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编辑
adamlee9
2020-04-16 10:37 |
楼主
▼ |
||
![]() 又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意译作祠授, 因祭祠天而乞得之意。 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 室罗城中演若达多,一日于晨朝以镜照面, 于镜中得见己头之眉目而喜, 欲返观己头却不见眉目, 因生大瞋恨,以为乃魑魅所作,遂无状狂走。 此系以自己之本头比喻真性, 镜中之头比喻妄相。 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 比喻妄取幻境为真性而坚执不舍; 瞋责己头不见眉目,则比喻迷背真性。 楞严经文句卷四(卍续二○‧二八五下): 「当知凡夫爱妄有而不见真空, 二乘爱偏空而不见妙有, 菩萨爱万行而不见中道, 别教爱但中而不见法界, 皆狂走也。(中略) 是人心狂,更无他故,则知妄本无因。」此外, 俱舍论卷三十参究我之有、无时,举出天授 (提婆达多)、祠授二者为例, 盖此二者为印度常见之名。 〔俱舍论光记卷三十、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 宗镜录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纂注卷四〕 p5823 ![]() ![]()
|
引用 | 编辑
adamlee9
2020-04-16 10:38 |
1楼
▲ ▼ |
图 1. ![]()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正见篇总结(净界法师) 一念心性的概念它也是强调了业果,因为你业力造久了就变成强大的妄念, 临终的时候就引你到三恶道去了。所以,现前一念心性它也不不否定业果思想。 因为它熏习,你不断地起这个念头,它不断地熏习你的内心, 就把这个六道轮回的业力给触动出来。 只是说,一念心性它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你的业果。 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你的烦恼,面对你的业障, 面对你的生死,如此而已。这叫称性起修。大乘的实相, 他只有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带回家,把生命归零。你做这件事情, 你所有的修行那是「日劫相倍」,这是《楞严经》的话, 你修一天超过别人修一劫。你不要站在妄想角度来对治妄想, 你要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对治妄想。诸位你要知道, 「云何应住」比「云何降伏其心」更重要。你这个根本安住错了, 你就很难修行了。这个方法操作错误,你就不是妄想的对手。 跟妄想打仗,我们是以少胜多,因为时间很短,无量劫来打的妄想, 你凭什么跟它作战?凭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到彼岸。 你用佛号跟它对抗,你哪是他的对手呢?你念佛时间才这么短, 那个妄想打这样久,所以你要有佛法的传承,就是先「正念真如」 然后才有资格调伏妄想、忏悔业障、了生脱死。但是其他的事修, 该怎么做都没有改变,该念佛念佛,该拜忏拜忏,该持戒持戒, 只是多了一道手续,先把心带回家,安住清净心。做了这一道手续, 但是让你所有的功德百千万倍的加倍。如果你能够接受这个思想,对你是大有利。 你先相信佛陀说的话呗,当然对我们很陌生。因为我们老是跟妄想打成一片, 所以我们已经流浪太久,我们不知道我们家在哪里了。但是佛陀说, 你还记得吗?你本来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是你后来把它弄成这个样子, 本来是清净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回家,但是你起码要知道你的家长的什么样子, 这很重要。如果你连家都忘掉,你就不可能回家了。 如果你不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你不可能回家了,家就跟你没有缘,这是很重要的概念。 当然这个道理甚深甚深,很多深妙的道理只有修皈依, 我们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就只有修皈依。这个东西没有办法论证。 业果的思想可以论证,善业成就安乐的果报,罪业成就痛苦的果报, 这可以论证。无常、无我的道理也可以论证, 你马上可以知道你昨天跟今天不一样。但是, 你的心本来清净,这个大乘叫不思议境,就是没办法论证。 所以,仰信真如。所以,佛法到最后的时候只有修皈依了。 我们相信佛陀、历代祖师的传承是对的, 这个没有道理讲的,叫不思议境。谁能够相信,谁就走上了大乘的菩提道。 提问:请问如何有效地安住空性? 师父:你知道它,你要经常去想这个,这个道路你要常走,你不能生疏。 我们经常忘掉我们心是清净,所以就一下子被妄想牵着走。 诸位你看,有些人他一醒来他电灯没有开,他就很自然能够闭着眼睛, 走到他的盥洗室里面去,因为他熟悉了, 这个道他熟嘛。他随手就能够抓到他的牙膏,因为他熟悉了。 我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看你们是很不熟悉,对不对? 因为你们很少去想这件事情,所以,你要多想,这个道你要多走,生转熟嘛。 你不要老是觉得你烦恼很重,你就想半天,你果然烦恼很重。 你要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妄想,那是后来的,是后来的它就可以改变。 我觉得佛法很高明,把凡夫的想像加一个妄,就虚妄的想像, 妄想这个名词安立的太好,它本来就不真实。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短时间成佛,我们临命终的时候, 为什么能够在很快的时间让妄想不干扰我们,因为妄想没有自性。 如果妄想有自性,糟糕了,没有一个人逃得掉。如果业力有自性,那糟糕了, 没有人可以带业往生了。如果妄想是有真实性,你打多久妄想, 你就要用相同的时间把它消灭。那无量劫来打这么多妄想, 那这样子谁都没有希望了,还好,妄想是本来空的, 清净是本来就有的。这个概念你先相信它,然后不断去思考它, 让这个道在你心中生根,叫善根。让它慢慢慢慢变成你思考模式的一部分, 你就有希望了。你要很熟悉这个思考模式。当然有些人是第一次听到, 但没关系,永远不会嫌太晚,觉悟永远不嫌太晚。其实整个禅宗明心见性, 就是悟到两句话——「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这一点对我们太重要,你生命的反转,这句话太重要了。安住空性,不随妄转。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第20集,2013年讲于净土教观学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