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之旅-建水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penting
2004-12-05 22:10
樓主
推文 x0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建水



建水位于雲南南部,紅河中游北岸。土地廣闊,氣候溫和,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跡,古已有“糧蔗之鄉”的稱謂。

建國後,在東山壩發現石斧,在城東燕子洞發現距今三千五百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遺址,出土砍砸器、刮削器、陶墜、陶彈丸等;在龍岔河發現戰國一西漢時期的古墓葬,並出土銅斧、銅劍、銅鋤、陶罐等;在青龍鄉發現青銅器……。表明這一帶有過發達的青銅器文化。碗窯村有元代以來的古窯址和陶瓷殘片堆積層等,是建水人類社會進展和進步的物證。

建水,歷史悠久,曾稱步頭。

唐元和年間(西元806~820年),約在西元810年前後築惠曆城,明、清兩朝為臨安府所在地,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建水自元代以來,就是滇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百里滇山,十裏壩子,三裏古城。三箭之地一寺,五箭之隔一廟,七裏之遙一橋,八裏之遠一塔……。這些寺寺塔塔有如章章節節歌歌曲曲,記述和頌揚著建水悠久光輝的歷程。建水文物古跡百餘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0處之多,最古老的寺是元朝的指林寺,最宏大的廟宇是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的建水文廟,最壯觀的樓是朝陽樓……。

建水,歷史上文風盛行,古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譽。元代初期創建文廟廟學,明朝以後又相繼建學政考棚、州學、書院、府學等等,成為滇南最高學府。學風興盛,文名鵲起。明清開科取士,有時雲南一榜舉人中,臨安學士竟占半榜之多,故又有“臨半榜”的美稱。

特色鮮明的民居是古城構成的主體之一。從哈尼族的草項記、竹項房,彝族、傣族的土平房到漢族的平瓦房,數量多,質量好,保存相當完整。集中于城區和西莊鎮的漢族民居,以朱家花園和張家花園為典型代表。

建水,同時榮戴國家級建水風景名勝區桂冠。該景區含燕子洞、臨安古城、紅河煥文等三大景區,融溶洞景觀、融人文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為一體。

立體氣候景觀,在煥文山紅河景區,有海拔最高的五老峰(2515米)和海拔最低的紅河谷(209米),兩地直線距離僅三十公里,高差達2306米,溫差15℃左右。地形氣候的變化,景觀也變化萬千,雲海奇異多彩。汽車行駛僅一小時就能體驗由熱帶、亞熱帶到溫帶的立體氣候景觀。

奇特的地下岩溶景觀由燕子洞溶洞和顏洞地下溶洞奇觀組成。燕子洞以古洞廳觀、春燕雲集、鍾乳懸匾、采燕窩絕技著稱於世;顏洞為徐霞客慕之數十年,曾足履其間,並留有遊記的古溶洞。

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漢族祭孔樂舞和洞經音樂,哈尼族“芒鼓舞”和“長街宴”,哈尼刀,彝族花燈和煙盒舞,苗族踩花山,以及傣族的生活方式、風穀習慣等等,民族風情濃郁。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