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当体即空,没有能所
慧律法师
六祖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当体即空,没有能所, 尘埃就是识是染污的识心,没有能所哪有尘埃? 所以,禅宗的最高境界: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为什么?在佛的角度、大悟的圣人的角度,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吃饭是正觉,行住坐卧是正觉。 为什么?唯心无境啊,只有本性在作用, 完全没有根、尘、识一十八界,生灭法统统没有; 有也是无妨。六根就根性,六尘就是法性, 六识就是识性,在有情来讲叫做佛性, 佛性、法性本来没有二性。刚刚我所指出来的一个例子, 譬如我们看公园的树,体悟到体空有什么好处? 能缘的空,所缘的树也是空,中间没有意识心, 修学佛法就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就是大小乘的关键。 小乘用析空,所以,他要修很长, 有时候一辈子都不能理解佛;大乘单刀直入就是性空、 就是体空,没有意识心,歇即是菩提。
体相用、因缘果、事与理 譬如说人的身(体),有假体跟真体, 假体就是我们这四大构合的假体。 可是我们有真的体我们有本性。是真正的我们的体性,是永恒的生命, 光明无量至高无上的智慧的这个本性。这是我们的体, 可是我们附和在这个假的身体、肉体但是我们今天是藉假修真。
这个(相)呢? 人有人的相,有的高、低、矮、美、丑、贫、富,那是外相。
这个(用)呢?如果就佛法的角度来讲: 「人」他的作用是什么? 就是要好好去觉悟到,这个本性是什么? 以先觉来觉,这个后知后觉的人。 这是人生活在这空间、时间上,最重要的深责重任。 就像我们出家人,所负起的这种弘法利生, 令每一个众生在迷茫当中,去清醒、 去觉悟。这是我们做人最重要的作用。
人是什么(因)呢? 因为有父母交媾结合行淫, 我们有第八意识来投胎,到母亲的胎里面继续成长。 这个缘,藉着父母亲的这个(缘), 因为我们无始劫来的无明,因这个妄动,一念不觉。 藉着父母亲结合的缘,我们来投胎,我们来投胎。 结(果)就产生一个人。 就(事)相来讲:人有一个外表。 就(理)性上来讲,人有内在无量的感情。 无量的理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意识形态, 无量的形而上的东西,这是理,这是一个人,
不管你拿到任何一件事情, 你都可以用这八个角度去把它完整的去分析出来
这是我们学佛的人一个理性上、智慧上,最重要的角度。
在这个体,有很重要的一个: 无自性和自性,这个要很注意听!
我们常常讲: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 又常常讲:如来藏性有其自性, 这到底是有自性还是无自性呢?这个在这里就要理清得非常清楚!
所谓:缘起无自性,是站在缘起的角度,追求、分析,不可得, 求其本体不可得,站在这个角度,叫做无自性, 站在万法不可得的角度,叫做无自性。
可是,站在智慧心,存在的智慧心,是有其自性。 这有其自性,如来藏性有其自性,就是作得了主, 有时候用这个名词。
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有其自性, 是说:我们的清净自性自己作得了主, 可以在生命当中,自己情绪控制得住。
但是,问题就来了,它是一颗智慧的心, 智慧的心,遍寻不着,要用就清清楚楚!
所以,它说有其自性,是说存在,我们每一个人, 都存在有一种超越的般若的智慧, 但是,这种智慧,它无形相,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嗅不到、 可是,不离看、不离嗅、不离闻,要用就用的出来: 但是,要拿,拿不出来。遍寻,把全身都解剖, 拿不出般若智慧出来,拿不出来!
所以,当我们讲缘起无自性的时候,是站在相上说。 也可以站在本体上说,破除你对自性见。 譬如说:体无自性:相无自性:用无自性: 因无自性:缘无自性:果无自性:事无自性:理无自性:
这个在在处处都告诉你:体、相、用、因、缘、果、事跟理, 任何一种法都不可以着,万法总着不得,是站在这个角度。
如果说:站在万法有其自性,是说它确实有缘起, 这就是花嘛!有其自性,它可以支持一阵子, 姑且说它有自性,有其自性。知道吧!
好!如果说:以人的最究竟的佛性来讲,佛性说无自性, 是站在佛性不可得,智慧心,遍寻、觅心了不可得。
说有其自性,是说他存在这个智慧,要用,他就有。 所以说:站在有其自性,意思就是说:他作得了主。
所以,有时候一下子讲空无自性,有时候讲自性,这个摸不着门! 太多......有的人学佛学到一阵子,有其自性、无自性, 统统摸不着门,就是看不懂,不知道佛意是什么。
所以,现在师父来告诉你,深奥的这个关键, 讲无自性,是在彻底的破除。
讲有其自性,二个角度:有自性,站在相上,是短暂、 它存在的,方便说它有自性。
站在体、站在智慧来讲,它是有智慧心,可以起作用, 它存在。但是看不到、摸不到,要用就清清楚楚, 这一颗心,般若的智慧心,所以叫做有自性。
知道吧!佛法难,难!搞不懂啦,搞不懂啦!到最后, 很多人:唉!念佛啦,念佛啦!
所以,要了解一下佛的用心良苦。所以,列于密教部就是这样子, 要顿入、要顿证,所以,大家要显说、要密咒,都是不能离开。 所以,顿入、顿证此不思议之本体。此即本经由禅入密处。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06-02 23:41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