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发什么心??

Home Home
引用 | 编辑 adamlee9
2019-12-05 21:02
楼主
推文 x0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上正等正觉
(梵语:अनुत्तरा सम्यक् सम्बोधि,
转写:anuttarā-samyak-sambodhi),
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义为「至高无上的平等的觉悟」,
旧译「无上正遍知」或「无上正道」。
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觉悟、
最高涅槃境界,证得者即等同于成佛。
其中的正觉(巴利语:sambuddho,
梵语:sambodhi,三菩提)、
正等正觉(巴利语:Sammāsambuddho,
梵语:samyaksambodhi,三藐三菩提)
的含义等同,还能叫究竟觉、
妙觉、正自觉、等自觉、正遍知等。


【无二亦无三】
(术语)谓成佛之道,
唯一而无二道三道也。
法华经方便品曰: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此为偈文之语。
其本文曰:
「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
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诸师解之,其说不一。
台家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对简之,
成立唯一圆教。
余乘若二若三、训为
「余乘与若二与若三」。余乘者,
指别教,若二者,指通别二教,
若三者,指藏通别三教。
意谓今之法华时为唯一圆教,
不如前华严时(第一时)之兼别教,
不如般若时(第四时)
之带通别二教,不如方等时
(第三时)之对待藏通别三教也。
是视二三之数为复数而解之也
(法华文句)。三论之嘉祥,
法相之慈恩,就三乘而对简之,
成立唯一佛乘。
故训为「余乘之若二若三」。
余乘者,总指缘觉与声闻,
若二者,别指缘觉,
若三者,别指声闻。
是以一二三之次第佛乘为第一、
缘觉乘为第二、声闻乘为第三。
意谓为唯一佛乘,无第二之缘觉乘,
亦无第三之声闻乘也。
慈恩言勘梵本谓为无第二无第三、
译时果谓无二亦无三也
(法华义疏,法华玄赞)。


《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
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
乃是证佛道之不二法门。


 

http://youtu.be/eb8Qie05Mkw



 

献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