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出处】 http://news.yam.com/view...hp/430791有句耳熟能详的成药广告词:「吃这个也痒,吃那个也痒」,夸张的表演引人发笑,我却一直不清楚,食物和痒有什么关系?
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小的悲剧突然发生在我身上。
和朋友在知名的泰式餐厅吃午饭,菜色以海鲜为主,刚吃完时并无异样,一个多小时后回到办公室,手心开始红热、发痒,接着脸上T字部位从额头到嘴唇四周整个肿起来,镜子里出现我不认识的自己:表情僵硬(就像肉毒杆菌打坏了)、轮廓变形的猪头妹!
不只我深感震惊,同事们也目瞪口呆,一直问我:「要不要去挂急诊?」
但我宁可拚命喝水、休息,一两个钟头后红肿消退,恢复正常。
因从小到大没有类似经验,我并不敢断定这是过敏。直到猪头妹魔咒又发作数次,有一回还发生在尾牙,只不过吃了这家五星级饭店一粒凤梨虾球,没多久整个人发红发热、上吐下泻、眼冒金星,全身无力倒在休息室的沙发上,当场又吓坏其他同事。
几次下来,我终于确定,自己是对虾子过敏。
但吃虾子就会变猪头妹这件事,对我还是一团谜:为什么小时候没问题,长大了才过敏?为什么我吃螃蟹、贝类、鱼都没事,独独对虾子过敏?为什么有时可以吃几只没事,有时吃一只就发作?
爱吃美食的我,想到人生少了大快朵颐的乐趣,就十分不甘心,因此趁机会请教专家,并藉此帮助其他和我一样被食物过敏魔咒纠缠的人,不管是螃蟹、芒果或花生,就算无法和这些食物相亲相爱,也能和它们相敬如宾。
猪头魔咒为何降临
其实医学上食物过敏定义相当严格:所吃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质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有害,产生抗体对抗这个过敏原,因过程中释出大量化学物质如组织胺、白三烯素而造成的身体不适。但必须每次吃到这种食物都会出现相同症状,才算过敏。
通常过敏会在吃进去的15~30分钟出现,但也会拖几个钟头甚至到隔天。症状可能出现在人体不同部位,包括:
■消化系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口咽部搔痒等。
■皮肤:荨麻疹、风疹、湿疹、血管性水肿、红斑、搔痒等。
■呼吸系统:鼻炎、气喘、咳嗽、眼睛搔痒红肿。
如我只是暂时变成猪头妹,还在轻度范围。严重食物过敏的人,即使少量接触也可能引发致命性过敏反应,不可小觑。过敏免疫学专家、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教授江伯伦举了国外的例子:一位男生吃了花生酱以后,亲吻女朋友,没想到他女友对花生过敏,竟导致全身性休克而死。
虽然食物过敏和遗传基因密切相关,但像我没有家族史,突然开始过敏也不在少数,江伯伦指出,可能是肠道免疫调控机制出问题、外在致敏物质变多,「让你的体质改变了,」而不同于幼儿时期的食物过敏,可能等长大发育健全就会减轻;成人的食物过敏「发生了就不会好起来,」他宣布坏消息,也就是说,我再发生吃虾变猪头妹的机率很高。
许多担心自己体质过敏的人,期望藉助过敏原测试避开地雷食物。但过敏状况因人而异,以成人致敏机率最高的有壳海鲜为例,有人是吃到油炸、不新鲜的会过敏,有人是只对其中一种过敏,变数很多,很难单靠检测判定。
而且检测用的样本和实际吃进去的食物组成成分并不完全一致,如果是对食物代谢后的蛋白质过敏,更可能数小时、甚至几天才出现过敏反应,因此「抽血检测食物过敏并不准确,常常吃了会过敏,测出来却是阴性反应(表示不是对它过敏),」江伯伦表示。
想确认过敏是否来自某种食物,「还是自己吃最准,」他认为。可在医生监测下,暂停食用可能造成过敏的食物一段时间(约两周),如果症状改善消失,再重新一样样恢复食用,当症状又重新出现时,就表示可能找到罪魁祸首了。
抗过敏小撇步
食物引发过敏的机制很复杂,许多还有待研究,但最有效(也最令人沮丧)的治疗方式只有一种——禁吃会过敏的食物。
如果不小心误食,轻微过敏可以服用抗组织胺缓解,严重过敏反应时,则须立刻就医,以口服类固醇或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日常则应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隐藏的食物过敏原。许多食品里可能有导致过敏的成分,包括牛奶、蛋、花生等,例如有些义大利面、冰淇淋、饼干中会使用蛋,对蛋过敏的人也可能对这些食物过敏。「每吃一种新的食物,应先看标示有没有致敏物质,」万芳医院营养室组长魏宾慧建议,尽量少吃标示不全、不清楚的食品。
常外食的人,最好准备几家值得信任的餐厅,确定服务人员能回答关于食材的问题,认真看待你的过敏。到新餐厅吃饭时,则选择较简单的菜色,以免不同菜肴中的过敏原加起来过量而致敏。
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剂、香料、人工甘味剂等,「可能会改变食物中的蛋白质结构,提高致敏性,」江伯伦指出。
目前已知硫化物如亚硫酸盐、二氧化硫(多添加在蜜饯、金针中),会诱发气喘,有气喘宿疾的人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标示。
只吃新鲜的海鲜。不新鲜的海产会孳生细菌,促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提高致敏物质如组织胺的浓度,更容易诱发过敏,就算健康的人吃了也可能过敏。
曾经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最好随身携带药品及警示手环(注明过敏的食物),并让身边亲友知道自己的病史,以防突发事故。
尽人事、防过敏
虽然食物过敏令人困扰,但某些方面我也因祸得福:更注意食物安全及卫生,宁可挑食避免病从口入。而几番效法神农氏的精神,我也发现吃虾的安全范围,只要新鲜、不过量,大概都能全身而退。
和我一样老大不小才过敏,即使逆转困难,仍有一些降低致敏率的预防方法:
服用益生菌。益生菌为促进肠道微生物平衡、有益于人体的活菌,可以调节并增强肠道内的免疫机制,对已经过敏的人可减缓过敏发炎反应;对尚未过敏的人则有预防效果。研究显示,孕妇服用益生菌能同时降低母婴的过敏机率,且「肠胃道健康,也比较不容易生病,」魏宾慧指出。
益生菌大部份为乳酸菌属,包括较为人知的乳酸杆菌、比菲德氏菌等,但并非每种菌都有相同效果,而且吃进去的乳酸菌,「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4小时,」江伯伦提醒,所以优酪乳要频繁喝,目前市售产品研究证据都不足,差异有限,「就找价钱便宜的喝就好,」他认为。
另外,营养界也有人鼓励自己做优酪乳控制糖量。
调整油脂摄取。研究显示,多元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可以阻断过敏反应的物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素,并有抗发炎的效果。怀孕期间补充鱼油,可调控新生儿免疫反应,预防过敏性疾病。反之omega-6脂肪酸则会助长过敏。
由于含omega-6脂肪酸的食物较多,有过敏状况的人,应少吃油炸食物,选用omega-3较高的食用油如芥花油、大豆油,避免omega-6脂肪酸高的红花子油、玉米油。
深海鱼是omega-3脂肪酸的良好来源,如鲑鱼、鲭鱼、秋刀鱼、沙丁鱼等。
多吃蔬果。蔬果致敏性低,且蔬果中的维生素如潃J萝卜素、C、E能预防发炎反应,「维生素C还有抗组织胺的效果,」魏宾慧营养师表示,因水果比蔬菜维生素C含量较高,她建议每天至少吃两个拳头大小的水果,其中一种为高维生素C的芭乐、柳橙、橘子、葡萄柚等。
累积经验战胜魔咒
成为虾子猪头妹三年多,我也磨练出自我防护之道,例如少吃虾仁(尤其看起来形状有点烂烂的虾仁),不喝虾子熬煮的汤。再新鲜的虾子也不超过安全量(以我是白虾约4、5只);虾饼、虾松、虾丸因为很难计算含量,且看不出新鲜度,最好浅尝辄止。吃大餐前多喝优酪乳和高维生素C的水果,调整肠道环境。
如我一般轻度食物过敏的人,只要减少吃的频率、数量,还是能享受美食。但碰到重要时刻如会议、相亲、面试等时,还是不吃为妙,因为压力会升高过敏的机率,身心状况愈差,愈容易过敏。
有趣的是,我对龙虾不会过敏!因此有了吃更好食材的正当理由。
其实食物过敏对生命威胁很低,有过敏体质的人无需活在恐惧中,了解自己的状况,精挑细选好食物,猪头魔咒也许反而能提高饮食品质,吃得更安全美味。
【心得感想】看到这一篇,其实感觉就像是在写自己的故事,以前我不懂我自己身体对某些食物会过敏,更有的时候吹吹风就过敏了。我也去看过医生,医生告知我要自己取找寻食物过敏的原因,因为每一个人的症状都有些不同...花了许久的时间才查出是何种食物所引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