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联电钱进股市
文.陈君桦
近年联电以精准的投资眼光,用亮丽的业外获利,弥补本业营收的低迷。
联电的投资特色,是周转率高、赚多赔少、投报率2到3成,非常适合跟进。
无怪乎外资分析师要说:「投资才是联电的本业,晶圆代工只是副业。」
联电不太可能超过台积电了」几乎已成为外界对于晶圆双雄的普遍看法,「但是,就算能超过,又怎样?」前交通大学校长张俊彦反问。
的确,对于排名老二的联电来说,目前努力的目标,除了拉近与台积电本业上的差距之外,耕耘多时的众多转投资,能否帮助联电另辟蹊径,更是重点所在;至于营收规模的差距,早已不重要。
将「晶圆代工」比喻为台湾这20多年来的重要经济命脉,并不为过。然而,从2000年开始进行研发的0.13微米制程,成为拉开台积电与联电差距的关键,由于台积电自行研发0.13微米成功,联电则选择压宝IBM,却合作不顺利,使得联电在0.13微米先进制程上落后台积电将近1年。
这1年的差距,足以使大客户转单、拉大晶圆双雄的获利差距;更重要的是,迫使联电不得不加速转向集团化的转投资布局。可以发现:不论是纯粹财务投资也好、策略投资也罢,联电集团近年来的布局既多且广,你可以不喜欢联电的做法,却无法否认联电在操作上的灵活与绩效。
以创投为本业?
「联电的本业是什么?」如此提问,恐怕有些失礼;但事实上,观察联电近年来的获利结构,业外获利贡献远超出本业净利(图1),甚至于,在景气低迷、产能利用率不佳的时候,联电的获利还得靠业外苦撑,其中,最亮丽的业外收益,来自「联家军」;业外收益超出本业净利,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联电所成立的投资公司,如百分百持股的弘鼎创投、宏诚创投,以及联电董事会中的谐永投资、迅捷投资,这些众多的投资公司与复杂的持股关系,不仅令投资人摸不着联电的布局,再加上这些投资公司多由曹兴诚挂名董事长,对比曹兴诚一步步辞掉联电与旗下IC设计公司的董事长,曹兴诚事业重心的转移趋势,不言可喻。
能存活 才是王道
正因上述两点,才会使得外资分析师忍不住说「投资才是联电的本业,晶圆代工只是副业」,更犀利地指出「Fab(晶圆厂)只不过是联电拿来做投资的工具而已」。本业也好、副业也好,在商场上,能存活,才是王道;在投资上,能获利,才是关键。
2006年1月9日,赶在和舰案遭起诉前,联电集团改由原执行长胡国强担任董事长兼执行长,曹兴诚与宣明智仅分别挂名联电荣誉董事长、联电荣誉副董事长;也从那时开始,加快了切割联电本业与非核心资产的速度。至于如何进行切割,联电集团众多的投资公司则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大抵上,与本业相关的投资,由联电出手,如茂德、颀邦;转投资IC设计则多由宏诚创投负责,如绘展、咏发;财务投资则以弘鼎创投居多,如大同。
联电 转型集团营运中心
2004年12月30日,联电集团的华宸宣布与金凸块封测厂颀邦换股合并,换股比例为1股颀邦换3.8股华宸,合并后联电成为颀邦大股东,而且合并后联电仍持续加码颀邦,只进不出。
未达经济规模的华宸,原先毛利表现并不佳,而技术、获利皆稳定的颀邦,则积极寻觅合并对象,以求扩大规模;只是,华宸与颀邦的合并,前后磨了1年多,更有业者以「出身贫穷的青年追求大家闺秀」,来形容这场合并案。
一开始,由宣明智与颀邦董事长吴非艰谈合并事宜,但一方面由于当时封测景气尚佳,加上换股比例未达共识,双方虽然论及婚嫁,却还想再考虑,使合并案因而停摆近1年;直到2004年12月,改由当时的华宸董事长洪嘉聪出马,重新评估合并可能性,有了上一次的谈判作为基础,这一回,只谈10分钟就敲定了!
同样采换股方式合并的,还有元砷与晶电的合并案。
联电投资LED的起点是联铨光电,2005年初,联铨先与元砷合并,由洪嘉聪担任「新元砷」董事长;与此呼应的,则是晶电与国联合并成「新晶电」。当时,同为上游晶粒厂的新元砷与新晶电,各自的整并进度一直受到外界关注,因为,当新晶电合并效益逐渐显现时,新元砷却始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