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小说][分享] 快乐过一生
文/曾阳晴
那天黄昏,我和四岁的小女儿到植物园散步,我们趴在荷花池畔的栏杆上,假装是在海上破浪前行;我们在植物区散步,仿佛在探险;我们在园艺区赏玩,好似走入一座华丽的花园。那时她很喜欢一本以小雏菊为主角的绘本,园艺区里刚好有两大片小雏菊田,她喜不自禁地蹲下来又摸又看,仿佛遇见好朋友;我们在厕所的洗手台边,透过大片落地窗向外看,发现成片绿荫,女儿高兴地大叫:「厕所里种好多树,你看……」
我非常珍惜这样美好的时光,牵着她的小手,走在洒满金黄阳光的植物园,我知道这就是幸福,是一种真正的满足。活到四十岁你会发现,人生像这样的单纯美好的时刻并不多,所以特别弥足珍贵。我感谢小女儿陪伴我,让我可以全心全意地同她一起散步,没有压力,没有烦恼,像个小孩般快乐地活着。
我想,养育孩子不止是我和妻子单方面的付出而已,我们更从孩子身上得到无尽的喜乐。这在我信仰基督之前是不可能的。从前的我只想到自己的事:名利、事业、成就、享乐……然而,我渐渐觉得这一切带来的快乐并不持久。但是因为有了信仰,生命中有了上帝,成为一个基督徒之后,我不但愿意生小孩、养小孩,甚至从中得到极大的喜乐。
我记得有一天,我开车载着妻子和小女儿回家。小女儿已入睡,睡态极其可爱,鼓鼓的双颊(很奇怪,她瘦,但是睡觉中的双颊,却能红通通地鼓胀,让人十分爱怜)散发出一股沈静的气质。太太坐在前座,回头看见她的睡态,便对我说:「你看!」我快速回头一瞥,不知怎地就冒出一句:「你们两个都是我的玩具。」口气是爱得甜滋滋地。妻子很惊讶地望着我说:「你怎么知道我内心想的?你知道吗,我在叫你看她时,心里想的就是:『你们两个是我的玩具,』怎么这么巧……」
是的,就是这么巧,心灵的契合,可以说是夫妻间所能拥有的最大幸福与满足,而连系彼此关系的就是爱。我和妻子都希望女儿可以在爱中成长,而这就是我愿意孕育新生命的最关键原因--上帝的爱充满在我身体里,改变了我,让我愿意拥有小孩,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份满溢的爱。可是我却没想到在养育的过程中,自己成了最大受益者。在参与孩子的成长经历里,我和太太仿佛又重新活了一次童年,这股清新的力量注入我和妻子的生命中,使我们的中年再次鲜活起来!
我的愿望是让孩子在快乐中过一生。除了让女儿在爱中成长,我和妻子都觉得意大利蒙特梭利女士的教育理念很值得参考,亦即她在《童年之秘》这本书引述《圣经约翰福音》中对耶稣的描述:「道成肉身」(incarnation,创造宇宙万物的道,化为人身,进行上帝的救赎计画),并将之应用在教育孩子身上--每个孩子都有上帝所赋与的独特的道,是一种内在的自发趋迫力,会渐渐彰显出来,父母能做的就是成为一个称职的观察者与支持者,从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完成独特的成长过程。孩子的潜力无穷,且有一定的发展时间表(蒙氏称为敏感期),我们就做个陪伴孩子成长的人吧。
就像女儿四岁学拉小提琴,我先让她到老师的教室参观,然后问她想不想再去﹖她说想,我们就再带她去一、两次。确定女儿真的想学琴,于是我和妻子为她选了一个最小号的提琴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我们让她自己选择、决定,然后让她为这个决定负责任。
妻子因为学了蒙特梭利在家教学法,于是便制作了许多学龄前的儿童教具,所以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家为女儿安排课程。自己安排课程当然很自由,有一次我们游完泳回家,在车上聊天,妻子说:「真是的,我们一整天几乎都在上副科--拉小提琴、弹钢琴、游泳、散步、画画……」但是看到孩子满足快乐的表情,我们就释怀了,因为我们确信我们选择的路是对的。人生最该要学习的,不就是学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吗?
孩子每天的第一堂课,不是感官、生活教育、英文、数学、注音等学科,而是《圣经》祷告课,因为我们是基督徒,而《圣经》里说:「孩子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以要将孩子教育成敬畏耶和华的人,」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认识信仰,建立与上帝的关系。每天她一起床,我就带着她祷告,感谢上帝又赐给她新的一天,然后读三个《圣经》故事,就故事所要教导的内容再祷告一遍,也就是从很小她就建立以《圣经》(上帝的话语)为中心的生命价值观--我深信这将会对她的一生助益良多。
父母终有一天会离开儿女,但我相信上帝这个慈爱的天父,将会永远陪伴在孩子的身旁,永不枯竭地赐与她力量和爱--这才是我们能留给她的最好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