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無體故 識亦不生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5-10-10 07:33
樓主
推文 x0

圖 1.


塵無體故 識亦不生
幻師變現幻虎,幻虎食幻師....此乃大乘禪法止觀真諦。
在佛經中,佛祖也曾經對迦葉尊者開示:"迦葉,
譬如幻師作諸幻像,所作虎等還食幻師。
迦葉,如是觀行比丘,隨觀一境,⋯⋯⋯⋯
顯現唯空故,實無所有,虛無真實......。
幻象非無亦非有,似有而又實無。
世上一切現象,由于因緣聚合,
有曆曆如真之形象,
但到了因緣離散時,又歸于寂靜,一無所有。
譬如泥土,將之制成瓦器,此瓦器無泥土則不成。
但當泥土被破時,則瓦器無成,又歸于沉寂。
此种虛幻現象,忽有忽無,似有非有,究境空虛。
所以,我們要知道,觀一切現象,都是名相假立,
并非真實...因此説,幻師變幻虎,幻虎食幻師。
幻師為虎食故,幻師滅。幻師滅故,幻虎亦無,
用來譬喻塵(幻虎)無故,意識(幻師)不生,
則根、塵相泯而盡,成無塵法空智。
也就是經書上説的塵無體故,識亦不生,意識不生故,
唯識自滅故......。

外諸器界。不出此二。一法應如是。二藏識變起。
又眾生業力。亦菩薩萬行為因等。所現世界。皆是藏識相分。
相分之中。半為外器。而不執受。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
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
上雖分執受不執受。二義。俱無自性。
全以佛法界如如一真心為體。當知依即正。正即依。
不出一心真性矣。且性無不包。有情無情。有覺無覺。
皆自心性為體。隨緣發現。應處方知。如世間致生祠堂。
有政德及民。往往有遺愛去思。為立祠宇。中塑像以四時饗之。
其人當饗祭日。則酒氣腹飽。亦如丁蘭至孝。
刻木為母晨昏敬養。形喜慍之色。且土木不變。唯心感耳

問。立識方成唯識義。云何境識俱遣
答。顯識論云。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
究竟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
是故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
所以唯識論。亦名。破色心論。
佛性論云。經中佛以幻師為譬。
佛告迦葉。譬如幻師。作諸幻像。所作等幻虎。還食幻師。
迦葉。如是觀行比丘。隨觀一境。顯現唯空。故實無所有。
虛無真實。云何能得離此二邊。由依意識。生唯識智。
唯識智者。即無塵體智。是。唯識智若成。
則能還滅自本意識。何以故。以塵無體故。意識不生。
意識不生故。唯識自滅。故意識如幻師。唯識智如幻虎。
以意識能生唯識故。唯識觀成。還能滅於意識。
何以故。由塵等無故。意識不生。譬如幻虎。還食幻師。
如提婆法師說偈言。意識三有本。識塵是其由。若見塵無體。
有種自然滅。入楞伽經云。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實不滅識。
何者。以境本空。從識變故。以識無體。不須滅故。
是經云。但不取諸境。名為識滅。實不滅識。
何者。以境本空。從識變故。以識無體。不須滅故。
No. 2016 宗鏡錄 (卷79) T48, p0853a

諸位!離塵無體性,跟離塵有體性,
只要你記得這個,就好修行。
離塵無自體性就是妄心、妄識;
離塵有自體性,就是真心,
就是明心見性、如來藏、真如。
(慧律法師楞嚴經第五套[破妄顯真(十番顯見)])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