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6-08-12 07:02
樓主
推文 x0
觀(梵文: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語:Vipassanā),
又譯為內觀,音譯為毗缽舍那、毗婆舍那、毗婆奢那,
佛教術語,意為以智慧來觀察,
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也是三無漏學之中的慧學。
毘婆舍那⋯⋯
又作毘缽舍那。華譯為觀,即觀察或觀見事理的意思。
涅槃云:毗婆舍那,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
名曰遍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
起信論元曉疏下曰:
「奢摩他,此云止。毘缽舍那,此云觀。」
慧琳音義十八曰:「毘缽舍那,唐云觀。」
涅槃經疏十二曰:「毘婆舍那,此翻為觀,亦云見。」
慧苑音義上曰:
「毘缽舍那,此云種種觀察,謂正慧決擇也。」
毗缽舍那總的差別有四種:
一、簡擇諸法,二、最極簡擇,
三、普遍尋思,四、周審觀察。
一、簡擇諸法,即緣諸法盡所有性的觀行:
盡所有性,即蘊處界的事邊際相。
二、最極簡擇,即緣諸法如所有性的觀行:
如所有性,即四聖諦、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無常、
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空、無願、無相。
三、普遍尋思,即由有分別作意,隨
尋思行慧思量推察所聞所受持的法相。
四、周審觀察,即委細推求,就是以隨伺察行慧,
審細觀察所聞所受持的法相。如是四種觀行,
為欲對粗相結故,依淨行所緣境界而修;
為欲制伏諸顛倒故,依善巧所緣境界而修;
令無倒心善安住故,依淨惑所緣境而修。
如<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卷說:
「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
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毗缽舍那。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
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緣所緣境界,能正思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如所有性。
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
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
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淨行所緣有五種:一、不淨所緣境,對治多貪行。
二、慈悲所緣境,對冶多瞋行。
三、緣起性所緣境,對冶多痴行。
四、界差別所緣境,對治驕慢行。
五、入出息念所緣境,對治尋思行。
由觀這五種所緣,可以對冶貪等粗重相結。
善巧所緣亦有五種:一、蘊善巧,二、界善巧,
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
令於諸法遠離無因生,不平等因生,是緣起善巧觀。
於諸法了知因果相稱攝受生,是處非處善巧觀。
由這五種善巧觀,能對冶諸顛倒妄執。淨惑所緣,
即依世間道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
能制伏煩惱不起現行;觀真如及四聖諦,能永淨煩惱;
是名淨惑所緣。 又奢摩他毗缽舍那建立四種道:
•一類行者,已得奢摩他,未得毗缽舍那:
這就是已得世間定的行者,由於未得簡擇諸法的慧,
乃依奢摩他進修聖教所有性和如所說簡擇諸法盡
所有性的毗缽舍那道。
•一類行者,已得毗缽舍那,未得奢摩他:
這是已得聖教聞思二慧,或修慧中的勝解作意,
乃至方便究竟作意位。 而未證得三摩地。這類行者,
即依聞思慧而進修奢摩他道。
•一類行者,未得奢摩他,亦未得毗缽舍那:
這一類行者,必須由聽聞正法,如理作意,
宴坐往心,專心制伏昏沉掉舉,雙修二道。
•一類行者,已得奢摩他和毗缽舍邢:
這一類行者,則能止觀二道和合平等雙轉。

內觀是一個非常單純、合乎邏輯的修行方法,
藉由無選擇性的「觀察」,直接體驗身心之中的實相,
其中,沒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
完整內觀修行必需包含三個部份:
五戒(sila),戒除殺、盜、邪淫、妄語和煙酒毒品,
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靜,進行第二部份,
定訓練心的專註: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
(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
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
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
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
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
這個建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
其威力遠超過信仰和理智層面的理解,
能夠改變身心失衡的行為模式,
化解掉潛藏在內心的壓力、不安、
恐懼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結。
換個話說,內觀就是透過實際的體驗,
去了知「身」和「心」具有「無常」、「苦」
(不滿足)和「無我」(無自主性)的真相。
要徹底明瞭無常、苦、無我的道理,
不是經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
只有從實際的層面去觀察看看,
在這個「身」和「心」之中,有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透過持續的修習,內觀禪修者將發現,
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
身和心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kalapa)所組成,
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
只是純然是波動(wavelet),
其中找不到堅固不變的實體,
有了這種體驗之後,「自我」的錯覺才能消解。
因為觀察的對象(身、心)和現象(無常)是一直存在的,
理論上,內觀的修習何時何地皆可進行,
但對初學者來說,必須由富有禪修經驗的老師來指導,
以及一個最低干擾、適合練習內觀的場地(阿蘭若),
這即是禪修中心的作用。

奢摩他(巴利語:Samatha,
梵文:शमथ,śamatha,shamatha,
藏文:ཞི་གནས་,威利:zhi gnas,shyiné),
又譯為奢摩它、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
佛教術語,意譯為禪定、定禪、止禪、寂止禪、止,
是以專注的力量,安定身心,以求進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奢摩他是修行禪那的兩種方法之一,與內觀禪合稱為止觀。
奢摩他的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
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
達到身與心的輕安。奢摩它能達到身與心的輕安。
它的功能則是將心與心所聚集在一起,
止息雜念,以進入定境,發起智慧。
它跟三摩地的差別在於,
三摩地是廣義的泛指一切達到心念不動的境界,
而奢摩他專指能夠進入禪那的一種修行方法。
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達到解脫的兩種修行法門,
漢傳佛教中,稱呼他們二者為止、觀。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6-08-12 07:07
1樓
  
定訓練心的專註: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
(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
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
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
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
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6-08-12 07:09
2樓
  
定訓練心的專註: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
(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
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
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
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
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


這個就是說:
看不清生命的本質,
參不透生活真貌的人,
一輩子都是不滿足不開心。
普獻法師人生漫談*
看不清生命本質,參不透生活真貌的人,
一輩子都不滿足不開心。
生命的本質,
離不開佛陀所說的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的流變,
剎那剎那之間,分秒之間,
前後不同。如果我們不能了解這樣子,
我們就想追求一個永恆的生命,
不老、不病、不死,
長生不老。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生命的本質就是無常的。
佛陀說生命是無常的,是快速的變化,
但是,卻是永恆的相續。
就像一個白天一個黑夜,
白天很快就變成黑夜,
黑夜很快就變成白天,看起來很短暫,
但是它是永遠永遠的白天黑夜、
白天黑夜。生命也是如此,
一個生一個死、一個生一個死,
看起來「哎呀!好可怕喔!」
活在世界上真的是讓我們感嘆生命無常。
雖然是無常,但是它是永遠的相續下去。
我們所作所為的一切點點滴滴,
凡走過必有痕跡。比如,我們前生喜歡讀書,
這輩子聰明。前輩子養成好習慣,
這一生當中自然就是有好的習慣。
前生喜歡交好朋友,
這輩子交的朋友都是好朋友。
我看了一本書,
書上介紹英國的一個中學生,他是印度人,
後來搬到英國去的。
他可以通達十六國的語言,
他最後才學中文。
他說世界上最難學的是中文。
所以我們講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
你看我們最了不起啊;
人家覺得最難通達的,
我們竟然能夠運用得很自在。
我們講的語言、文字,
是世界上最能表達意境,最簡短,
而意境最深遠,我們能通達這樣的文字,
說來也是一種大福報。
舉個例子:比如「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個意境很高很高。
還有「哭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你看這幾個字,如果要把它翻成英文的話,
那一大堆啊,是不是呢?
唸起來也沒有那個味道了。
所以,這是一個世界上
能以最少文字來表達,
而表達最深意境的文學。
實在講,我們是得天獨厚。
這是講到世間是無常,
但是我們所學到的知識、
所開展出來的智慧,這個可以保留下來。
所以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專長,
專業不同。每一個人的個性也不一樣,
即使雙胞胎也是如此。
所以生命是有意義的。雖然是無常,
但是我們學習的可以保留下來,知識、
習慣這一切一切都可以保留下來。所以,
每一時每一刻我們都在刻劃我們未來的生命,
今天刻劃明天的生命,今生刻劃來生的生命。
我們幾乎是在一張白紙上面不斷的去塗,
紅的、白的、綠的、藍的,每天我們塗對了,
最後就是一幅完美的圖。
就怕我們沒有一個藍圖,
今天不去塗,或者是你亂塗,
你這張圖畫畫起來就不好看。
所以,每一時每一刻我們要很小心我們的身心,
起心動念,舉手投足,
都要很謹慎的。有意義嗎?
有效果嗎?有效率嗎?
對自己對別人有益處嗎?
對我們的身心有所助益嗎?
經過這樣思考,我們去做去學,
那麼我們就是塗上正確的位置、
正確的顏色,這一幅生命的圖案終於完成了,
當我們離開世間的時候,
它就是一幅愈來愈美麗的圖像。
那麼,我們會覺得活著真的是很有意義。
生命雖然是無常,
但是佛陀說一切都沒有空過,功不唐捐。
我們起心動念、舉手投足,
點點滴滴、一切一切,
凡走過的都有留下了痕跡。
這個留下的痕跡,
就是讓我們去開創新生命的一種基因、
一種原料、一種元素。所以生命是有意義的,
雖然是無常,卻是永遠相續下去;
不是一了百了,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
人活在世界上沒有什麼意義,不是這樣。
所以佛陀講三世因果,帶給我們無窮的希望。
這一生當中的遭遇,種種不如意,
這一切都是無常嘛,不是永遠如此,
它不是一個終點,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這一生的遭遇,
父母妻子兒女造成我們很大很大的傷害,
但是我們要想這只是一個過程,
這是業力的一種安排。
在這個業力的安排當中,
我們接受它,我們超越它,
不要為了眼前這些遭遇、
這些不幸哀傷嘆氣。
那佛陀說,你中了一支箭還不夠,
又中了第二支箭;然後又怨天尤人,
那又是中了第三支箭,那是很可怕了。
這個就是說:看不清生命的本質,
參不透生活真貌的人,
一輩子都是不滿足不開心。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