 兩次療程就能上三樓到外面走路散步. 過程中老師有疑問了; 為何你們的施針手法與外面的中醫針炙不一樣呢? 為何你們的針炙療效這麼快呢? 因為古有明示< 寧失其穴, 勿失其經 >的道理; 所謂”寧失其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即是寧可失去不管它的穴位, 而”勿失其經”意即千萬不能失去它的路徑. 穴位不是最重要的, 路徑才是奧義之所在, 可能筆者的說法與許多前輩迴異, 但人之所以能夠存活, 關乎一口"氣", 氣在人體內運行, 所謂"氣能推血", "血能載氣", 人體內所有的經'筋'絡'脈'腠'神經'血管'淋巴管, 皆是"氣"所運行的路徑. 因此, 一旦有外在因素壓迫而導致氣滯, 如筋骨損傷或壓迫或疲勞或睡眠不足, 即可生成氣結, 並於"氣滯致病時程"約七年上下, 視各人體質'營養狀況'臟腑功能與生活環境, 各有長短時間不等而造病, 即為引經入臟之"病起".
 如果一昧在穴位上作文章, 其療效有限療程較長, 更不是扎了許多針又通電的方式( 筆者不同意電療醫方 ), 有用的施針只須一根三吋針, 就能處理全身氣滯氣結( 頭顱骨內的除外 )的區域, 不用埋針, 對病症達到(外)預防與外攻之用, 亦能助(內)臟腑內應之效. 於一般酸痛症狀更是立即見效.  這樣的醫方關鍵在於醫者是否有能力, 無須任何科學儀器即可立刻診斷氣滯氣結部位, 亦能診斷病之淺層深層之分. 此即傳統中醫針炙療效之奧義也.              作者  唐述川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skid
2007-08-10 11:53
1樓
  
贊同!!!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gozillaa
2007-11-15 20:35
2樓
  
真是有道理
受教囉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tomcat2005
2007-12-09 15:15
3樓
  
essencital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張捷
2007-12-18 08:55
4樓
  
普通的推拿是不會吸到別人的病氣的,因為沒那份功力.
會這種"過乩斷"功夫的,都是超級高手,但我想如非親人,他們也不會隨意使用,超級大高手就無所謂了.
我見過三種情況:1)是較普通的,吸來後排不出去,2)吸來後排到其他生物上去3)隨意往外一丟就離體出去了.
我曾在氣功研究所上課時,團體練氣時,老師發現有病氣,會在那位同學背部十指成爪隔空抓病氣,但我覺得她有點冒險;也見過拒絕幫人過病氣的,他們是師兄弟,理由是可以抓出來,但過給誰呀?最厲害的是直接往窗戶外丟了出去.後二者是道家的,都與神明有關.
說一個不好的情形:
在數十年前,有一位台灣女仕在上海時,與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副教授在逛街,剛好遇到人家在好像在辦法事之類的,做法事的人雙手抓了什麼東西往外平丟,結果那位台灣女仕剛好被丟中,即是感到頭昏目眩,視物不能,雙腳不能站立,快到跌倒時,那位副教授就去扶她的手,雙手扶住了同時自己也感到上述的情況,等休息過後二人聊起都有這種現象,但沒多久,那位副教授就身體急劇變差,我認識她時,她是躺在床上幫學生上課的,可以正常生活,但沒體力,動則氣乏,因為我和她學古箏,才得知這事,也因此我有機會拜了我的針刺老師.
我記得我要學推拿時,學校還先安排我們這種學生學了一年的氣功,先鍛鍊體力和體質的.

至於傷眼這事,安啦,不會的!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大拖鞋
2007-12-30 12:04
5樓
  
古有明示< 寧失其穴, 勿失其經 >的道理.後接寧失其時, 勿失其氣經.出自**標幽賦***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