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98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宗门」和「教下」
净空法师: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谈谈佛法,希望对佛法有所认识,以便于学习,真正达到学佛的效果。

佛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办的。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灭度六百年后,佛法由印度的高僧传到中国,即为朝野所热爱。

早期的佛教是「佛陀教育」。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这是佛法本身的「宗」与「教」,与现前「宗教」的定义完全不同。

宗门与教下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教下依据佛的经典。教下就像读书,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自己的德行、智慧、境界提升。宗门则像天才班,不须依据经典,七、八岁就念研究所,不是普通人所能学习,要「上上根人」才有能力。宗门的特色是「悟后起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才起修行。这是佛门中,宗、教概略的情形。

释迦牟尼佛是人修成的,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佛」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智者、觉者」。换句话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觉悟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这个人就称之为佛。「菩萨」也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在求觉悟者」。菩萨也有相当程度的智慧和觉悟,但还没圆满,若圆满即称为佛。把这些名词搞清楚,我们才晓得:原来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像学校博士、硕士、学士等名称。佛教的最高学位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辟支佛,最低是阿罗汉,总共四个学位。

《无量寿经》里有一句话非常值得赞叹:一切皆成佛。这是什么样的心量?诸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都和他一样,不能不如他。这「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这是佛教终极的目标。佛希望每个学生都拿到博士学位。佛与一切众生平等,所谓:「生佛平等。」注意「生、佛」不是「佛、生」,佛把众生的地位抬上来了,众生第一,佛在下面,众生与佛平等。我们应当发奋努力,不辜负佛真诚的教诲与期望。

世尊的教学超越国土、族群、宗教,有教无类。只要肯跟他学,世尊都热情教导,从没拒绝过一个求教者。《论语》记载:孔老夫子教学生,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老夫子就不教。换句话说,孔老夫子希望教学的对象聪明,一点就通,他才欢喜教,如果告诉你一个原则,你不能活用和贯通,夫子就会把你放在差一等的教学。佛不如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不但当年如此,生生世世,什么时候你发心学佛,佛就有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佛是什么人,什么身分,什么地位?用现代话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家」。我们做为佛的弟子,也必须肯定自己是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工作分两类:一是讲经教学的「弘法」工作,一是在世间推行佛陀教育的「护法」工作。护法好比学校的创办人、董事、校长、行政人员,弘法好比学校的教员,每天给大众授课。教、职员要辨别清楚,弘、护要密切合作,两者缺一不可。古时的丛林寺院,都是佛教教学的场所,每天上课八小时,另外,有八小时的修行,将课堂里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落实到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佛法不尚空谈,佛法重实质与效率。

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欧阳竟无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做过一次震撼佛教界的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他举出许多例子,证明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那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要把佛教本质认识清楚。

佛教变成宗教,是在清朝中叶嘉庆以后。因为在康熙、雍正、干隆的盛世时代,佛法依旧是教育,可见得它变成宗教不过是最近两百多年的事。今天,若说佛教不是宗教,就说不过去,因为佛教确实已变成了宗教。现代的佛教总共有五种形式同时存在,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辨别清楚。

第一种、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这是传统的佛教,现已很少见。

第二种、宗教的佛教。把释迦牟尼佛与诸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已经舍弃教学。

第三种、邪教的佛教。这是最近半个世纪才发生的,它的迷执很深,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四种、哲学的佛教。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把佛经当作哲学来研究。可是,他们不能得到佛法「断恶修善,破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真实利益。为什么?方向错了,所以达不到目标。我跟方东美老师学哲学时,他把佛经介绍给我,还告诉我:「佛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他以哲学的眼光看佛法,一生钻研不懈。

第五种、作秀的佛教。法师带着一群弟子表演,唱歌跳舞,非常热闹,中间法师出来讲几句话,讲十几、二十分钟,观众听了也未必懂他在讲甚么。

我们究竟学习哪一种佛教,自己要清楚;我们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

究竟教我们什么,我们又跟他学什么?我想每位同学都关心这问题。佛在一切经论中所说的,就是《般若经》上所谓的「诸法实相」。这四字浅言之,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可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人与人关系的真相。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人群,那人跟人关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第二类、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真相。我们不能离开大地和物质环境而独立生存,所以必须要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三类、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真相。可能你会说:「你迷信,怎么讲起天地鬼神?」现代科学家肯定:空间是多维次的。不同空间的生物,就是佛经中常讲的「十法界」,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天地鬼神」。我们不要被名词术语蒙蔽了,必须要了解术语的真正含义,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这部经(十善业道经)上也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十法界的依正庄严,起于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今天,科学家还没研究出空间为何多维次,很可惜他们没读佛经,他们如果有缘读佛经,我相信会比我们早开悟,他们很聪明。佛讲,多维次的空间是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所以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不就突破了吗?

突破空间维次,佛家用「禅定」。禅定就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禅定真实的意思,是《楞严经》的一句话:「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心定就能转境界,突破空间维次,扩大生活空间。随着定功的浅深,突破的层次多少不一,到佛果位,层次全都突破了,就能圆满的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等觉菩萨还有一层没有突破,所以了解还不究竟。这是从理上讲,要深功夫才做得到。

从事上讲,我们凡夫能做到的,是在生活当中,行、住、坐、卧。心有主宰,不为外境所转,如经典所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样的禅定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禅定不是每天盘腿面壁打坐,那只是初学禅定的一个方法。

世人大多生活在烦恼、忧虑,甚至恐怖之中。我们佛弟子接受佛陀的教诲,就能「常生欢喜心」。佛法的生活是高度的艺术,充满了「真、善、美、慧」。诸位如果懂得怎样学习,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佛教正如欧阳大师所说:「是人生之必需。」

佛经明白的讲述真相,我们听到了也点头,但就是没能把它证实。必须实证,学业才算完成。佛所讲的话,我们能「信、解、行、证」,到「证」才有真正的受用。「证」一定要通过「行」,而「行」就是试验。经论中所讲的道理、方法、境界,如果不通过试验,怎能证明?通过试验证明,是科学的教学法。科学家说佛教是迷信,不能怪他们,想想他们讲的也很有道理。我们今天展开佛经,是会念,但不懂意思。佛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我们完全没有落实,也没有试验,这不就是迷信!所以佛教变成了宗教。

宗教如果不回复教学,决定不能解决问题。佛教如是,其他宗教又何尝不如是?我接触的宗教很多,他们的经典我都读。读后我才明了;所有的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和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可是,他们在早年就已变成了宗教,变成宗教的时间比佛教还久,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到的。

佛陀教育的宗旨是「孝亲尊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世尊教导我们修学「净业三褔」。三褔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大根大本。第一褔:「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教由此教起,也在此地圆满。

本文取材自<<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讲解。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9-17 11:0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77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