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11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宗本义
释僧肇:【宗本义】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
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
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则无灭。

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
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有既不有,则无无也。

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虽观有而无所取相。
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

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
若其异者,便为邪观。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
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

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
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

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
是为一念之力,权慧具矣!
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

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
无复别有一尽处耳。
 
 
空者,谓诸法实相也。见法实相,故云正观。
 
《宗本义》,佛学重要哲学论文,鸠摩罗什高足释僧肇着。此论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内涵寓意宏富,博大精深,对佛学主要议题,如性相、有无,般若、涅槃,
进行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阐释,教内行家慨叹其玲珑精辟,将之视为掌上明珠,
反复玩赏,爱不释手;初涉猎者若想理解其中奥妙,必须藉助入门书籍,
甚至斋戒、苦修,才能最终如愿以偿。
本论开宗明义,指出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起诸概念,
所阐释义理无有不同,实则一义。然后从缘起开始,
由性空、法性向实相、本无逆向解释:一切诸法,因缘所生,缘起而有,缘散则灭,
因而相有而性空,这一空性即为法性,如此法性,也称实相,实相本质归无,故名本无。
相有性空,是诸法实相,而非真有真无。若强调有,则落常见;若认为无,即堕断见。
不存有无之概念而观法,才可以不着四相。应该“观有而无所取相”,
要明白“法相为无相之相”,所谓得道,该是懂得这层道理。悟到空性,可谓见道。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见道无别,但其初始发心、远大理想则有差别。
开悟见性,继而灭掉贪嗔痴三毒,则可永灭生死,进入涅槃。
而菩萨行者可入涅槃而不入,实为帮助未悟众生离苦得乐;
身在红尘而一尘不染,则是善巧(沤和)智慧(般若)的具体体现。
百度百科.

佛学大辞典-术语Upayakaus/aiya,又作沤和俱舍罗,
伛和拘舍罗。译曰方便胜智,善巧方便,方便善巧。
法华义疏四上曰:“外国称伛和拘舍罗,沤和称为方便,

拘舍罗称为胜智。”可洪音义五曰:“沤和拘舍罗,
亦云忧波憍舍罗,此云妙,亦云善巧方便。 ”
放光般若经行瑫音义曰:“沤和上乌候反,
下或作和,沤和拘舍罗,此云方便。
”华严疏钞十四曰:“沤和俱舍罗,此云方便善巧。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24 13:1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83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