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相生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adamlee9
2015-03-06 07:31
樓主
推文 x1
第二章 有無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就是美,惡就是惡,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
那麼,老子為什麼提出美惡善不善的轉換呢?
原來美惡善不善是主觀的感受,感受過了頭就會轉換,
這就是老子對天下事的睿智觀察。
「天下皆知」就代表了這個觀感的透支,
天下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網羅,裡面容受了過多的紛擾、人類的情緒,
一種觀點的過度擴散必然牽引更多觀點的紛紛而起,
從而在一個私心擾攘的作用情勢中,
終將吞噬這個本來的觀念。
這個存在發展的規律便是後文中的「反者道之動」之法式,
這個規律法式的背後根本理由是人類的心理現象,
也可以說是人性的實然使然,是人性的騷動決定了事變的發展,
決定了社會意識。我們觀念中的好的事務,
在我們的觀念中誕生了,但是這個好的事務、好的價值,
好的形象卻是人類私心中的共同趣向,
它本來只在於我們的感受認知中愉悅地發生著,
但是假如我們的人性中有一個擴展的欲求的話,
假如我們讓這個「在我的價值形象」凸顯於天下人之眼前中的話,
那麼那些「欲佔為己有」或「因欲求不得而製造破壞」
的諸多擾攘便都來了,
此時我們心中的那個美好的歡愉可能成了恐怖的夢?,
又有何「好」可言!我們的主觀帶出他人的反感,
他人的反感吞噬我們的主觀,我們的主觀走向反面,
造成我們不樂意的結局,這便是「反者道之動」的律則。
便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http://www.hkshp.org/duh/la202.htm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carlieu
2015-03-06 10:17
1樓
  
老子其實是最早的民主主義提倡者非孫中山先生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