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中醫辨証治療法則!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向日小葵
2005-05-30 09:24
樓主
推文 x0
痛經的中醫辨証治療法則!

中醫是根據痛經的臨床表現進行辨証治療的,其辨証分型主要有:

1.寒凝血滯型:經期或行經之前小腹冷痛,喜溫,經量少,經色淡,
或如黑豆汁,兼有小血塊,手足不溫。可選用五靈脂、蒲黃、烏藥、延胡索、
香附各三錢,當歸、艾葉各兩錢半,川芎兩錢,小茴香一錢半,肉桂、沒藥、
乾薑各一錢。

2.氣滯血瘀型:經前或經期下腹、乳房脹痛,經血排出不暢。
可以選用柴胡、枳殼、白芍、桃仁、熟地、香附、延胡索、川楝子各三錢,
紅花、炙甘草各一錢半,當歸、川芎各兩錢半,益母草五錢。

3.濕熱瘀阻型:平時下腹脹墜疼痛,帶多色黃發臭,
經期或月經前後下腹脹墜疼痛加劇,小腹拒按,經色黯紅,黏稠或夾黏液,
或有發熱。可選用金銀花四錢,防風、白芷、白芍、天花粉、皂角刺、
延胡索各三錢,當歸、陳皮各兩錢半,制乳香沒藥各一錢,紅藤六錢,
蒲公英五錢。

4.氣血虛弱型: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經後小腹綿綿作痛,按揉之後腹痛減輕,精神疲倦,面無血色。可選用當歸、白芍、炙黃耆、黨參、白朮、茯苓各三錢,熟地四錢,川芎、桂枝、炙甘草各一錢半,飴糖一兩,生薑3片。

5.肝腎虧虛型:經後下腹隱隱作痛或空痛,經少色淡,腰骶酸痛,頭暈耳鳴。
可選用當歸、菟絲子、紫石英、胡蘆巴、香附各四錢,熟地、何首烏、
枸杞子各三錢,淮山藥五錢,白芍兩錢半,烏藥兩錢。

原發性痛經的治療時間應在經前1周開始,這是一種預防性的治療措施,
持續用藥至痛經發作的時間過去為止。繼發性痛經的治療應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平時要針對痛經的誘發病因進行治療,經前1周再轉為以調經止痛為重點的治療,直至痛經消失。如此每月重複治療一段時間,病因控制住了,痛經也就不會再發生。

除了藥物的預防治療之外,有痛經的女性平時還要注意飲食起居,平時或經期少吃生冷或刺激性飲食,忌涉水游泳,防止風冷寒濕之邪入侵胞脈,注意保暖。
精神的調養也很重要,消除焦慮、緊張心情,也是防止痛經復發和加重的重要方法。

資料來源: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我絕得這個對女生還不錯

女生可以嘗試看看

可以讓你排的更乾淨

有經痛的女生都可以唷^O^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