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0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xjve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第六章、      血氣能量的儲存
第六章、      血氣能量的儲存
“透支體力”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詞句,體力既然能夠透支,那麼就必然能夠儲存。
“血氣”是中醫用來說明人體能量的名詞,但是人體內並沒有任何物質稱之為“血氣”,根據中醫的解釋,血氣包含人體的許多物質,其中血液是人體能量最重要的代表。根據我們的經驗,血液總量和人體的血氣能量成正比,人體的能量是透過血液來儲存和運送。
只要每天造血的數量大於血液的消耗,那麼血液總量就會愈來愈多,多餘的血液就會進入人體的各個臟器。例如,肝在中醫裡是有藏血的功能,而人體很虛弱時,腎臟也會萎縮,所謂的腎臟萎縮,也就是腎臟中的血液量減少了。因此如果人體長期處於血液總量不斷上升的狀態,那麼在各個臟器中都充滿的血液,骨頭中也充滿了骨髓,這就是血氣能量儲備充足的狀態。
反之,如果每天的造血量少於血液的消耗時,血液總量就會愈來愈少,各個臟器中儲存的血液也就愈來愈少。當脾臟中的藏血減少時,人體的診斷維修系統的功能就減弱,免疫能力自然下降。當肝臟的藏血減少時,血液在肝臟中清洗的次數就減少了,血液就愈來愈髒。當肝臟中的血液減少到很低時,部份肝臟由於長期得不到血液的滋養,會逐漸出現萎縮或者硬化的現象。腎臟的藏血減少時,血液中的垃圾無法透過腎臟排出去,小便的顏色逐漸變淡,最終呈現完全清澈的狀態。隨著血液總量的繼續減少,最終腎臟完全不再發揮作用,就演變為尿毒症。
我們都有使用大哥大的經驗,大哥大的電池,充電一次約兩三個小時,可以使用兩三天,使用時間是充電時間的數十倍。人體血氣儲存的機能也像大哥大電池的充電一樣,只要掌握了人體造血機能的各項條件,很快就能使血氣能量快速上升。反之,如果長期處於透支狀態的人,其幼年時所儲存的血氣能量,可以支持其數十年的消耗。
血氣能量是可以儲存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邏輯觀念。用這樣的邏輯能夠說明有些人長期不正常的生活,每天只睡很短的時間,而沒有立即的疾病症狀,是因為他年輕時儲存了較多的能量。但是,隨著能量的繼續透支,未來一場大病還是免不了的。
人體在利用儲存血氣能量時,有點像大樓停電時使用的備用能源系統。由於備用能源系統的儲存量有限,而且力求能夠用最長的時間。因此在使用備用能源系統時,通常只供應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大樓中的照明系統和消防系統等,耗電量大的空調系統則停止運行。
同樣的當人體的血氣不夠,開始起用備用能源系統時,也僅供應必要的人體功能,消耗能量大的人體診斷維修系統就暫時停止能源的供應,當然也停止運行了。
中醫將正常的能量稱之為“血氣”,備用能源稱之為“火”。使用備用能源時,身體的主要現像是越晚精神越好,就是中醫常說的“心火盛”或“肝火旺”。
由於使用備用能源時,診斷維修系統幾乎停止運行,人體沒有不舒服的疾病症狀。許多人就誤認為自己身體很好,從來不生病,可以任意透支體力。也有些人,平常忙起來不生病,一旦停下來休息,立刻渾身不舒服。就是平常都使用備用能源,休息下來,血氣能量多了,診斷維修系統開始運行,人體就有不舒服的疾病症狀。
有些人明明身體已經很糟了,還是不知道保養,不知道休息,認為工作上沒有他不行,每天都要拖到半夜一、兩點才上床。等拖垮了進了醫院,公司最終還是失去了他。
記得有一次在一家公司看到一幅標語“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套他的語意,也給大家一句忠告:“今天不好好睡覺,明天好好睡長覺”。與其累壞了生病住醫院療養兩個月,不如提前在家休息兩星期來得好。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偏偏就有很多人想不通。
我們經常給患者的建議是:養生之道的根本,就是經常留一分血氣能量給自己。“早睡早起身體好”是我們從小就被再三教導的最簡單常識,只是一直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大家也不明白晚睡晚起有什麼不好?現在有了血氣能量的觀念,大家應能明白只要早睡早起,就能有一個健康的人生,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01 21:5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935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