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北北
2005-08-20 23:24
樓主
推文 x0
    所謂「死亡教育」,主要是以死亡為主題,幫助個人了解死亡,例如:了解死亡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對你有何影響等等。亦即以死亡為主題,使人改變自己想法、感受、價值觀,乃至行動,而這改變的過程就是教育。簡單說,死亡教育就是一種促進個人了解死亡是生命之一部分的教學過程。內容大概有三方面:探討死亡現象、死亡問題、生死的關係。

  雖然是以死亡為主題,但是也會連帶影響我們對許多事物的看法。它雖然是一生中最後發生的事情,但是,從時間先後的相對關係來看,它反過來會影響我們對生命意義的看法。我們會進一步思索:對於自己的一生應如何處理、如何看待?所以,雖然是以死亡為主題,但是它可以增進我們對生命的看法,例如增加對生命的欣賞力;而且可以反映到日常生活中。換言之,雖然討論的是未來的事,但是會影響目前的日常生活,你會將看法融入生活當中。

    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何時會遇上死亡這件事,一口氣沒進來,沒出去,這就是死亡了。今天躺下去睡,明天是否保證還能爬得起來,很難說。看起來似乎是很遙遠的事,但是有可能在任何時間發生,例如:意外、重報等等,很難預料。所以這就是你生命的現實,你如何看待這種生命無常的現實,就會影響到你這一生的認知或行為,二者可說有很密切的關係。

  進一步來看,若對死亡有更深入的了解,對於每分每秒、每一個你所遇到的人或事,就更能將它視為如同一生最後所面對的事物一般。若能用這種態度處事或待人,你會發覺很多事情自然就很好解決。譬如,當你想到:這件事是你一生中最後所要做的事,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自然會流露出真誠心;今天你遇到某個人,不論他是親或冤,若能當成是最後一次的見面,就能自然顯現出佛法的智慧與慈悲。你會覺得每件事對你而言都很有意義,因為你知道,這是最後一件事情,不會再有第二次了。人類為何有許多潛能無法發揮出來?或者用佛教的術語,為何「佛性」不能發揮出來?就是因為認為永遠還有明天、還有下一秒、還有明年。

  把所遇到的人或事當成是最後一次,其實就是佛教所說的「無常」的體會。把無常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點的認識很重要。

  再換個角度來看,不但是最後一次,而且也是最新鮮的一次。我常說的:「把任何接觸、遭遇,都當成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把它當成是第一次,就不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例如,你昨天對我是好是壞,我都不會記在心裡,而是用最新的態度來對待你,全部重新開始;而且我也會當成最後一次,非常珍惜而全力以赴。

  因為是最新鮮的一次,所以我不會受過去的影響;同時也是最後一次,所以也不會因循苟且,想要拖延到明天或下次再做。今天應該說道歉或感謝的話語,今天就說;應該要改進的,不要留到明天再做,而是今天就做。把任何人事或遭遇都當成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這是對無常很重要的體會。

    簡單說,「死亡教育」就是以死亡為主題,使人了解死亡,而且也能進一步使我們了解日常生活的現實。它有助於我們對生命意義的了解,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行為。這是從時間先後的相對關係來說的,也就是從死亡反過來看生命的意義。

  若從「網狀」(周圍)的關係來講,死亡則可以使我們了解與死亡相關的文化、宗教、哲學背景。因為社會、文化是由單一的個人組合形成的,所以很多個人對於死亡的看法、做法、問題,組合起來就形成一種文化或宗教。舉例來說,佛教的產生,就是由於佛陀從四個城門出遊,看到老、病、死、解脫等現象,引發他想了解生死的問題,於是有佛教的起源與發展。這便是從死亡的問題而產生宗教的典型例子。

  所以,從死亡這件事可看出不同文化對死亡的處理方式,不同宗教對死亡的看法,乃至不同哲學對死亡的理論或觀點。所以,在這網狀的關係上,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獻花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