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55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ca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黑洞是个大电脑(3)
从奈米科技到稀米科技
如果任何物质团块都是电脑,那么黑洞就是个被压缩到最小可能体积的电脑了。当电脑缩小时,其组件间相互施加的重力会变得非常强大,最终将强大到没有任何实质物体可以逃脱的地步。黑洞的大小称为史瓦西半径(Schwarzschild radius),其数值与质量成正比。

一个质量为一公斤的黑洞,半径约为10-27公尺(质子的半径为10-15公尺)。将电脑缩小并不会改变它所含的能量,因此它每秒钟仍旧可执行10^51次运算。但是其记忆容量却改变了。当重力不显着时,总储存容量正比于粒子数目,也就正比于体积。但当重力主宰时,它将粒子相互连结,因此总体而言能储存的资讯较少。黑洞的总储存容量与其表面积成正比。1970年代,霍金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柏肯斯坦(Jacob Bekenstein)计算出,一公斤的黑洞只能储存约10^16位元─比被压缩前的同型电脑少了许多。

可资弥补的是,黑洞是个超高速处理器。事实上,黑洞翻转一个位元的时间是10-35秒,相当于把光从该电脑的一端传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因此,相较于高度平行化的终极笔记型电脑,黑洞可说是个序列电脑。它以单一装置的方式运作。

那么,黑洞电脑实际上如何工作呢?输入不会是个问题:将资料数据以物质或能量的型态编码,再掷入黑洞即可。只要适当地准备好要掷入的材料,骇客将能够为黑洞设计程式来执行任何要求的运算。物质一旦进入黑洞,它将永远消失﹔所谓的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就标示着这个消逝点。快速坠落的粒子相互作用,在抵达黑洞中心奇异点前的有限时间里进行运算,然后消逝。物质在奇异点被压扁时发生了什么事,取决于量子重力理论的细节,这理论目前尚不清楚。

黑洞电脑输出的是霍金辐射。因为能量守恒的缘故,其质量必定会减少,一公斤的黑洞在发出霍金辐射后,短短的10-21秒内就会消失殆尽。最强辐射所对应的波长等于黑洞的半径;对于一公斤的黑洞而言,所对应的是极强烈的γ射线。粒子侦测器可捕捉这辐射,将它解码后供人类使用。

霍金研究这个以他为名的辐射,结果颠覆了黑洞是个没有任何东西可逃离其力场之物体的传统认知。黑洞的辐射速率与其大小成反比,因此像那些位在星系中心的大黑洞,能量的漏失远比它们吞噬物质的速率慢。但未来的实验或许能在粒子加速器中创造出微型黑洞。这些黑洞应会在诞生后不久便立即爆炸,迸发大量辐射。所以黑洞不该被认为是个固定物体,而是个会以最大可能速率进行运算且转瞬即逝的物质聚合体。

逃脱计画
真正的问题在于霍金辐射是否提出了运算的答案,或只是一番胡言乱语。此议题仍有争论,但包括霍金在内的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这辐射是在黑洞形成时坠入其中的资讯,经高度处理后产生。虽然物质无法离开黑洞,但其资讯却可以。了解这个现象究竟如何造成,是目前物理学界最热中的问题之一。

【意犹未尽吗?欲阅读完整全文,请参阅科学人2004年12月号〈黑洞是个大电脑〉】

来自 http://www.sciam.com.tw/read/read...=590&DocNo=950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8-24 07:3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21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