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6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instinct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21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兒童慢性腹痛
小英的媽媽,帶著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小英來到門診,愁容滿面的述說小英的病情,小英這半年來經常哭喊著腹痛,看訪數位醫師,也服用長久藥物,卻未見改善,近日發病次數似乎有日漸增加的趨勢。詳細詢問小英腹痛的狀態以及是否合併身體別的症狀,得到的情況如下: 腹痛常發生於清晨起床後,或早上在校期間,每次疼痛程度不同,有時可痛到大哭且在地上打滾,有時卻僅僅悶悶的痛,每次疼痛持續時間不同,但皆不會超過一天,且常見在學校發生腹痛,帶回家後就不再出現症狀。整個發病的過程沒有嘔吐,不曾發燒也無腹瀉現象。也不曾因為腹痛造成夜晚睡眠中驚醒。偶爾有便秘,胃口尚可,身高體重及心智發展都在正常範圍。經過詳細的身體檢查,以及血液,尿液,糞便的檢查,腹部超音波的評估,無任何器官性的異常,最後診斷為功能性反覆腹痛,跟小英及媽媽充分的溝通後,媽媽安心的帶小英去學校,此後門診再看到小英,腹痛的問題似乎改善且不困擾媽媽及老師了。

兒童慢性腹痛的定義為在三個月或以上的期間兒童出現明顯三次以上的腹痛稱之。根據研究顯示,在五至十四歲的學齡兒童中因腹痛而影響正常活動者約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發生率,其中女性比率較高。有腹痛但不影響正常活動者也有相當人數。在這些慢性腹痛的兒童中,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是沒有器官性病變,也就是說把腹腔內所有器官拿出來做檢查,全部呈現正常。而這些兒童會腹痛的原因來自於腸道功能性的異常,因此稱為功能性慢性腹痛,文獻上還有其他同意詞,而這些同意詞也正反應出這疾病的特性,同意詞有"兒童反覆性腹痛","兒童期腸燥症","兒童痙攣性結腸","非器質性反覆腹痛"及"精神性反覆腹痛"。由此可知兒童反覆性腹痛為非器官性病變,屬心身症,腸道表現為不穩定腸蠕動及痙攣性大腸。

此病的發生原因至今尚不清礎,研究顯示基因遺傳或環境因子皆有關聯,而各種心理性和生理性的因素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生活壓力似乎是影響最深。有論文報告這些孩童有一些情緒及人格上的特質,如有不安全感,比較敏感,膽小,容易焦慮,常屬完美主義論者.至於生理因素有: 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乳糖不耐症,腸道運動不良及慢性便秘等。不過生理的因素可能只是果而非因。

功能性反覆腹痛發生於年齡介於四至十四歲的兒童,小於四歲的幼童,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對疼痛尚無法明確表示及界定,所以幼兒腹痛難以明確說明,且應以哭鬧不安為表現。功能性反覆腹痛發生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遞增,特別在九至十二歲的兒童,女性又較男性為高。臨床症狀上有五個特徵: (1) 間隔在兩次發病期的時間,病患處於完全無腹痛狀態。而大多數疼痛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僅少數會持續超過三小時。(2) 當兒童以一隻手指描述疼痛的位置,多指在肚臍周圍,少數在上腹部,但疼痛不會擴散到別的區域。學者Apley提出一個理論,內容為"腹痛的位置離肚臍越遠,腹腔內器官發生病變的機率愈高"。(3) 腹痛的程度及特質是多變性地,從輕度到重度,有痙攣性疼痛,悶痛或燒灼感。(4) 腹痛的發生與飲食,排便及一般活動,找不到相關性。(5) 腹痛不會干擾正常睡眠,也就是說熟睡後不會因腹痛而醒,但腹痛偶爾會讓兒童難以入睡。當兒童反覆抱怨腹痛且符合以上五個特徵,我們當可高度懷疑此兒童患功能性反覆腹痛。這樣的小孩偶爾臨床上會伴隨一些症狀,包括頭痛,臉色蒼白,噁心,厭食,頭暈及便秘等。至於嘔吐,腹脹和腹瀉則罕見。若腹痛合併有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則有器官性的疾病: 如發燒,生長遲緩,體重減輕,皮疹,關節炎,貧血和直腸出血等。

疾病的診斷,首重病史及詳細身體評估。當詢問患者病史有功能性反覆腹痛的五項特徵出現且身體評估無特殊異常時,診斷就幾乎確立,但前面提及,慢性腹痛約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為功能性反覆腹痛,但有百分之五到十屬器官性的病變,為排除器官疾病的可能性,患童當接受篩選性檢查,內容包括一般常規血液檢查,測紅血球沉降速率,一般尿液分析及尿液細菌培養,一般糞便檢查及寄生蟲和蟲卵的檢驗,和腹部超音波。若以上檢驗值皆顯示正常,則不僅診斷確立,也可讓父母更安心,成為日後治療上的助力。
由於發生功能性反覆腹痛的原因不明,影響的因素又多,且無確切的器官障礙,所以治療上無藥物可用,雖然早期有學者研究使用鎮痙劑,抗膽鹼劑,抗驚厥劑或抗憂鬱藥,然而皆無良效,故今日已不再使用。那麼功能性反覆腹痛如何治療呢? 此病受精神因素及環境因子的影響較深,所以治療的目標不能僅局限於症狀,需擴大為整個兒童及家庭,醫師及護理同仁應與病患和父母做好完善的溝通,內容為 (1) 與患者父母說明誘發功能性反覆腹痛的各種可能因素,疾病的特徵和解釋檢查結果。(2) 再三的保證患者腹腔內無器官病變,使患者及父母能安心,解除父母的焦慮,使父母能完全配合往後的行為治療。(3) 相信患者確受腹痛所苦,給予患者心靈上的支持,但這樣的疼痛持續時間不長,因此父母及老師必須知道,不能因為如此的腹痛干擾正常生活,尤其應該從事的工作更要去執行。(4) 建議患者父母深入瞭解患者的在學狀況,生活狀態; 藉由學校或社會的支援,探討患童的特質以及家庭狀況,尋找出可能因素加以排除。經過以上良好的溝通說明,而父母也有正確的認知和積極的處理內在的問題,有研究顯示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的病患在極短的時間內,症狀消失,不再出現。整體而言,此疾病預後是不錯地。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01 15:1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06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