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治療有方法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l3370623
2005-12-08 07:10
樓主
推文 x0
自由電子報--94/12/08

文/林佩澐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率約為總人口的零點八%,女性約為男性的三倍,是一種抗原的免疫反應,這是一種發炎性、進行性、破壞性的關節疾病,有一半以上病人在關節症狀出現前,先逐漸感覺全身虛弱倦怠、肌肉痠痛、食慾不振等,在持續一陣子之後,才出現關節痛。

關節痛多半從小關節開始,如手指、手腕、膝,直到較大關節,例如髖關節。典型疼痛的感覺是關節呈現紅、腫、熱、痛、僵硬,較明顯的是關節的疼痛、僵硬常發生在早晨。若病程遷延多年,將發生關節變形僵直、肢體殘障。少數病患在得病後,病情發展緩慢,但是大多數病患的病情反覆不定、時好時壞,整體而言是慢慢的惡化。

現今中醫藥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是使用針灸,藥物及外敷膏藥三種療法。中藥方面可選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或是海風藤、石南藤及蠍子、蜈蚣等蟲類藥材。但因蠍子、蜈蚣本身就是具備毒性的有毒昆蟲。因此,必須由專業中醫師處方,斟酌劑量,搭配藥材組合。 中醫藥對於疾病治療主要還是歸功於醫師對病人的「證型」判斷是否正確。所謂證型是指 「體質類型」,它是中醫治病的精髓,也關係著療效的好壞 。

一般而言,若是濕熱體質類型︰即關節紅腫熱痛,口乾舌燥,便秘,小便黃赤色,可使用知母、苦參、蒼朮、黃柏;陰虛挾濕熱體質:關節疼痛,有時紅腫有時不腫,口乾舌燥,小便黃赤色,身體烘熱,可使用知母、熟地黃、白薇、牛膝、蒼朮、黃柏、土茯苓;肝腎陰虛體質:關節疼痛,不太紅腫,甚至關節略微萎縮變形、口乾、腰痠、烘熱,可使用熟地黃、山茱萸、白芍、女貞子、牛膝、薑黃、忍冬、雞血藤;脾腎陽虛體質:關節萎縮變形較明顯,甚至關節怕冷、倦怠、腰痠、頻尿、食慾不振,可使用仙靈脾、仙茅、熟地黃、白朮、補骨脂、牛膝、桑枝。

至於針灸方面,若患者能夠感受到針灸的痠麻脹痛,則療效較好。平日就必須保護關節,例如慢性期可使用熱敷;適當的運動可以減輕關節疼痛外,也可增加關節活動度。而練氣功、太極拳等,也有輔助作用。

(本文作者為署立豐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令人聞之色變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時也會以單一關節炎的症狀出現,常令人誤以為是痛風;等一段時間之後,演變為多處關節炎時,已經耽誤到治療的黃金期了。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terrences
2005-12-09 01:31
1樓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並沒有辦法根治,
這是在17世紀之後大量出現患者的疾病,
病因複雜,而且沒有很有效的治療方法,
中醫可能可以改善病情,這我並不了解,
但是東方人罹病率低於西方人,因此疾病也在西方國家較受到重視,
因此我不太能夠相信中醫能夠對這疾病有很深的認識= =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