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空觀與析空觀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6-09-12 00:23
樓主
推文 x0
體空觀 為' 析空觀 '之對稱。全稱體色入空觀、體假入空觀、
體法入空觀、體法觀。係指不待析破色、心諸法,
而直接體達'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之觀法 。
三論玄義有言(大四五·四上):
'小乘拆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
'即指成實論等之觀空法,乃析破色、心諸法而見空;
相對於此,大乘則直觀因緣所生法本性空寂,如幻如夢。
於天台宗,以此體空觀為四教中通教菩薩所修觀空之法,
而以析空觀為藏教之觀法。
又將體空觀與析空觀作一比較,謂兩者皆屬於從假入空觀,
亦同樣能破界內之見、思二惑;
然其觀法則有巧、拙之別,乃以體空觀為巧度觀,
以析空觀為拙度觀。
[維摩經玄疏卷二、法華文句卷六上、摩訶止觀卷三下、四教義卷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
析空觀 謂分析諸法以入於空之觀法 。 “ 體空觀 ”之對稱。
具稱析色入空觀。 又稱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
或稱析法觀、生滅觀、拙度觀。 乃貶小乘及《成實論》所說空觀之語。
《摩訶止觀》卷三(下)云(大正46·32a):
“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
析於色心。”即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分析色法至極微(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
或分析心至一念(六十剎那),而依此分析之結果,
觀人、法二空之理,是為小乘之觀法。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一引
《中論疏記》卷一(末)之說釋云(大正70·387c):
“言析法明無生者,述義云,以慧分析知人法二空,
何者?既言五陰和合成人,為色陰是人耶?
為受陰是人耶?如此推求,都無有人,
乃知人空。其法空者,如細色成粗色,剎那成念,
於是觀察若多細色和合成粗色,即無自體,故空。
此以細過粗,然以細成粗時,粗無自性,故空。
乃觀細者本無,今有是生,已有是無是空,
此以空過細,必以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空過細色故,
剎那成念亦如是,是求六十剎那為一念,故得知法空,
所以聲聞觀因成假,緣覺觀相續假。”
-------------------------------------------------------------------
慧律法師:現在要關鍵時刻來了,把筆放下來,
現在是見性跟不見性非常重要的關鍵,
轉得過來,他就是見性;轉不過來,
他就是一直會繼續用意識心在修行,
這個是完全關鍵的時候。這個就是毛巾,
這個就是毛巾,我們現在講析空觀,
佛陀教導這些二乘人、權教菩薩,
分析‥‥‥這一般人容易了解:喔!原來物質的世間,
所有的相就是一合相,就慢慢分析。這毛巾分析,
分析到最後,會發現這個毛巾它是絲做的,或者是棉做的,
這個棉再用機器把它切割一粒一粒,好!
就以這個來作為色塵最微小的討論,在這裡有重要的觀念:
這個顆粒微塵,有還是沒有?
昨天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講到這個地方,
這個顆粒微塵有還是沒有?有,就不能講它是空。
好!我們這個顆粒微塵再把它七分,
那就是七分之一微塵,七分之一鄰虛塵。
好!這七分之一鄰虛塵有沒有?七分之一還是有,
這個不能講空。再把它七分,四十九分之一微塵,
四十九分之一,一個顆粒微塵,有沒有?還是有啊!
再來,我們把它變成五百分之一微塵,有沒有?
它還是有啊!把它五千分之一顆粒微塵,就是鄰虛塵,
還是有啊!只要你還有幾分之幾,它還是存在,
五萬分之一顆粒微塵,用百萬的顯微鏡看,
還是可以看得到,只是依目前現在的人力來講,
要分開這個再繼續分解、分析還是有一點困難。
所以,就是由大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一直到顆粒微塵、一直到鄰虛塵,
再鄰虛塵的七分之一、四十九分之一、
五千分之一、五萬分之一、五百萬分之一它仍然是有。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這個用這樣的分析,
是沒有辦法進入空的,空的體悟不是這樣,
空的體悟是必需要了解,
那個微塵相仍然是無自性,也是空。
而空必需排除一切的概念,不能用分析的東西,
當他頓悟,契入自性本空的那一剎那,
就了解它不是意識心的分析,完全超越一切意識心。
體空,體悟了體空,就有很大的好處,等一下講。
好!現在由毛巾,我們說析空,
我們這裡畫一個空間出來,沒有任何的相,
我們說這個是體空,沒有任何的相,
沒有任何的可以討論。好!體空跟析空,
它二個是一也是異,這個毛巾,可以用分析來講它是空,
是站在相上的角度講的,從分析一直到極微,可以說它是空;
可是,諸位!你已經落入概念了、你已經落入意識型態,
你一點一點的由大慢慢的切割‥‥‥大跟小,
有大的概念,慢慢轉小的概念,再分細微,這個就是意識心。
好!現在要講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拿到這個毛巾,它就是空,不存在任何的語言,
它就是空,體空,它本身相裡面不離性,就是性空,
性空當體就是空,不可以用任何的語言去講,
不可以用任何的剖析的方式,當體它就是空。
當體它就是空,叫做超越一切表相,就進入平等。
相是性中的相,性是相中的性,是非一,同時也是非異,
超越一切表相,不可以用分析的方式,
它的最主要的,因為識心會計度(計劃的計),
會衡量大小、來去、增減,諸位!這個就是生滅意識心,
就是輪迴心的開始,因為你有大就對小,小跟對極微小,
這個就是有增減的觀念,這個就叫做知識性的佛法,
學佛不見性叫做佛學,就是這個道理。
好!體空,體悟了體空,有什麼好處?世界就完全不一樣,
你看到公園,看到這個公園,我們左邊,
文殊講堂這個小公園有樹木,當你看到一棵樹的時候,
如果化學家來講,他就說:
這一棵樹可以提煉出化學元素,我們尊重、我們讚歎,
站在化學的角度;站在物理學家的角度,
它有種種的物理性;站在植物的專家來講,
它跟昆蟲有種種的關係;站在植物的病蟲害裡面,
他會研擬出一套如何防治病蟲害;
站在整個森林裡面,這一棵樹是森林裡面的一棵。
佛陀對於這一些化學家、物理學家、
植物病蟲學家、植物家、森林學家都尊重;
可是,問題來了,問題:他能不能解決內在的煩惱?
把這一些當體即空的東西,本身是緣起如幻的假相,
一直來研究它,可以給人類某一些知識性的東西;
而佛法要做什麼?佛法是要解決生命的最終目的,
就是解決輪迴、痛苦、煩惱。
我們之所以煩惱,就是因為有相,
而我們把相當作是實體性的東西,
這個就是所有的問題存在。譬如說這一棵樹,
這一棵樹,在小乘來講、權教菩薩來講,
你有能緣的心、有所緣的這一棵樹,
中間就產生大樹、小樹、這是花、這是草、這是泥土,
這種種的識心就一直出來‥‥‥
由這棵樹為主體、為所緣,能緣的意識心它就會一直不斷,
你無論怎麼剖析它,動念,都是一直生滅,
這個就是不能體會這一棵樹當體就是空的道理,
沒有任何的語言、沒有任何的剖析。
再來,這棵樹跟人有沒有相同的地方?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我們人身體的元素,四大的元素:地、水、火、風,
從這一棵樹木也許可以找得到,也是地、水、火、風。
好!這一棵樹跟人絕對相同的地方是什麼?
就是空,不存在。人類還沒有‥‥‥
我們父母親沒有生我們的時候,我們不存在,
特質就是法性本空,在人來講就是佛性本空。
再來,這一棵樹跟人完全相同點是什麼?
就是無自性,就是絕對空。好!這樣事情就好辦了,
我們我相絕對空、樹絕對空,不容許你任何的討論,
超越一切表相,沒有能所,意識心滅,徹底放下,
徹底沒有意識心;沒有意識心,識生滅當體即空,不生滅,
寂滅就現前,佛性就現前。諸位!我們要了解,
整個人身跟宇宙,大跟小都是一合相,
當你領悟到一合相當體即空,
這個世間沒有任何的語言、文字、意識型態、
任何的我執、法執、能所對立,完全平靜,
佛就是活在一個絕對寂滅的心靈、大般若智慧的世界,
就是心靈的淨土。我們之所以活得痛苦,
就是想去剖析一件事情;二乘人有能緣的根、有所緣的境,
中間產生識,對不對?十八界裡面講得很清楚,
外道不了解緣起,講一切法本自然,就是無因論,
無因論是什麼?也是意識心,無因論,
外道的無因論,就是執著的意識心,
只是比較沒有理性而已,因為他對生命的起源沒有一個交代,
而佛法講緣起,是破除外道的自然;講緣起,
仍然是佛陀的一時方便,緣起要建立在根、塵、識一十八界,
有可討論、有可以言說的東西;而你要進入佛的領域,
這個不行!進入佛的領域,必需進入絕對,絕對的智慧,
絕對的解脫,絕對的自在,絕對的平等,沒有能所。
諸位!你能體會四十億年前,地球沒有動物、沒有植物、
沒有音聲的世界,那一念寂靜是什麼狀況嗎?
這個時候還不是佛性,因為沒有人來體悟法性本空,
人之所以可貴,是因為我們有佛性;學佛之所以可貴,
是因為活在現實的社會、現實的現代,
同時可以超越一切痛苦,如果有因緣,
更可以救度一切眾生。
所以這裡講:性色真空,諸位!是對假空的表達,
不是分析的空叫做真空,當體即空,就是絕對平等。
好!分析到這樣子,你就有概念,要見性就要捨掉妄識。
汝元不知,如來藏性當中,
如來藏性色真空,如來藏性所現的色,
其實是本體的真空,不是分析的空,分析的空是假空,
現在講的是本體空,是真空。
性空真色,如來藏性,
如來藏性所具的空,乃能成真色,成真色,
而這個色當體就是空、就是本性。
簡單講:站在這一句的角度,
就是如來藏性當中所顯出來的色是本體的色,
不是分析的色法;分析的色法會有障礙,
體所顯現的色毫無障礙。
所以,佛陀就是活在一個沒有障礙,縱然因緣法你怎麼顯現,
佛就是生活在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的境界裡面,
所有的色法完全不能障礙佛陀。
為什麼?因為這個色已經回歸到他的如來藏性。
也就是說:所有的色法是如來藏性它的一部分。
所以,佛陀看出去的世界,他會珍惜這一些礦物、
珍惜這一些植物,跟愛惜這一些生命的動物。
為什麼?內、外空性平等,
在佛的角度是這麼樣如何的來呵護這些有情、
如何來珍惜這一些植物。所以,佛陀是最了不起的環保──
心靈的環保,環保會壞就是因為人性壞、人心壞,
改善人心就一定會改善環保。
所以,佛陀是最偉大的環保專家,
絕不容許貪的毒存在這個心中;
絕不容許瞋恨存在他的心中;
絕不容許愚癡的心存在佛陀的心中,
佛陀的心靈是最極清淨的環保,
剷除一切不淨的心靈環保。所以,環境的環保,
要先做到心靈的環保,心靈的環保做好了,
大家都沒有私心,
這個世界就進入無諍的清淨的環境當中。
所以,佛陀把這個色,
納歸本性所顯現出來的沒有障礙的色,
不是緣起的這些假相的色,
把這個緣起的假相的色,了悟當體即空,就是本性的東西,
這個就是大小乘的分水嶺。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如來藏性所現的色,
其實是本空的真色,如來藏性所具的空,
乃是能真色之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師父用了二十分鐘的時間,
一直在重複講這個,
是希望你能夠突破你的內心裡面的意識心,
同時了解佛陀的偉大是沒有階位、沒有次第,
不可落入意識心的剖析。
467頁,
[此明全體圓融。][地大之色,體即法界,]
你看,現在談到地大的色法,
現在包括無盡的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法界。
所以,儒家講:放諸四海而皆準;
佛家更偉大:放之宇宙而皆準,
佛所證悟的證量,整個宇宙都適用。
所以,佛是人生、宇宙的大覺者,絕對不作第二人想,
在這個人生、宇宙當中,
絕對沒有一個人的證悟超越佛陀,是究竟覺悟的大聖人。
體就是法界,
[色空圓融無礙,本非和合。]
為什麼?絕對的空,沒有東西可以合;
有東西可以合,就有基本的元素,
那個基本的元素就是顆粒微塵、
就是極微、就是鄰虛塵,那個鄰虛塵在小乘來講,
他是承認構成色法的一個開始,
有那樣子就有緣起法;
佛陀說:連那個顆粒微塵、鄰虛塵都不存在,
空到底,因為它是本性的東西。
[汝阿難固執因緣和合者,]
固執因緣和合,它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承認微塵有其自性,這個就是最重要的,
有小微塵才有辦法因緣啊,佛陀連這個也破,
自然,也就非因緣。[因無始覺妙智,]
[元不知如來藏,本覺妙理之中,]
[無法不具,無法不融者也。]
[如來藏即真心之別名,]
[乃依理立名。] [如來二字,]
[即真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理,]
[圓融無礙,] [含藏一切諸法,]
[無一法不在裏許,] [故曰如來藏中。]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者:][乃指如來藏中,]
[性真色空,互相融即,]
諸位!融即就是不二,融即就是不二。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6-09-12 00:24
1樓
  

圖 1.


空的澈底才有自在.
有一天,
一位在大學裡教授禪學的教授
來請教南隱禪師,什麼是禪。
南隱禪師以茶相待。
他將水注入來賓的杯中。
杯子滿了,南隱禪師好像沒有發覺,
他繼續往杯子裡註水。
望著茶水溢出杯來,滿桌都是,
教授忙著用紙巾拭水,
並對南隱禪師說:“杯子滿了,
茶水已經漫出來了,禪師不要再倒了。”
南隱禪師停下來。
“你就像這杯子,”他微笑著說:
“你的頭腦裡裝滿了
你對禪的看法和想法,
卻來問我。如果你想讓我說如何是禪,
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來啊。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