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絕對不等於佛性,跟人性絕對等於佛性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6-09-11 23:57
樓主
推文 x0
-海雲法師-
人性絕對不等於佛性,跟人性絕對等於佛性之間,
差別在哪裡? 你講得出來嗎? 我告訴你,
自古以來都沒有人講,他講不出來。
所以,這兩派人馬常常在那邊曠野大戰,
差別在哪裡呢? 人性中,把意識形態除掉的話,
那就等於佛性。 人性減掉意識形態,就等於佛性了。
我就舉了一個例子,我們中國人說 “ 人死,入土為安
” 假如這個人死了,不給他入土,
我們把他剁一剁給狗吃,你會說真沒有人性!
人死已經很慘了,怎麼不把它埋葬? 還把他剁一剁給狗吃。
多沒人性啊! 可是你看看,有的地方,人死了,
剁一剁丟到山上去給鳥吃,叫做天葬,
他說這個叫有人性。 他假如不給鳥吃就沒有人性了,
你把他埋葬在土底下,他說那個沒人性。 那我問你,
哪個有人性?
心生滅門當中的覺不覺義。
覺有本覺,始覺,這個前面我們講過了。
現在跟各位談的是不覺。
講生滅,就是一種相,一種作用。 心真如門,就是講本體。
所以,體相用三者當中,真如門是講本體。
生滅門是講相跟用。講本體,本體有它變與不變的狀況。
講相跟作用,就有覺不覺的這個情況。
這種情形在佛法中,跟一般大腦思維不一樣。
大腦的思考一就是一。 今天下午我發現一件事情,
我一直覺得很好玩。 我們跟各位講過說,
這個語言有它的僵化性,因為它是個片面的,
你從語言當中,很難去探討它完整的現象。
因為語言是交給大腦去使用,
頭腦跟語言為什麼會那麼相應呢?
因為頭腦也是僵化的,也是單行道的。
所以你看,用大腦,它有什麼特色呢?
第一個,它有基礎,大腦的推理,
它一定在你現有的知識、資料的基礎上,然後去做推理,
這個推理絕對合理,你不會做不合理的推理。
你要是看到有一個人在推理的時候不合邏輯,
你會說他腦袋壞掉了,他一定是很合理的推理。
所以他一講到合理,他就是單行道了,
一直向前進。 他很難能夠後退的。
譬如說,凡是動物都有生命,這個沒有錯,人有生命,
所以人是動物。 這個推理沒有錯吧?
你就這樣子推上去了。 但你不能反過來。 人有生命,
動物也有生命,所以動物就是人,那就弄錯了,
所以它不能倒帶。 大腦的推理只能往前不能往後,
這個叫單行道。
語言跟它一樣。 “ 師父哪裡去了? ” 師父出去了,
“ 那另外某某師父呢? ” ,某某師父跟師父出去了。
你腦子裡頭很清楚了,他們兩個人出去了。
因為你問到這裡,知道他們兩個出去了。
下面就有很多可以推理的。 可是你的資料只有這兩個,
因為你沒有再問下去,他們到底一共幾個人出去?
他可能告訴你十個人。 那你的情況可能不一樣。
因為你問到這裡,事實上你所收集的資料不一樣。
你可能問說他們兩個出去做什麼? 不一樣了。
他們兩個出去,去弘法那沒有問題了,
因為你的資訊是弘法,他們兩個出去做什麼?
我不知道,他們沒講,兩個出去沒講不知道到哪裡去,
你看看岔路就出來了。 所以我告訴你,只要用大腦,
要出是非很多,只要用大腦,要產生爭執,那就很多。
它不但是這個樣子,因為後半段的部分還沒完,
而且後半段的部分,你還可以一直加上去。
所以,只要你用大腦,你就會發現,
這一條路永無止境。 你會一直去追究。 追究什麼?
追究最後的那一個究竟因。
所以應用大腦思惟的方法只有兩個,
一個就是現有的基礎,因為基礎不同,
你的推理答案也不一樣。 你的第二個問題就是,
你一定要找一個答案。 人類煩惱那麼多,
就是這一個基本架構。 這個叫做結構性病變。
你的大腦那個結構本身就產生問題了。
不是為什麼? 你能不能不用大腦? 問題就在這裡。
你去注意看看,語言越會講話的人,大腦越發達。
我是指那一部分大腦。 通常這些人都是屬於思辨,
邏輯非常強的。 思辨、邏輯強的人,
假如福報不夠的話,我告訴你,那個叫業障鬼。
因為他腦筋轉得很快,福報又不夠,那就是想的講一堆,
去做行不得。 想的就是腦筋轉得很快。
行不得就是沒有福報。 所以他想的都不能兌現,
想的不能兌現不是痛苦嗎? 所以他想的越多,
苦境就越多,所以叫業障鬼。 他的業障礙他了。
大腦是這種狀況。
佛法在這個地方,《起信論》
它很多殊勝的地方在這裡,你都看不到,
因為他文字這樣跟你顯出來,你看不到。
他講真如就有兩個,講生滅也有兩個。
這兩個都跟本體有關,也跟生滅的作用跟相有關。
所以他們是交叉的。
一個聖人,就是在該真如的時候,他會真如。
在該生滅的時候他會生滅。 我們這一堂課應該來講,
講得不多,我本來是想說,《起信論》以前講過一次,
講了兩年多,講得太長了,這一次想要把它縮短一下,
沒想到越縮卻越長。 他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
交叉產生的現象,我們在上一次跟各位講過,
那一個真如,法身,或者本覺這些名詞所講的,
它是什麼? 這個部分你要能夠掌握得住。
現在講起來好像是文字而已,只有文字它是知識,
那是IQ的東西,文字就是語言的變形,
語言的另一個形象,形態,那個東西,那個狀況,
你要真的能夠掌握到。
記得這個原則,佛法中在講的,千萬不要停在文字上,
你要深入去了解,那是什麼東西? 譬如說我很高興,
你不要光講說我很高興,你應該要知道,
高興是什麼樣子,高興是什麼東西。 不要弄到最後,
你是在哭還是在笑? 要搞清楚。 你說我在哭,喔,
哭不是這樣子。 哭是嘴角向下不是嘴角向上,
那你到底哭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該哭的時候,
你還在笑,該笑的時候你還在哭。 那不是腦袋壞掉?
你要把那種狀況要把它弄清楚。 自己要能夠掌握住,
不是只有語言文字。
我們現在在講求效率的時代裡頭,容易趨於表面,
浮在表面上。 就是因為透過語言文字以後,
很容易表達一個虛偽,虛偽的這個部分會出現。
真實的部分,你反而沒有辦法展開。
所以大家都會很注意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實際上不是表面的關係,是真實的。
比如說過年到了,大家要寄個卡片問好。
假如你只有那個形式而無心的話,那就沒有意義了。
那卡片有寄跟沒有寄一樣。 你真正的關懷在哪裡?
真正的愛心在哪裡? 那個你要表現得出來。
而不是說爸爸節,我買個禮物,
附上禮券五千塊寄給爸爸,反正孝順已經到了,
其它不管了。 結果你忘了,
去年你爸爸就已經速往極樂世界了,
你今年還在寄禮物加五千塊。
去年已經往生了你今年還在寄什麼?
你心都不在爸爸身上。 這樣的話不能叫做孝順,
這個叫做應景,節日的應景。
過年到了,買個新衣吧。
結果發現這三年來買的新衣根本都沒穿。 為什麼?
因為前幾年買的都沒穿完,那你應景買這個有意義嗎?
應該不是。 這個時候你要知道,
你真正的感受是什麼。那一個,
是佛法很重視的一個問題。 這個真實的感受那個經驗,
我們跟各位講過,叫如實經驗。假如講經驗主義的話,
佛法講的叫如實經驗主義。
你一定要能夠很確實的掌握到那種狀況。
否則,那個經驗主義沒有用。
人家常常在講,我們社會人這樣講,
你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愛過? 有啊,我真正愛過。
愛過什麼? 孫中山先生新台幣。
人家問你的是真正的愛,那個愛情的愛,
你有沒有真正的付出? 真正的感受到。
我告訴你,東方人很少,很少,他太含蓄了。
他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表現得出來呢?
要等對方死了以後才知道。 只有他死了你才愛他,
他活著是兩個生命,
好像兩條蟲在那裡走來走去而已。 那個不是。
你在這個地方,你能不能真正的去感受到?
而不是說我為他守寡,這個叫做真正愛他?
那不是。 心裡頭的那個覺受要真的去體驗,
兩人相愛,那你兩個人一起在吃飯的時候,
有沒有從晚上吃到天亮過?
我當然不是叫你回去就一定晚上吃到天亮,
你完全投入,兩個人在那裡,不見得一直講。
可能你在欣賞對方,可能他很欣賞你,
兩個人已經進入愛之三昧,這個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
我們吃飯還在吃呢,怎麼天亮了。
你應該會有類似這一種情況。
可是我們發現絕大部分的東方人都不是。
你對於愛是什麼? 沒有辦法去體會。
同樣的,你在生活中,對於一切境界,
幾乎都是這個樣子。 行禮如儀很會,
我記得我剛打領帶的時候,問一個助教,
他一看我們打領帶,不對不對不對,我們就開始了。
好了,我們有個同學說 “ 助教,你用分解動作教我們,
你不要打那麼快 ” 。 他打起來很快,又很好看。
我們說那你分解動作給我們看,分解動作一掛,
到底是拉這邊還是拉那邊,他就拉不清楚了。
他很快套上去,他馬上就做起來,
現在叫他做分解動作,他想不起來了。
到底短的在這邊,長的在這邊,短的在這邊,
長的在這邊,他都弄了老半天。 為什麼?
他有沒有真正的活過? 沒有。
不要看這件事,我們試過很多。
我常跟各位講好像笑話一樣。 你回去洗過澡看看,
你穿褲子的時候,哪一隻腳先穿進去?
就常常有人會跌倒。 為什麼? 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
但是呢,我們不知道,我們已經忘了,
你已經變成一種非常的慣性,這是很麻煩的事。
如實經驗你消失了。
各位去看看,我們台灣人,這個毛病最多。
去住五星級飯店,裡面有很多設備你從來不會用。
為什麼? 因為那個飯店裡面你只負責睡覺,起床,
頂多大概刷個牙洗個臉你就出去了。其它的設備,
幾乎台灣人都不會用。
你說你這樣子有去那邊旅游過嗎? 沒有。
我們出國去,電視從來不打開,
那電視擺在那邊是給人家看,你是看電視殼,
你沒有看電視節目。 為什麼? 你不會看啊。
有如實經驗嗎? 都沒有經驗。
都是虛假的虛幻的經驗。 所以佛法在這裡告訴我們,
你不要一直用你的腦筋去生活,
那會很刻板很枯燥很沒有味道。
那種人生是很危險的。 所以這如實經驗很重要。
《起信論》在這個地方,他就把我們分析出來。
真如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他兩面都講。
生滅是怎麼樣,也兩面都講。 告訴我們,
這兩面當中,哪一面是真的,哪一面是虛幻的。
生滅雖然是虛幻的,他也有真的一面,也有假的一面。
你假中假是冤枉的人生,真中真,
那是止於至善的人生。 在這個真假之間,
你如何去拿捏跟掌握? 這個就是行者了。
你看,這樣一個法門就出來了。 這個法門相當大,
你把它弄好。 我們一個行者就掌握這個方向。
這個已經整個大架構你已經掌握住了。
其它是細節問題。 細節能圓滿最好,
不能圓滿已經不重要了。 你這個房子架構架起來了,
裡面怎么生活都無所謂。 房子已經架起來了,
我要不要粉刷無所謂。 機器進來,生產出去,
你根本不要粉刷。 可是我要住在這裡面,
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有十八個小時在這裡,
那這個時候,你就要很仔細的去裝潢。
就看你的環境去調整。 可是基本架構,
它絕對是安全的,是正確的,你就可以放心了。
假如你不是,你跑到一個樣品屋裡面去,
那很漂亮。 你要住在那邊,下大雨你就要準備了。
棉被怎麼辦,衣服怎麼辦。
有一些風吹草動你都會恐懼。
現在我們的人生就在這個樣品屋的環境中。
修行,
是讓我們能夠活在一個真正的完整
的安全的人生的基本架構中,那就在這裡。
這法門很殊勝。 他把你架起來,就整個的都出現了。
這個下午,我跟禪修的同學簡單的講了幾句話。
數息法,禪修有數息法,觀鼻息。 大乘叫觀心法門,
它是念佛是誰。 數息法相對於觀心法門,
就要叫觀息,它注意風門。
觀息可以訓練禪定,乃至於了生死出三界。
觀心也可以了生死出三界。 那請問你,
觀心法門,觀息法門,哪一個是佛法?
哪一個不是佛法? 既然都能到達了生死出三界的目標,
那兩個都是佛法。 這兩個佛法有什麼不同?
因為他基本上已經不一樣了,一個觀息,一個觀心。
心在哪裡? 《楞嚴經》告訴我們七處徵心,
一無是處。 心在哪裡? 你找不到啊,那心在哪裡?
透過這樣的訓練,你想要達到成就,我告訴各位,
這個架構就很重要。 所以下午我跟禪修同學講說,
你想參禪,參念佛是誰,你看看,
哪一個人提起南無阿彌陀佛以後再去參的?
假如你在提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你是念出聲音來,
那就變成這裡是佛堂,不是禪堂。
假如你不念出聲音來,那在內心裡頭,你如何觀?
這個就是內觀,就出來了。 所以這些要領你都要有。
這邊講的是理論,理論變成實際行法的時候,
這個要接起來。 所以這個基本架構要有。
所以《起信論》為什麼在北傳佛教的世界裡那麼重要,
因為它有這個架構。 你在這個時候,
不要說講說它是偽經不偽經,
能夠令你開悟的就都對了,管他誰寫的。
我們在外面販夫走卒講一句話,對我們有益的,
我們都會撿來用了,你還管它是誰。 他叫馬鳴,
鳥鳴都一樣。 他叫什麼名字,
作者是誰已經不重要了。 這樣的一個思想,
教我們這樣的一個理論,對我們有這麼大的作用,
你到底取用不取用? 關鍵在這裡。
它這個地方所提供給我們的部分,
我相信各位應該可以有很大的受益。
這個基本理念我們先弄清楚。
這個就是《起信論》的語言模式。 它很清楚,
理路把你厘出來,語言在表達上很清楚。
這個地方應該是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表格給各位做個參考。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經文的部分,現在覺講完了,
現在講不覺。12頁的第2大點 “ 所言不覺義者 ,
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 。
重點就這八個字。 不覺心起,你不知道心起而有念。
我們心念滿天飛,心念從哪裡來不知道。
你去注意看看,心念滿天飛卻不知道心念從哪裡來。
現在念佛是誰,守住這一個去找。
念佛的心念從哪裡來? 就這一個。 其它你不要管了。
心念那麼多,這個是經過整理以後,留下來的。
《起信論》沒有教我們念 “ 念佛是誰 ” ,
它也沒有教我們這個法門,但是這些行者,
祖師大德,他們在用功的時候,歸納出來 “ 念佛是誰 ” 。
“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 ,這是凡夫,不覺嘛。
現在他把它訂在這個地方,讓你從這裡去下手。
下手那裡要反复,反复知道嗎?
我記得大一的時候,有一次邀女朋友去吃飯。
在點心世界吃餃子 , 一夾,那餃子會跑。 我說奇怪。
這個餃子怎麼有腳? 那同學說,
我看你們台灣人都不會拿筷子。 吃飯吃到二十幾歲,
被人 ​​家說,你吃飯還不會拿筷子。 你會不會拿筷子?
會嘛。 吃了二十幾年飯,怎麼會說不會拿筷子?
可是她說,你拿那個筷子以後,真的是很痛苦。
再吃飯拿筷子,就怕人家看到。 為什麼?
因為我們都沒教啊,有人吃飯是這樣吃的。
我們大部分台灣人拿筷子都是這樣,
不知道哪個手指頭特別長的。 為什麼?
“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 。 這種慣性的動作。
現在我們有那麼多的念不管,集中在這個地方,
要一再的去訓練,磨練到它成就。
凡夫在其它地方會訓練很成熟,
然後成熟以後就變慣性,人類比其它動物,
這種慣性特別多。 因為太多了,所以叫萬物之靈,
就是這樣,因為它會養成很多慣性的動作,這個是凡夫。
現在我們在訓練就是,這個心起,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念產生的那一刻,
你要抓得住,關鍵在這個地方。 這個時候抓得住,
你抓得精不精,那就是你成就的功夫大小問題。
在訓練的時候,我們把你鎖定 “ 參,
深參念佛是誰 ” ,這是幫你訂出來的,
假如你真的只有一直在那邊 “ 念佛是誰?
念佛是誰? ” 那個叫做愚癡。 有啊,
有人有那定力,一坐四十年,
四十年都坐在那邊 “ 念佛是誰 ” 。 我倒是認為,
那四十年要是念 “ 南無阿彌陀佛 ” ,
可能比他 “ 念佛是誰 ” 功德要大。
他有那種根器,有那種善根,可是他沒有那種智慧。
他不能啟發出來。 一坐四十年,不見得他能悟得到。
但是那無量無邊的福報是真不可思議。
那個心清淨,心不起念,他壓下來,
這個倒是有一份功夫。 但是他要怎麼起妙用,
沒有用。 什麼妙用都沒有,因為他無法發起。
這個地方運用一法,你那個法要運用正確。
我們在真正禪修的這種基本輪廓裡頭,
是告訴各位,不是都攝六根。
剛才講的方法是都攝六根的方法。
你假如說 “ 我提一個念頭起來,叫做南無阿彌陀佛,
然後我馬上內觀念佛是誰 ” 。 其實這是禪淨雙修,
已經具足了。 你不要去管禪,也不要去管淨,
你就一直用這個方法。 這個念,你把它提起,
然後,你就要一直內觀,這叫觀心法門。
觀 “ 念佛的 ” 這一個是誰。 這一個動機在哪裡,
這個動機是什麼? 就是要找那個標的,它是用這樣集中。
可是你看看,基本的禪修,他的設計不在這裡。
他叫你坐下來,靜坐。 這個時候,
六根門頭全部打開,不是都攝六根了。
在這個時候,周遭範圍很寧靜,
所謂寧靜是一種用詞,你不要去形容那種境界。
就是六根我完全打開,所有的塵境,
色聲香味觸法進來,你要都能夠清清楚楚,
能夠這樣,你就能夠在紅塵中修行。
所以市場裡頭那麼吵雜你看,善財童子第四參,
彌伽長者就是在市場裡,他在四衢道中,
我們現在講的十字路口,就在那邊教化眾生,
他六根門頭可以全部打開,色聲香味觸法來,
他清清楚楚,所以他才叫善知識。
我們不能叫善知識,我們糊里糊塗的,
六根門頭全部關閉,
然後自己大腦在那邊一直轉,不對。
這個地方你要知道,六根門頭全部打開。
假如我們初學的話,那就先摒除外緣,
不要到十字路口去了,我們就回來。 禪堂裡是什麼?
它就是要給你靜坐,要你六根門頭全部打開。
在那所謂的寧靜狀況中,可能“呼……”過了,
可能“烏伊烏伊……”過了,可能 “ 咚… ” 一聲,
可能一陣香味飄過來,可能突然間燈光一閃,
六塵境界的作用,你捕捉得到嗎?
你六根門頭全部打開了,各種塵境進來,你捕捉得到嗎?
我跟各位講,六塵境界當中,在各位身上,
活躍最厲害的色聲香味觸法中,法塵最嚴重。
你那煩惱一起的時候,其它五根都不起作用了。
這個酸痛起來的時候,就在那邊想,
師父大概沒看到,把腳掌放下去。 為什麼?
來自身體的慾望,心裡的妄想,這個時候你會發現,
妄想大於一切塵境。 但是你照得到嗎?
我們通常照不到。 你妄想來你照不到。 一癢,
你說那是癢,癢是身根的觸塵。 一酸,
那是身根的觸塵,當你在想那是身根的觸塵,
妄想已經起了,法塵已經起作用在前面了。
但是我們不知道。
這個就是,六根門頭完全打開以後,
你能不能抓住心念起來的那一剎那。
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心念起才有 ​​其念。
行者跟凡夫差別在這裡。 凡夫是 “ 不覺心起,
而有其念 ” ,我們是能覺心起。 心起了以後,
那個念在哪裡? 在做什麼用,我都很清楚,
關鍵在這裡。 我們掌握得到嗎?
我們真的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抓住這個重點嗎?
這是整個的關鍵。 他在這裡已經先把它講出來了。
那麼前面一句 “ 不如實知 ” ,不能如實知道。
你有知嗎? 有啊,不如實,都是妄想。
你也知道有真如法,真如你也知道。 真如是什麼?
那你就不知道。 真如這個名字你知道,
真如的那個東西你不知道,這個叫不如實知。
我們要去了解如實知這個真如是什麼?
因為你不如實知,所以才不覺心起。
所以你要知道心念起,心念產生,真正能夠知道的,
它不是意識分別。 只有真如才能覺心起,
因為他才感受得到。 我們現在不是真如,
所以你感受不到心起,你都是用識性在分別。
你慢慢去體會,這文章是很簡煉,一句話帶過去,
那裡面文章很大。
下面講 “ 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
依方故迷 ” 。 念本身無相。 雖然無相,
這個念不離本覺,不 ​​離這個真如體。
本覺,它不離開。 可是當你迷的時候,本覺在啊。
什麼叫迷? 就是迷這個本覺。
昨天我們兩個同修到台中去買東西,
從道場走下去買東西,然後打電話到台北來
“ 我要怎麼回去啊? ” 他問你要會哪裡去?
他說 “ 我要怎麼回台中道場 ” ,結果摸回家裡去,
人家問說,你在哪裡打電話? 他說,我在對面打電話。
他迷了,繞一圈以後,原來長成什麼樣子他已經忘了,
他在慌張,一下子才到台中,又不知道道場的電話,
他就趕快打電話到台北來問。 弄了老半天,
原來是站在對面而已。
你有沒有迷? 有啊。 什麼叫迷,
那你就知道迷的狀況是什麼? 迷還是不離本覺。
可是當你那一剎那的時候,你覺得好遙遠。
其實不遠,生活圈就是這個樣子,給你右轉,
右轉再右轉,你就忘了。 其實轉回來就到了。
為什麼? 因為你迷了。 所以迷的時候,
會給我們造成很多的恐懼。 恐懼一產生,
距離就很遙遠。 其實我們並不遠,距離本覺不遠,
就在一起。 關鍵就在這裡。
所以他講 “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 ” 。
依方,按照方位,你就是有方,方就是尺寸的意思。
你就是依據那個指導,完全賴在那個上面,就完了。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說,你一定要獨立。 獨立起來,
不要依賴,你一依賴,那個依賴,給你依的那一個,
常常會害死你。
我們有個同修,她先生三十六歲死了,
她才三十三歲。 她過了很幸福的八年生活。
結果先生死了,她差一點完蛋了。 為什麼?
她太依賴他,先生優秀,顧家賺錢,她很幸福,
帶著兩個孩子。 突然間先生消失了,
她就等於負面一樣。 就等於沉下去的船一樣了。
她掙扎了兩三年終於爬出來了,
她做了一個結論 “ 我到底還是要自己站起來 ” ,
就自己站起來了。 她兩三年的痛苦,恐懼,
以後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這三年她想通了,
你就可以想像得到,那三年中,對她來講,
何止暗無天日。 但是一走出來,太陽還那麼大。
其實每天太陽都那麼大。
可是那三年,她日子多難過啊。
因為她依賴。 那個依賴一下子丟不掉,所以她就恐懼。
因為依賴,所以她迷了。 我們講迷路,
就是因為你有方向感。你一直相信你的方向感,
所以你才會迷。 我們要是不依賴,
我們周遭的環境都給我們不可靠的感覺,
那你就不一樣了。 娑婆世界是最好的修行地方,
為什麼呢? 因為它無常。 你哪一個可以依賴?
福報嗎? 三年前福報還很大,買股票一直賺,
現在你就知道… 。 你說 健康嗎,是沒有錯,
前一刻很健康,這一刻就很糟糕,健康也不可靠。
自己的身體都不可靠,你其它的人,財富更不可靠。
你說我保險再保險,是啊,沒有錯,過個二十年,
所有財產都被保險費拿光了,
你還要做什麼? 有哪個可靠呢?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世間法的無常。
我們一直跟各位講,是沒有例外的。
唯一的例外的,能夠永恆的,就是無常。
所以你不要去找有沒有永恆。 有,有一個永恆,
那個永恆叫做無常。 也因為這樣子,我們才有修行。
假如這裡有一個可靠,永恆的給我們依靠的話,
你就不用修了。 你絕對不會修了。
就是因為有這個無常。 娑婆的殊勝就在這裡。
所以很多人很奇怪,一直要找淨土,那裡是無量壽。
什麼叫無量壽? 那根本就違反佛教的基本定義。
佛教是無常法,告訴你世間一切無常,
哪有那個無量壽的地方? 沒有那個地方。
我們要了解到佛法真正的到底指導我們的是什麼?
當我們的心一直依賴著一個你可依賴的,
而使你不能獨立的話,那你就要祈求你的福報夠大。
否則你福報不夠,那個依賴突然間消失的話,
那你就完蛋了。 所以你這個依賴性大的人,
我告訴你,你要想你有足夠的福報,
那就是 “ 祝你速往無量光佛剎 ” ,
你早死的要比晚死的福報大。 比你晚死的那個叫倒霉,
因為你走了以後他要怎麼辦? 無常法在這個世間是正常的。
我們修行人,從佛法中所得到的啟示就是,
你一定要獨立站起來。 你對周遭的環境,
絕對不要依賴。 你說不要緊,師父講過,
聽他一堂課,再辛苦,聽不慣也把它聽下去,
他說保證一直度我到成佛。 這一張保票買得很簡單。
會啊,你成佛的那一刻我會在場,
其它時間你自己處理。 你不要以為說師父這樣講,
你就完全可靠。 那沒有。 這裡面還附帶條件就是,
你自己也要用功。 你不用功是可以,
可是成佛時間很長,你這裡面有種種的業,
你還是要好好的去享受它。
所以我們要懂得佛法所講的是什麼?
後面講 “ 若離於方 ” , 離開這種方,
自己內心裡頭所掌握的方向,你能夠不依賴的話,
“ 則無有迷 ” ,你就沒有迷不迷的東西。
事實上這個 “ 方 ” 就告訴我們中心點了。
因為你有中心點,你才會迷。 你沒有中心點,
你就不會迷。 所以當一個人記憶不好的時候,
很沒有記性的時候,你看,他很快樂。 他玩到哪裡,
睡到哪裡,去到哪裡,吃到哪裡,他沒煩惱。
我們就是有中心點,都要住在家裡,
所以不管你這個風箏放多遠,
你晚上總要收回家。 那你就累了。
像徐霞客結婚以後,老婆跟孩子交給他丈母娘,
他出去遊山玩水。 一去啊,聽說三十年才回來,
他做阿公都不知道。 為什麼? 這種人,
他 ​​沒有所謂苦不苦,迷不迷。 但是你要真的放得下,
像徐霞客這樣。 我們不是,早上放風箏,晚上收風箏,
你就定位定在哪裡。 你定位定在那裡,你就有迷,
就有苦就會產生。 而且這裡面,因為有中心點定了,
我們很容易就會形成大腦的思考模式。
大腦取向的思惟模式你馬上就形成。
因為你有個中心點就有個基礎。
基礎又是你推理的動力。 然後有中心點,
你就要找邊際,最遠到哪裡,你一找邊際,
究竟因就跑出來了。 你就陷進去了。
當你一再用,一再用的時候,哪裡會出問題,
在哪裡產生痛苦,那就隨著你的業緣到,
就成熟了。 就是指這種狀況。
所以他下面做結論說 “ 眾生亦爾 ” ,眾生也一樣。
為什麼呢? “ 依覺故迷 ” 。 他講外在的給你看,
眾生因為你要追求覺悟所以你就迷了。
“ 若離覺性 ” ,假如不講覺性, “ 則無不覺 ” ,
就沒有不覺。 這個地方是從很深入的地方談的。
他從真如面來講這個部分。 我們不能體會這個部分,
你就很難進入狀況。 這個覺不覺,當然都有覺性。
人人都有覺性,你不可能把那個覺性給消失掉。
這個就是講對立。
他這個地方所講的眾生,是相對於我們一般人所講的,
比較高層次的這種眾生。
因為一般流浪生死不知覺醒的人,他 ​是沒有。
所以從這個族群的人來講,是因為覺性而看到他們迷了。
所以他的迷是因為覺來的,是這種狀況。
比較高層次就是指,開始發覺有覺的人,
在追求覺悟什麼的時候,他本身也迷了。
你要知道,這兩個定義是不一樣的。
對於那些完全不覺的人,我們從覺的立場看他,
他是迷的,這是第一個定義。 所以這些凡夫,
假如你不用覺性是什麼來看他的話,
他也是活得很快樂。 卡拉OK那一群人唱得好高興。
只要不打架都沒問題。 因為他沒有覺不覺的問題。
他根本就只有迷。 只有迷就沒有錯了。
可是這不究竟,這不是究竟義。
現在第二種狀況就是,他已經感覺到,
目前這種情況不對,目前這種情況不對,
你感覺到了,其實你就已經覺了。 那麼覺了以後,
我要離開這種不對的環境,他痛苦會產生了。
那麼這一種情況所講的,
就跟這個文字上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但是他講的就是,我們開始在追求覺性的時候,
你常常就迷了,以為覺是一個什麼東西。
就像開悟是什麼? 一直在追求開悟的人,你看看,
到最後都跑到神通裡面去了。 這個就弄錯了。
覺悟其實很簡單。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清清楚楚,
問題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清楚。 今天上午,
我跟幾個同修在談,他說我們講人性,
人性其實是等於佛性。
我們在講的那個人性為什麼不等於佛性呢?
那是講的人的內心裡頭,他有一個基本定義。
但是他始終講不出來。 我相信各位學佛那麼久了,
你一定知道,人性絕對不等於佛性。
但是我告訴你,人性絕對等於佛性。
在這裡,人性絕對不等於佛性,跟人性絕對等於佛性之間,
差別在哪裡? 你講得出來嗎? 我告訴你,
自古以來都沒有人講,他講不出來。
所以,這兩派人馬常常在那邊曠野大戰,
差別在哪裡呢? 人性中,把意識形態除掉的話,
那就等於佛性。 人性減掉意識形態,就等於佛性了。
我就舉了一個例子,我們中國人說 “ 人死,入土為安
” 假如這個人死了,不給他入土,
我們把他剁一剁給狗吃,你會說真沒有人性!
人死已經很慘了,
怎麼不把它埋葬? 還把他剁一剁給狗吃。
多沒人性啊! 可是你看看,有的地方,人死了,
剁一剁丟到山上去給鳥吃,叫做天葬,
他說這個叫有人性。 他假如不給鳥吃就沒有人性了,
你把他埋葬在土底下,他說那個沒人性。 那我問你,
哪個有人性?
這兩種形態都是意識形態,民族不同的意識形態。
所以人性,要是把意識形態給除掉的話,
剩下來才是真的佛性。 你現在在講的,你的人性當中,
把所有有關的意識形態,統統把它除掉,
那你就知道佛性是什麼、本覺是什麼、真如是什麼。
絕對是人性的。 但是這當中就是,
必須把意識形態給除掉。 問題是,
你的意識形態包羅萬象,太廣太廣了,
那些意識形態都是從哪裡來?
都是從第六意識分別來的。 然後儲存在阿賴耶識裡頭,
所以你神通廣大,無所不包。 包到把佛性都給泯滅了,
把人性都給扭曲了。
你自己去注意看看是不是這一種狀況。
這個是我們很難去弄清楚的。
所以你在追求覺性的過程當中你就自己本身迷掉了。
因為你的意識形態在作用。
他這個地方講 “ 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 。
這個是從第三個層面講。 就是說,覺性的存在,
你讓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不要介入,
那就沒有不覺的東西,事實上在這個時候,
你的覺性跟本覺是燦爛的光明的,沒有不覺這個東西。
但是我們在三個層次當中,你一直沒有辦法去體會。
我們通常陷在第一個層次裡面。 能夠進到第二個層次,
因為追求而迷的,我們通常叫法執。
而在第一個層次當中,通常執著於我執。
到了第二個層次,我執已經消滅了。
到了第三個層次,我執法執都消滅了。
你可以從這裡慢慢去體會。
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講。 (第十九集完)。
小爍錄入觀心校對編輯整理2013.7.19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