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207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ernchan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转贴]中医药防治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理性的悲愁心境,常以心境恶劣为主要特征,可以出现在很多疾病的病程之中。如果没有其他的原因可以解释,即抑郁症状不是伴随其他疾病或原因出现,同时又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一般可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病人的突出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消沈。这三种症状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但是抑郁症病人并不一定都有这些典型的症状,多数病人可表现为思维明显缓慢,对问话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丧失原有爱好和生活乐趣,甚至有强烈的自杀欲望。病人自感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活动明显减少,不与他人交往,逐渐发展到不能工作、疏远亲友,重者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走路行动缓慢,严重时不语、不动、不食,成为抑郁性木僵。有些疾病也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抑郁症状和抑郁症可以统称为“抑郁障碍”。但并不是所有的具有抑郁表现的患者都可以诊断为抑郁症。
自古《黄帝内经》就有很多中医药在防治抑郁症方面相关的记载;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到明清时期,诸医家对郁证的认识更加深化完善,认识到情志因素在郁证产生中的作用,提出药物加心理治疗的综合疗法,一直延用至今。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情志所伤、肝郁气滞、痰火内郁、胆失决断和心失所养、痰火内生有关,分别用柴胡舒肝散、加味黄连温胆汤、解郁合欢汤,配合针刺养老、大陵、足三里、内关、百会等穴,往往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此外,心理开导、体育锻炼等众多的自然疗法,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也十分有益。
===========================================================
转贴自http://www.fengshu...se.com

[不好意思, 未注意注明转贴出处, 造成大家困扰, 下次会注意!]
============================================================


[ 此文章被sernchan在2005-11-01 10:16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0-26 11:3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70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