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20-05-30 14:44
樓主
推文 x0

圖 1.

圖 2.

圖 3.

圖 4.

圖 5.



噶瑪巴尊者:
紮實地放在內在,當我們內觀自心時,
會發現滿願寶早就等在那裡。
無論我們向外尋覓多久,
最終還是會回到從一開始自身就已經有的寶藏。
我們所有人的內在都有自然無造作的善根、
這些本善的直覺種子。但我們還是向外去尋,
不知自身已擁有多麼無價且重要的寶藏。
我們必須如看待珍稀的佛一般地,
來看待心中此功德的種子。
《百段引導文》


維基百科/伏藏
(藏文:གཏེར་མ།,藏語拼音: Dêrma,威利:gter-ma),
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宗教典籍,為密續的一種。
相傳伏藏源自於蓮華生大師, 擁有發現伏藏能力的人,稱為伏藏師。
伏藏,藏文原義為「埋藏的珍寶」。 相傳蓮華生大師來到西藏時,
預言西藏的佛教將會短暫遭到滅亡。
他將他認為不適合現在傳授給西藏人的經典隱藏起來,
交給各地的神靈保護, 等待後世發現,不過,此段歷史仍需考證。
伏藏主要是經書, 但也有雕像和法器。 在朗達瑪滅佛後,
西藏佛教面臨極大的困境, 教典大量散失。
隨著西藏佛教勢力的重新抬頭,
各地寺院也開始將自己埋藏的佛經重新公諸於世。
在16世紀後,這類被稱為伏藏的經典在西藏大量出現。
大部份的伏藏,是將原本口傳的密宗經典,
重新文字化所形成, 有的伏藏則是由修行者自行創作。
根據被發掘的地點, 伏藏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
最常見的稱為巖藏, 通常是被鎖在小木盒中,
埋藏在山洞或是水邊,由空行母保護。
有的伏藏是埋藏在鬼神的世界中,經由空行母傳授給修行者。
有些伏藏,是修行者將其前世的記憶記錄下來,這稱為心意伏藏。


聖嚴說禪自家寶藏
問:「自家寶藏」的意思是不是說,
修行人想追求的那個
最寶貴的東西就在自己心裡,
何勞向外追求?
師:「自家寶藏」
是馬祖禪師和其弟子
慧海禪師之間的對話。
慧海去見馬祖時,
馬祖問他:「你來這裡做什麼?」
慧海說他要參方學道,
希望求得佛法的寶藏。
馬祖說:
「你沒有顧好自己家裡的寶藏,
甚至沒有發現自己有寶藏,
只是東奔西跑向外亂找。
其實到那兒找
都沒有你自己那個寶藏來得寶貴,
真正的寶藏在你自己家裡。」
一般人認為求道
或求法是向高僧請益、向西天取經,
在中國歷史上也的確
有好多高僧從中國到印度求法。
此外,在觀念上有所謂「傳法」,
似乎是說一代一代有東西可傳,
好比父母有家產要遺留給子孫。
也有人認為皈依三寶、接受佛法、
受戒等也有東西可以傳。
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觀念。
從禪的角度看,「法」
不是口口相傳的,
不是以手傳手的,
不是師徒授受的,
不是用任何語言文字
或物質的象徵作為傳法的內容的。
真正的、最高的佛法
是不可思不可議,
亦即不能用語言文字來思考推敲。
既然如此,
心外不可能還有任何東西。
老師和弟子如果都是過來人的話,
只需一個會心的表示,
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傳授。
所謂「心心相印」,
也就是老師的智慧
與弟子的智慧彼此相通,
可以用任何一句話,
任何一個表情,
任何一個動作來傳遞消息,
繼而證明弟子
真正發現了自己的寶藏。
這個寶藏就是「明心見性」,
從煩惱的心變成智慧的心,
這叫「明心」;
「見性」是見到不動的、
不變的佛性。既然不動不變,
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加以衡量,
那是可以意會而不能言宣的。
一旦開悟就是發現了自己的寶藏。
一般人在平常生活中
如果一味地向外追求資源或幫助,
就無法真正滿足自己,
真正解決問題。
唯有回過頭來反求諸己,即所謂
「自助而人助,人助而天助」,
先肯定自己,別人才會肯定你,
對你有信心。
否則若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一定不會被別人肯定。
不過,所謂自我肯定不是
自大、虛矯,而是如實踏實。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