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08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y321250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其他] 【体验开箱】我的Thecus W4000 NAS搭配WD Red
现在市面上主打中小企业与一般消费者使用的NAS,核心韧体都是以Linux为核心,然后各家厂商再自行打造拥有自己特色的韧体。也因为每家厂商韧体功能各有特色,让大家使用NAS的意愿愈来愈高,让Microsoft(微软)也看到这块市场的潜力,因此以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12 R2为基础,打造出NAS专用的WSS 2012 R2 Essentials韧体,并与NAS专业厂商Thecus(色卡司)合作,推出全球第一台搭载WSS 2012 R2 Essentials NAS,来争取对备份有极大需求使用者的青睐!



Thecus搭载WSS 2012 R2 Essentials NAS,目前共有W2000(2Bay)、W4000(4Bay)与W5000(5Bay)三台NAS。而这次体验的,是4Bay的W4000。


外箱上清楚地标明使用WSS 2012 R2 Essentials,而更重要的是最后一行,使用这台NAS就能支援最多50个使用者或装置的主动备份。


外箱侧边这里,以图示方式介绍W4000重点支援的特性与功能。


外箱另一侧边,则有印制W4000的硬体规格。


为了要更清楚W4000的硬体规格,因此撷取Thecus官网的资讯,让有兴趣的大大参考。


打开外箱,准备将NAS与配件取出。


箱子里面的盒子,装的是电源变压器与电源线。


电源变压器部分,是知名的电源供应器制造商Seasonic(海韵电子)生产制造的。


盒子内的配件,还有使用手册、保证书、网路线、螺丝与硬碟抽取盒钥匙。


采用金属外壳的Thecus W4000 NAS本体现身!


硬碟与网路状态灯号显示萤幕。


两个USB 3.0连接埠与电源开关钮。


正面右上角有WSS 2012 R2 Essentials标志。


W4000的两个侧边,没有特别安排散热孔。


W4000背面全览。


输入/输出介面部分,上半部有电源插孔、音效输出孔、HDMI接孔与VGA接孔。


下半部则有eSATA连接埠、两个USB 2.0连接埠、两个Gigabit网路连接埠与安全锁孔。


W4000散热部分,靠的是背面的散热风扇。而冷空气进入NAS内部,则是靠底部的这些开孔。


打开前盖,就能看到4Bay的硬碟抽取盒


采用金属材质的硬碟抽取盒。


W4000的硬碟抽取盒,没有采用现在较流行的免螺丝设计,安装硬碟时,还是要锁上螺丝固定。


外观大致看完之后,打开金属外壳,看看W4000内部的构造吧!


W4000内部构造一览。


W4000使用WSS 2012 R2 Essentials韧体,就是安装在这颗Kingston ssd now V300 60GB SSD里。由于拆卸还蛮方便的,使用者要自行更换较大容量的SSD也没问题!不过,事先可能要确认清楚,这样的更换动作会不会对两年保固造成影响?


本来想W4000的主机板拆下来看一下,不过W4000的机体结构,不是使用螺丝起子就可以完全拆解的,因此就死了这条心,只能大致看一下。


这个插槽不确定是不是mSATA的插槽,如果是的话,W4000的扩充性就更上一层楼了…


双核四执行绪,运作时脉2.13GHz,电压为1.2V,采用32nm制程的Intel ATOM D2701 CPU,以及ICH10R南桥晶片,分别在这两个散热片下面。


照片或许没拍得很清楚,W4000的记忆体是可以更换的。主机板上有两个记忆体插槽,出厂时安其中一个插槽安装2GB 1333MHz的笔记型电脑专用记忆体。而之前参加活动时,有询问Thecus原厂人员,W4000的记忆体可以扩充到4GB,不过使用者想要自行更换,看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秤重一下,W4000本体的重量是 4476克。


由于W4000的电源插孔设计在输出/入连接埠的上方,为了不让电源线影响这些输入埠使用,Thecus在背部有理线设计,只要依照片中把电源线接在背部这两个理线装置上,就不会影响到这些输出/入连接埠的使用。



搭配体验,硬碟是用在台湾NAS硬碟市占率高达75%的WD Red HD。而这次使用的四颗红标硬碟,每颗容量是6TB。


先来一张六面图,完整看一下这颗硬碟的样子。


贴纸上半部,注明了型号、容量、序号、韧体版本、制造时间资讯,也可以看到这颗硬碟的制造地点是马来西亚。而6TB的红标硬碟,使用了NASware 3.0版技术,提升对NAS的相容性、整合性与可靠性。


背部的电路板。


电路板与硬碟本体间,在多个位置都有放置缓冲软垫,提高防护性。


NAS专用硬碟讲求的是稳定性,因此以WD Red硬碟来说,采用了自己独家的NASware技术,改善NAS储存效能,减少NAS系统中常见的硬碟问题,以降低非专用硬碟可能会有的相容性、整合性、升级能力、可靠性等问题。 (图片撷取自WD官网)


效能部分,Red 6TB HDD由于单碟容量1.2TB,提升了效能表现。而在耗电量部分,NAS本来诉求的就是低耗电,因此Red 6TB 在待机时的耗电量只有0.4瓦。(图片撷取自WD官网)


在装进W4000 NAS之前,先透过桌上PC进行简单测试。首先,透过CrystalDiskInfo,来看看WD Red 6TB HDD的资讯。


以下,是测试平台的资讯:
CPU:Intel I5 4760K 3.2G(搭配原厂风扇)
MB:微星Z87-GD65 GAMING
RAM:金士顿 DDR3 1333 4G*4
系统碟:OCZ Vertex 4 128GB
VGA:技嘉ATI R5670 1G DDR3
POWER:INWIN Commander III 800W金牌


单颗效能测试数据
HD Tune Pro
效能测试读取部分,最小值74.8MB/s、最大值177.7MB/s、平均值134.4MB/s。


效能测试写入部分,最小值72.4MB/s、最大值170.1MB/s、平均值130.1MB/s。


随机存取读取部分结果。


随机存取读取部分结果。


额外测试读取部分结果。


额外测试写入部分结果。


档案效能测试部分,资料模式0、随机与混合时所测得的循序速度,读取分别是170.7MB/s、170.6MB/s、169.4MB/s;写入分别是170.4MB/s、166.4MB/s、162.6MB/s。




AS SSD
在循序读写测得的速度,分别是172.15 MB/s与150.15 MB/s。


档案复制效能测试部分,ISO、程式与游戏三个项目的传送速度,分别是111.79MB/s、103.32MB/s与137.41MB/s。


档案压缩效能测试部分,在不同压缩率下,读取和写入的速度大致维持不变。


ATTO Disk Benchmarrk
测试完之后,最大读取与写入数值分别为191.2MB/s、176.3MB/s。


CrystalMark 2004R3
针对硬碟项目测试,最后得到的分数为18019分。


两颗组RAID 0效能测试数据
HD Tune Pro
效能测试读取部分,最小值140.9MB/s、最大值345.1MB/s、平均值256.5MB/s。


效能测试写入部分,最小值146.2MB/s、最大值334.2MB/s、平均值251.3MB/s。


随机存取读取部分结果。


随机存取写入部分结果。


额外测试读取部分结果。


额外测试写入部分结果。


档案效能测试部分,资料模式0、随机与混合时所测得的循序速度,读取分别是313.4MB/s、321.2MB/s、313.3MB/s;写入分别是340.2MB/s、303.3MB/s、288.5MB/s。




AS SSD
在循序读写测得的速度,分别是320.13 MB/s与271.18 MB/s。


档案复制效能测试部分,ISO、程式与游戏三个项目的传送速度,分别是262.2MB/s、163.76MB/s与251.71MB/s。


档案压缩效能测试部分,在不同压缩率下,除了50%~60%部分落差较大外,剩余部分读取和写入的速度大致维持不变。


ATTO Disk Benchmarrk
测试完之后,最大读取与写入数值分别为371.1MB/s、325.7MB/s。


CrystalMark 2004R3
针对硬碟项目测试,最后得到的分数为21488分。



测试完WD Red 6TB HDD的效能后,接着把这四颗硬碟都装到W4000的硬碟抽取盒上。而从照片上可以看到,W4000的硬碟抽取盒长度设计的比较长,所以装上WD Red 6TB HDD后,还留有一些些空隙。


四颗硬碟都分别装到硬碟抽取盒上了。


将装上硬碟的四个硬碟抽取盒分别装入W4000内,正式开始体验W4000软体功能。


第一次使用W4000时,一定要接上萤幕与键盘滑鼠,以进行相关设定。WSS 2012 R2 Essentials预设支援36国语系,因此一开始要选择使用的语系。


第二步,输入金钥资讯。


第三步,设定admin帐号的密码。


第四步,设定日期资讯。


第五步,设定公司资讯。


第六步,设定网路系统管理员帐户。


第七步,设定WSS 2012 R2 Essentials韧体更新方式。


完成上述步骤,接着就让系统自动进行设定与更新动作,就完成初始设定了。



初始设定完成后,接下来就可以使用Windows内建的远端桌面连线来连接W4000,W4000就不需要连接萤幕与滑鼠键盘了。而透过远端桌面连线后,对有使用Win 8的使用者来说,对WSS 2012 R2 Essentials的桌面就能很快上手!+


WSS 2012 R2 Essentials本身就有内建伺服器管理员介面,让使用者方便进行相关设定。不过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伺服器管理员介面还是有些复杂,而且多数人使用不到这么多功能,所以微软有另外在WSS 2012 R2 Essentials内建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介面,让一般使用者方便进行设定。


进到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首页,使用者只要设定好首页的8项工作,包括用户端、Server本身的备份,以及用户端远端连接这台NAS的部分就没问题了。


要能备份用户端电脑资料,要先建立让用户端登入这台NAS网域的帐号。


输入使用帐号相关资讯。


设定共用资料夹的存取权限。


设定这个使用者可随处存取的项目。


设定好之后,就能在使用者这个页面看到设定好的使用者帐号资讯。之后要新增、删除与管理使用帐号,就透过这个页面处理。


使用者透过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进行储存空间建置时,系统会依使用者选取的硬碟数量,自动决定Raid模式,建立储存空间。


因此,透过此介面建立储存空间时,系统会提示使用者最少要选取2颗硬碟,才能自动建立Raid 1(两颗硬碟)或Raid 5(两颗硬碟以上)储存空间。


当新的储存空间建立完成后,就能在存放装置这个页面看到相关资讯。之后要新增、删除与管理储存空间,就透过这个页面处理。


当储存空间建立完成后,就可以新增伺服器资料夹,让有权限的使用者帐户使用。


因此在建立资料夹时,就需设定使用者或群组对这个资料夹的存取权限。


对NAS来说,为了避免自己故障,造成资料损毁,因此最好能将资料备份到外接装置上。像我设定这台NAS备份方式,就是设定将资料备份到外接硬碟上。


把外接硬碟接到W4000任何一个USB连接埠后,再设定伺服器备份工作时,就能进行选取。


选好外接装置后,再设定备份排程时间。


藉着选择要备份的项目。


等设定完成后,W4000就会定时将资料备份到外接装置上,当遇到状况需要进行资料还原,就可以从之前的备份资料来进行还原了。


如果使用者不在公司或家里,要连回W4000存取资料或进行管理时要怎么办呢?把随处存取功能设定好,就没有问题了。


设定随处存取功能,一开始会询问是要使用已有的网域名称,或是要设定新的网域名称。


微软有提供个人化的网域名称,所以我选择向微软取得个人化的网域名称。


接着建立自己喜欢的网域名称。


让W4000进行设定动作。


最后,决定要启用的随处存取功能。完成之后,有使用帐号的人,在外面也可以连回这台NAS了。


像我在外面透过手机的浏览器要连回这台NAS,输入网址后,就会进到登入画面。


输入使用帐密后,我就可以连进这台NAS里,存取这个帐号有权限的共用资料夹。对中小企业的资讯管理者来说,透过这个方式,就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企业内部自己的云端储存环境了。


对于NAS的管理者来说,NAS本身的健康状况也是要注意的一件事!因此,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也提供健康情况报告设定,使用者设定之后,透过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介面,就可以查看定期记录的健康情况报告资料。


选择好要记录在健康情况报告内的项目后,接着就要设定排程时间,以及是否要以E-mail方式,将健康情况报告mail给指定的E-mail信箱。


设定完成后,NAS管理者就可以透过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介面查看定期记录的健康情况报告资料。


W4000我自己觉得最大的卖点,就是可以自动备份与NAS相同网域内client端装置的资料。而要能自动进行备份,就要让client端装置有使用者帐号,并加入网域中。而要将client端电脑加入网域中,一开始在client端电脑上开启浏览器,输入网址

安装一开始,要同意接受许可条款。


接下来会进行一段蛮长时间的自动安装过程。


自动安装过程结束后,继续要输入有效的使用者帐密资料。


OK之后,重新开启client端装置后,就可以登入此网域。


当client端装置登入后,在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装置画面中,就可以看到这台电脑状态是在线上。


把client端装置加入网域后,就可以透过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装置画面,设定这个client端装置的备份工作。


设定好备份时间与备份资料保留原则后,接着设定要不要自动唤醒client端装置进行备份。


继续选择要备份的项目。


储存前的最后确认画面。


完成设定后,W4000就会自动对这台client端装置定时进行备份。


当client端装置遇到资料遗失,只要可以登入OS中,NAS管理者就可以开启启动列软体,然后登入仪表板项目,进行备份资料还原动作。


如果怕届时client端装置无法登入OS,NAS管理者可以设定用户端还原服务,假使真的遇到此状况,到时候一样可以对这个client端装置进行备份资料还原动作。


client装置使用者,可以透过启动列软体的共用资料夹项目,对W4000上有权限的资料夹进行存取动作。所以,我简单地测了一下,以这种方式上传或下载档案的速度如何?


将2.8G的档案,从本机传到W4000其中一个共用资料夹,开始、中途与结束前的传输速度,分别是30 MB/秒、29.1 MB/秒与29.1 MB/秒。


反向将档案从共用资料夹传到本机,开始、中途与结束前的传输速度,分别是54 MB/秒、43.5 MB/秒与32.6 MB/秒。


首页这八个项目完成后,用户端、Server本身备份,以及用户端远端连接这台NAS的部分就没问题了。


WSS 2012 R2 Essentials有提供增益集软体,让使用者进行功能扩充。


不过,目前全部只有13个增益集软体,数量有些少。


在这些增益集中,使用这台NAS使用者最有可能会用到的,就是配合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Online Backup功能的Microsoft Azure Backup整合模组。


要使用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Online Backup功能,就要有Microsoft Azure帐号。


下载安装Microsoft Azure Backup整合模组。


向你的Microsoft Azure帐户以凭证注册这台NAS。


与Microsoft Azure Backup整合就启用完成。



由于WSS 2012 R2 Essentials骨子里就是Windows Server,所以照说安装windows server可以用的软体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开机之后,2G的记忆体会只剩下300~500MB左右,所以如果想在W4000安装其它可用的windows软体,记忆体在购买时,最好就加到4G,使用起来才不会过慢或有问题。


我在既有环境安装Oracle VirtualBox VM软体,然后挂上Win7 VM跑跑看。


在剩余记忆体有限状况下,还是可以进得去。


至于Microsoft自己的Hyper-V呢?查了Thecus官网资讯,WSS 2012 R2 Essentials这个版本是不支援的。


我后来又安装SQL Server 2014也是没问题的,不过当实体记忆体用完之后WSS 2012 R2 Essentials 速度就会明显地慢下来。



使用到目前为止,我自己觉得这台搭载WSS 2012 R2 Essentials NAS的Thecus W4000 NAS,对于想方便自动备份的中小企业MIS与一般使用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不管是个人或企业使用者,工作用的装置多半还是使用Windows或Mac OS系统。只要这些装置的Windows或Mac OS的版本有符合要求,就可以将这个装置加入网域设定自动备份,就不怕这些装置内的资料不见,要进行还原动作也相对方便与节省时间。同时,如果要建立私有云端,也一样很方便!

另外,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微软另外内建了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不过,就我使用的感觉来说,如果对windows server比较不熟的一般使用者来说,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仪表板要上手的话,可能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会OK。

最后,对于有购买Windows server licence经验的人,就会知道licence的费用不便宜!不过,这台Thecus W4000 NAS连同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12 R2 Essentials OS,包含50个client端的主动备份与还原授权,加上包括NAS硬体本身,原厂定价是15000,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应该是相当实惠的价格,可以考虑选购使用哦!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2-31 01:5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404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