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1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more12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总版主
级别: 总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913 鲜花 x433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地藏法门说明

地藏法门说明


《大日经》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乃是证佛道之不二法门。菩提心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觉悟心,乃佛法之精髓。然诸法皆有缘起,生起菩提心亦需因缘具足,否则菩提难生,依《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起修,则为修菩提心之殊胜法门,经中文虽浅显,但义理深藏,发心修习,所获功德,不可思议。譬如经中所云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亡母之事,虽系明叙地藏本事,实则暗说发心之法,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其母即为念母之恩、报母之恩,继而推而广之,发起广大誓愿,生出菩提之心,故学者修习地藏法门,亦先当思念吾母之恩义,生起感恩慈悲之心,再思量众生在无始劫前皆为吾之父母,对吾疼爱有加,如护已目,如爱掌珠,由此学者便易对无量众生发起之广大无边菩提之心,地藏法门之殊胜由此可见一斑,此发心之法,亦暗合儒家之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佛家之慈悲,何限于人道,乃可遍布于过去、现在、未来六道无量众生。《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所提及地藏本事、修习方法皆为佛菩萨令六道众生发菩提心、种成佛因所设之善巧方便,或诵经、或称名、或忏悔、或发愿、或塑画形象、或瞻礼赞叹、或布施供养,或解说因果,种种法门,不一而足,理法兼容,皆达佛道,学者宜深心体会,依法而行,切不可将本经随意放过,甚至附会俗论,以为诵地藏经只为超度亡灵,大囧珐小用,不啻明珠暗投。

  修习地藏法门,学者应常怀忏悔之心,即在佛菩萨圣像前,圣心发露所行罪业,誓不再犯。经中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由此足见众生业障之深重,学者不仅应忏悔今生罪业,还忏悔无量劫来罪业。地藏经中,为消业障,亦设方便,如《如来赞叹品》曰:“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至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志心称名,能令六根清静,业障消除,为忏悔之大囧珐,学者常习,必能大开智慧,多遇圣因,早成佛道。


  学者诵经之时,当观想现世及无始劫以来父母、兄弟姐妹等亲眷,对已有恩之人,坐在已身左边;又观想现世及无始劫以来怨仇、冤家债主等怨敌,对已有怨之人,坐在已右边,无量无数六道众生,亦在身边环绕,学者怀慈悲之心,音不高不低,速不疾不迟,观想众生与已一同读经,最后悉发菩提之心,以此种心诵经,可利益无量众生。修习之初,学者可将功德只回向累世冤亲;待到诵读纯熟、心思专一之时,便可改为回向法界众生。

  或有同修,诵读地藏经,依照修习次第,起初只回向冤亲债主,而后或夜梦亡人,昼感不安,以之为患,惶惶不安,私自揣度,以为回向有误,遂改为回向法界众生,随后再无所梦,身体亦安,遂暗自庆幸,以为得法,其实大谬。夜梦亡人,乃先亡之人见生者诵经具大功德,于是梦中现身,求其超度;昼感不安,乃生者消除往世来障之征兆,此正显诵经之效,生者本应愈加用力精勤,孰料生者为一己之私,为求不见亡人,体心安泰,口称功德回向众生,实将功德回向一已,何利众生?法无高下,修有次第,凡夫起修,初则杂念纷飞,心思难定,纵有功德,不过一二,回向冤亲,尚不足用,何况回向法界众生?其后亡人梦中不显,非被超度,实因生者诵经,名大实小,无功德故,已无利益于亡人,亡人自然不现。凡夫分别心重,以为回向冤亲债主为小,回向法界众生为大,却不知发出世菩提之心为大,求世间安乐福报为小,若回向冤亲,然与回向法界众生,功德并无二致,何况众生无始劫来,因果辗转,因蔓不断,六道重生,无不曾为自己的父母冤仇,回向虽异,然功德小大,何有差别?菩提心生,则诸法平等,何秘拘泥事相,徒增业障,修习之初,回向冤亲债主;修习之末,回向法界众生,此乃事殊理同,因机修法,不必妄加分别,《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发心之要,学佛之人不可不慎。何以读诵地藏经,得无量功德利益?以诵此经者、闻此经者,能发菩提心故,有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因果不虚。


  学者所持名号,弘一大师在其编述《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中有教:“占察经卷上,详示占法中云: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准此,持名之时,应云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斯为善矣。若因句长未易持诵者,可略摩诃萨字,直云南无地藏菩萨。但有仍欲依彼旧习南无地藏王菩萨者,亦宜随其好乐,因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相符合也”。由是可知,地藏菩萨、地藏王菩萨之称皆有经典可据,学者可任选其一专持。

  除诵经持名之外,学者亦应诵持灭定业真言。经中云佛有三不能:一者,不能灭定业;二者,不能度无缘;三者,不能尽众生界,然又传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何也?欲明此理,须知何者为定业?《优婆塞戒经》曰:“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做,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故学者忏悔往昔所犯罪业,定业可转为不定业,因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地藏菩萨以大悲愿故,遂设方便,而说灭定业真言,然学者若能至心忏悔,发心精进,则何业不能灭转,何咒不能消业?或有不信,以此咒名称为藏经所不载,遂为质疑,学者若加考证,使知此咒实为藏经中《陀罗尼集经》所载之地藏菩萨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灭、粉碎一切罪业、罪障、恶业之决,故华文自古称此咒为灭定业真言,此虽为地藏菩萨法身印咒之变称,然此称不失地藏菩萨本意,况流行于世能令学者发起信心,故后世大德亦不复改,现世人心不古,不能闻即信受,竟以此称不载于藏经为由,妄加诽谤,书蠹嚼文,死于句下,着实可叹!

  学者诵经,至少应至四十九部,并且日日不断,以修其心,此后还应勤心不退,诵二百部以上;若专持地藏菩萨名号,每日应一万声以上,连续百日;若持灭定业真言,应数过百万以上,如是修行,方见成效,切不可一曝十寒,一日只诵佛名号数声,未见利益,遂怀疑虑,譬如砌砖建屋,日砌一砖或数砖,即终日叹怨,为何屋不能住?若日日勤勉,则屋必速成,令人不受风霜雨露之侵,虫蛇虎狼之害,若日不精勤,善少业重,何能见效?得果必要种因,妄心求法,法何可得。诵持之数,本亦为相,实不必拘泥,然众生心思散乱,帮强以为数,令其精进。

  修习地藏法门,见效速缓,果报大小,着在发心。或有诵经百部,不见验证,即退初心,以为佛菩萨愿力或许有虚,而不论自己发心是否为正,发世间增上心则果小效缓,发出世菩萨提心则果大效速,学者妄念末消,愿力不具,如鱼游水,终不脱海,何况出离三界,此《椤严经》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若能发起菩萨心,志心精勤,三字五字、一句一偈即可感应开悟,何待百部万声?

  若学者事务繁忙,无暇专修,亦可将修行与工作、生活相结合,随时随地发起菩提之心,《贤愚经》有贫女供灯一事,贫女自立誓愿:“我今贫穷,用是小灯,供养于佛,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照,灭除一切众生垢暗,即得佛授记,为灯光如来。贫女仅供小灯一盏,何以得成佛果报?因发菩萨心,故得大功德。学者效此,平时扫地,意想在扫除自己,众生之三毒;一日三餐,意想供养佛法僧三宝、六道众生,如此等等,若学者时时能如是至诚发心,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何门不入?

  中土通行之念佛法门,观世音菩萨法门,亦无上殊胜,学者不可厚此薄彼。法法相印,愿愿相摄,经中所言二十八种利益,实与净土极乐境界,并无二致,不可随意分别。修习何种法门,不过为佛菩萨应机而教,学者宜一门深入,觉知法味,再修他法,方可诸法融通,博而不杂,万不可浅尝既止、妄论高低,谤法毁教,反造恶业。弘一大师亦普劝净宗道侣兼持捅地藏经,“净宗道侣修持之法,固以净土三经为主。三经之外,似宜兼诵地藏经以为助行。因地藏菩萨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而地藏本愿经,尤与吾等常人之根器深相契合。故今普劝净宗道侣,应兼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经中有言,南阎浮提众生,与地藏、观音二大士最有因缘,故地藏法门与南阎浮提众生甚为对机,地藏宏愿,诸佛赞叹,学者深入,在世间则有求皆从、诸横消灭、去处尽通;出世间则善果日增、菩提不退、毕竟成佛。学者得修地藏法门,乃前生行善之福报,后世成佛之因缘,地藏功德,不可思议,修习者必得圣贤拥护,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自然毕竟出离苦海,证涅盘乐,以是之故,得大拥护。望学者对地藏法门珍之惜之并笃行之!

  三宝惭愧弟子果念敬书

  佛历二五四八年立夏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固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3-11-13 16:0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420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