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31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pig411204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健康] 久坐在电脑前 小心罹患「腰背部肌筋膜炎」
【来源出处】 台湾论坛

◎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

 此篇文章同步刊登于37岁的上班族林小姐,平时工作需要久坐在电脑前,三年前开始下背痛。刚开始发生时无明显痛点,主要集中在下背部但并不常发作,因此不以为意。

但是近三个月偶尔有夜间翻身困难情形,凌晨3-4时疼痛加重,在变换体位,或按摩、捶击患部后,疼痛可减轻。有时晨起后疼痛加重,稍加活动,疼痛也能缓解。最近气温下降又下雨时疼痛加重,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严重影响睡眠。

因此病人到中医科门诊求诊。经针灸治疗二周,并配合卫教运动后,症状明显改善,晚上又能好好睡一觉了。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医师王惟德说,其实这就是一般上班族常见的腰背部肌筋膜炎,背部支持组织是由纵行的结缔组织纤维,覆盖在腰背肌上,有保护肌肉及加强对腰部的支持作用。

在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因素作用下,导致腰背部筋膜及肌肉产生充血、肿胀、渗出及纤维化改变,并相应出现弥漫性疼痛、局部可触及结节状或条索状改变等临床表现。这些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变化,叫做腰背部肌筋膜炎。

王惟德指出,绝大多数患者有长期和持续性特殊姿势下工作的慢性损伤史。疼痛一开始不很剧烈,开始为酸胀不舒服,时轻时重,间歇发作,以后有刺疼、僵硬、麻木感,并有进行性的加重。劳累时显重,休息后减轻,范围也不断加大,与气候变化有关,立、坐、卧姿势活动受限,行动困难。

他表示,患者常常难以确切述说疼痛部位,但是疼痛的放射性比较少见。肌筋膜炎有特定压疼点特性,这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按其压疼部位,一般可以认为是其相应部位组织伤病。
导致腰背部肌筋膜炎的原因,主要有:

  1. 寒冷:这是最多见的原因。寒冷地区、寒冷季节、冷风侵袭引起腰背血液循环发生改变,血管收缩、缺血、瘀血及水肿,造成局部组织发炎,但会随气候改变而加重或减轻。
  2. 潮湿:是另一种多见的原因。在潮湿环境中,因皮肤代谢功能失调,特别是排汗功能降低,引起皮下及筋膜处血液流速减缓,从而导致微血管充血、瘀血、渗出,形成筋膜炎。
  3. 慢性损伤:由于各种慢性劳损性因素,反复作用于腰背部,导致腰背部软组织张力增高,出现微小损伤,形成本病。
  4.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单一工作姿势持久等均可诱发本病。
  5. 风湿症、痛风:某些病毒感染时易伴发本病。
王惟德表示,在中医针灸取穴上,常常用华佗夹脊穴,夹脊穴的定位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上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治疗腰部筋膜炎常取腰椎第二到第五椎下两侧8穴,此穴有疏经通络、调节脏腑气血、舒筋活络、安神镇痛的作用。

他说,在中医门诊有时会使用电针夹脊穴促进止痛作用,现代实验研究中,通过解剖夹脊穴发现,附近均有相应脊神经伴行。所以针剌夹脊穴可作用于神经根,阻断疼痛,又能通过调节神经功能宣通气血,有效地消除疼痛。另外可使神经周围的血管扩张,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与舒缓肌肉、筋膜压力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改善临床症状。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夹脊穴与背部的背俞穴相邻,背俞穴有调整五脏六腑之气机的作用,因此针灸夹脊穴可调节脏腑气血而治痛。夹脊穴与督脉相邻,和全身经脉均有联系,故针灸夹脊穴有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因此经脉通则不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王惟德建议,需久坐久站的上班族,也可在家做腰部玲珑鼓势及腰部吐纳势等运动,促进腰部气血循环,预防腰背部肌筋膜炎:
  • 腰部玲珑鼓势:两足微开站立,两手放松垂于躯干两侧,做左右侧转动活动,两手如钟摆般自由摆动,引导身体转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至最大限度为止,手掌可轻微拍打对侧肩部,活动时腰肌要放松,运动约三到五分钟。
  • 腰部吐纳势:仰卧时两腿弯曲,抬臀时吸气将腰部抬离床面约十五公分,静止五秒,此时将两手握拳放于床面,拳心朝下,吐气时将腰部脊椎两侧自然置于将拳峰上,即按摩华佗夹脊穴,腰部肌肉放松,臀部可前后左右挪动,增加腰部与拳锋刺激面,加强穴道刺激维持此姿势十秒,反覆二十次。


【心得感想】

近年来大家都长时间坐在电脑桌前,没想到坐久了也会有病出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凯擘 | Posted:2010-03-21 11:3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50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