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69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hinbox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1 鲜花 x7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尖端赛车场,4+2异种格斗(调整缺图)
2008/12/6,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都12月了还会来个午后雨,幸好只是老头撒尿般的毛毛阵雨,但20度(猜的)左右的气温加上不算下雨的细雨,也差点以为今天是练不成了

豪哥在几个月前也曾经下来一趟,但那天却因为台风天的关系没能进赛道尝试,实在残念。跑惯了TIS赛道在尖端的表现应该是不会差到哪里去,即使他用的是这台本田(HONDA)K7 ACCORD

  虽然是星期六,比起上午十点就人满为患的TIS(GAMFA)赛道,即使过了中午尖端还是冷冷清清,形同包场,这也是另一种南北风气吧。

  
虽然在飘雨,但还不到能令赛道产生太大变化的程度,进入PIT之后把车卸下

  
因为自从10月底龙潭练习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碰它,只有骑到工厂附近加个油。而上次已经磨耗到只剩下1.5mm左右的光头胎则是动都没动,还是维持着一粒一粒的脱胶状态,反正已经打定主意就在今年之内将它的生命结束掉
  
开始上赛道热身+暖胎,今天的气温不高,约20度上下,同行成员除了我和豪哥,还有大天王与小街车中出场亮相的蔡投以及垦丁游击战中出现过的的C君。他们两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摄影+拉D赛,以及接受中指的洗礼。
  
首先豪哥先下场摸索,而我就先留在PIT里面,做啥?换装啊!全身连装备皮衣穿起来可不是那么快就能完成
  上场之后其实我的心情失望得比较多,以一座赛道来说,路面品质是奇差无比,尤其是第1~6号弯之间。


相较之下虽然龙潭(TISGAMFA)赛车场的路面就已经广受诟病,但我上次去跑过龙潭之后却发现路面品质实在是好尖端太多了,以现在来说,除了大直线之外,每个弯道或多或少都有些狗皮膏药,而且修补品质比起公路上实在是没有两样,简直就像是机场接送区出入口的减速高凸,难道前面有旅客会挥手拦车吗!?


路面极差加上今天气温不高以及原本就已经衰退的轮胎,其实我从一开始的暖胎圈就已经是骑得战战兢兢,速度也控制在相当安全的范围,否则车子压上去那晃动要是过大,对二轮来说很可能会接手预期外的除草工作。(后面的影片有真相)
  
而且一开始还以为是天气冷的关系,总觉得轮胎根本热不起来且无法发挥在应该有的抓地力,稍微把车压深一点就感觉到后轮不预期的滑动,结果居然完全是因为路面颠簸,而且这种颠簸的程度无法以调整悬吊设定来加以控制,除了放慢速度之外别无他法(二轮)。


但说真即使赛道熟悉度还够,但还是不怎么能放手攻弯,不像龙潭大概2圈就能发挥抓地效能而放胆压车,而且我不想给自己找藉口,我确实无法克服二轮在颠簸路面上的恐惧,因此今天我给自己的评分大概只有60分。
  
既然这样,那就来提些花絮好了。前面说到蔡投+C君这对活宝这功用就是场边摄影以及接受中指的洗礼,而这洗礼当然我也插上了一脚(我应该把手再往前伸一点...中指和背景融合了)


C君更是洗礼到乐此不疲


蔡投的回礼(反击)

  
........我看还是来点有水准的好了,今天是来玩车的,不是来比中指的
菜头不愧是咱们当家摄影师,可能今天比较冷让他有点发抖,但还是很尽职得拍完大部分的过程,甚至连异种格斗也很努力的在车上手持拍摄,值得鼓掌(拍拍拍!!!)


但下面我想先偷懒一下,用影片截图来取代影片上传,这部分我想保留到之后的合辑剪接
  还在暖胎的阶段,稍微补一下油门后轮就会滑胎,可见暖胎是多么重要。


为什么赛车皮衣有人戏称为「青蛙装」,当然是因为骑车的姿势从这个角度看真的像青蛙!


  据说这个弯道因为饱受摧残加上缺乏养护,别说颠簸,似乎连路面也已经久未清洗,因此地面的摩擦系数其实相当低(可靠消息来源),难怪上次我会在这里摔车了...心里还是有一层阴影。
  
顶多就是这样了,再快一点就会开始滑了,我没有开玩笑,弯中打滑+失控比起进弯或出弯打滑的后果都要更严重。

   
另一个Vision:用看的就知道其实可以再下去,但我尝试过了,会滑就是会滑,也许换上新轮胎会好一些


所以我说蔡投真的尽职,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蔡投也,连出弯缓冲区的轮胎墙他也就这样钻进去
(啊...我把蔡头讲成老鼠了...)

  
虽然是写自己的部落格,但也别把豪哥忘了,我们可是几年前相见恨晚的赛道同好,在排斥赛道反而喜欢在公道玩命的台湾玩车世界里实属非常难得,上面这句话并没有贬低的意思,但有不少明明有赛道能上却喜欢一头往山道和公路上拼狠劲,说到这里我又准备写篇文章来探讨一下。

  
毕竟我在尖端的经验还是比豪哥多,这次由我来带着豪哥熟悉一下路线,顺便使用车载摄影机录下了整个过程,虽然直线上我刻意放慢了速度(直线底控制在150KPH以内),除了第一弯属于中速弯,看起来速度相差不多,但连续低速急弯似乎仍是四轮占有压倒性的先天性的优势,而且飘着雨路面潮湿,我并不想在刹车上冒险,因为二轮在全力刹车的时候因为后轮几乎无负重很容易产生不稳定的钟摆,我还得再练习掌握这种感觉

但我想,等菜投退伍之后应该会比较有时间勤加练习了(因为光是上下货车就得至少两个人)。
  
异种格斗,开催!

  
因为这段影片豪哥忘了先将解析度设定为640x480,因此160x120看起来是模糊了些,但仍可以感受到路面颠簸,显然对四轮尚不构成太大威胁...但其实在前面的我可是压得心惊惊,深怕一个坑洞没处理好而发生事故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几圈下来可以明显看到在尖端甚至很难吃到满胎,当然是因为路面颠簸,对四轮来说实在是无所谓,但二轮可是特别敏感。可以看到最外圈还留着上次在龙潭留下的脱胶痕迹没有磨平掉,这是龙潭甚至比尖端优质的「物证」,整流罩上的痕迹就是在这个「饱受摧残」的最终弯角摔车的伤痕。


跑到这里,我剩余的油料也快用光了(冏),在PIT休息谈天的同时,我向豪哥提议让蔡投和C君坐在副驾驶座体验一下真正的赛道走行,豪哥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从货车车斗上拿了2.2公升的宝特瓶甩干之后,由蔡投打前锋坐上豪哥的副手席
  
因为油灯亮了还可以再跑一段距离,这是车厂设计给骑士找加油站用的,但毕竟是平常走行的方式,我不晓得还可以撑几圈,但还是同样再来一次异种切磋


所以我说菜投真的很有心啊,今天他居然也把照相机带上车,让我可以来个子母画面剪接,也让豪哥细腻的操控有曝光的机会
  因为到此为止我都是跑在前面,加上久未接触四轮改装车,低估了一个实力坚强的驾驶搭配调教适当的底盘所发挥出来的坚强过弯实力,而且这台K7是豪哥平日的代步车,而我的YZF-R1只有在赛道上奔驰,熟悉度自然不用讲,加上颠簸的路面对二轮来说确实相当不利(最重要的是我会怕!~XD),显然我在直线上放太多水了
  
因此我们双方车种所长分别互补长短的话,圈速搞不好是不相上下哪,事实上后来调换位置(我跑后追)时,如果不在大直线攻上200公里以上末速,我会在第二弯就被豪哥拉开差距,不愧是持有正式执照的TIS赛车场的常客!以总重约1.5公吨的雅歌(含改装音响)在全民攻略出1:03秒台圈速的强者。
  
这两段就可以清楚看出在前方的我的跳动,真的是满恐怖的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这时候豪哥和菜投出出帮我加油,我回到PIT和C君哈拉,内容实在不值一提。突然想上去吹吹风的情况下,连安全帽也没戴,就直接上去慢慢的绕绕



但是...在时速能安全地攻上100以上甚至200公里的地方,眼睛还是被吹到整个酸到不行,还是戴上安全帽吧...
好巧不巧,才一圈而已就刚好在PIT入口前供油发生异常,一进通道就熄火了(Orz),最后是用推的进站。

  
如果是在直线底的第1弯~第5弯之间熄火,那可真的是会推到爆浆,一部将近200公斤的铁块要推个1公里可不是轻松的事。
  最后汽油回来了,菜投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想骑乘我的R1上赛道绕一绕,因为他在10/19那天有过FZ150的赛道走行经验,而且平常在山路上他的实力我也给予肯定,因此答应了这个要求但有附加条件,那就是:转速不要超过5000转。结果他马上回吐我:我大概4000转就不敢再上去了吧!(笑)

  带上我的安全帽做基本防护(至少防风),菜投跨上这辈子一直都是打光棍的我唯一的小老婆
死菜投,仗着身高腿长拒绝我帮你往后推车,对啦...我170腿就是短!(跨上去要垫脚尖...XD)

   
看着看着,欸!感觉还不错嘛!虽然速度不快但还是挺顺畅的,就是姿势还是有些生涩
看迷了的我居然忘了要摄影(该打!),连忙抓起相机往观众弯(最后弯角)的顶点奔去,准备拍下菜投的英姿,想不到这小子居然挑这时候回PIT....


嗯...你的手可以再弯一点会更好(笑)

  
面对这部能轻易攻破250公里大关,极速直逼300公里的速度猛兽,菜投这趟下来又对它投以敬畏的眼神,事实上每出观众弯就看到他加油之后又不敢再上去,这不能怪他,因为我当初也是这样过来,我和豪哥都能想像本来以为是轻轻催油,结果却差点整个人被往后甩掉的感觉。那真的很恐怖!需要时间和经验去习惯和掌握它。
  
最后时间也晚了,和豪哥准备再来一次追走,这次我跑后追,说真的,我其实是有架上相机拍照,但不知为什么今天我试架了两台相机都残念,都是一出发就给我待机,跑了好几圈下来却只录了10秒钟...


这一趟说真的反而是我惊讶到了,豪哥的实力和适应力果然有水准,虽然考虑到加速度的差异性,我在直线上刻意放慢速度并拉开距离,但即使在第二弯追上,但是第三弯开始就又被拉开差距,说真的驾驶马力巨兽在这种密集的连续急弯在先天上可能就真的不如四轮,加上路面颠簸影响更巨。以玩过四轮的经验也知道汽车在面对急弯的时候只要方向盘操作细腻且迅速,可以瞬间稳定的切换行进方向,并且可以不客气得直接从路缘石上(可用路线范围更大)压过去不怕震动;不同于机车必须透过车身摇摆,而且压过路缘石甚至会发生打滑,这段时间已经可以让油门的时间差上半秒,尤其是这种原本就是为了高速赛道而生的车种,面段尖端这种微型低速赛道说真的挺吃力的。

  三个距离不到50公尺的弯道下来,差距被拉开了有100公尺左右,但是在大直线以及第一弯还是可以轻易地拉近距离甚至(有机会)超车,可见通过时速100公里以上的弯道才是二轮的强项,而后面的连续低速弯说真的...完全追不上!!
  
关于豪哥的表现,这个动作就可以完全说明

  但如果是以圈速来说,也许是不相上下,因为机车加速快过弯慢,而豪哥+雅歌则是加速慢(直线底时速还不到150 KPH)过弯快,所以他在弯道中受到我影响(连续弯道),而我则是在直线上严重放水(仅用1/3~半油门),互相截捕之下也许时间上会相去无几吧。
从影片中截取出来的圈速甚至还比我独跑暖胎还要慢3-5秒,真的是「点到为止」咧....
    相关文章(全部赛场相关纪录):
桃园龙潭 - 初次全民赛车场(GAMFA)练车纪录 - 前言
桃园龙潭 - 初次全民赛车场(GAMFA)练车纪录 - 第一节难敌群雄
桃园龙潭 - 初次全民赛车场(GAMFA)练车纪录 - 第二节群魔乱舞
再次尖端赛车场探极限
久违了的尖端赛车场练车记事
我个人的参赛、练车纪录总剪辑


[ 此文章被shinbox在2008-12-12 22:28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 | Posted:2008-12-07 14:0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07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