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8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圖 1.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道不虛行,遇緣即應。
“待境而生”或“遇境而生”的詩法
出自禪宗的“心不孤起,托境方生”之說
(見圭峰宗密
《禪源諸詮集都序》上之二)。
南宋詩人陸游引申黃庭堅的觀點說:
“ 法不孤生自古同 ,癡人乃欲鏤虛空。
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
(《劍南詩稿》卷五十
《題廬陵蕭彥毓秀才詩卷後》)
“法不孤生”顯然是“心不孤起,
托境方生”的縮寫。
禪宗公案,濟宗佛果禪師弟子問: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又提坐具問:
“這個是境,那個是法。
”師曰:“卻被阇黎奪卻槍……,
不知道哪個更為本來啊。
注:佛果禪師是北宋·嘉釣八年(1063)生。


緣起(梵語: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pratītya-samutpāda;三咪歐趴大
巴利語:paṭicca-samuppāda),
重要佛教術語,
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
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
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緣起就是
「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自早期佛教起就不斷的
對緣起進行著深入的研討。
從現代研究的角度看,所謂緣起,
並非一種實體或是某種
特定的法門亦或是特定過程,
而是佛陀所說一切法的本源起點,
所以名為緣起;對無明眾生而言,
世間見都歸類成宿命,我所成,
神所造,無原因等等邪見;
因此佛陀開說因緣和合現象,
此理即為因緣。
任何的法顯現以及事物,
都因為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而處在變化中,
這是「緣」的現象;在眾生的觀點裡,
所以依種種先後、時間而做分別有名「因」、
「緣」的現象、作用發生;佛陀為了開悟眾生,
對於無明眾生見世間現象的成住壞滅建立了
「有生滅見」,
因此說了順觀因緣法、逆觀因緣法。
佛陀說諸緣起,皆是使眾生能從
各種相關法及各類因緣法中,
見到真實「緣起」。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未皈依佛陀以前,
曾與好友目犍連向六師外道學藝。
有一天,舍利弗見到馬勝比丘,
為其莊嚴的威儀所攝受,
便問馬勝比丘所師何人、所習何法,
馬勝比丘回答: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由於這一偈的啟發,舍利弗偕同目犍連,
帶著門下的所有弟子到竹林精舍皈依佛陀,
而後聽經聞法,精進修行,
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金剛經:
【須菩提,於意云何。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
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20-11-13 12:2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60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