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7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甲乙丙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討論] 開啟菩薩的智慧
記得佛經曾云:「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滋味,而這些酸甜苦辣的滋味。雖是百味雜陳,但是我們要知道,生命的過程,最怕結惡緣,惡緣一生,一連串心的苦,更是沒完沒了。記得一句明智之言:「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人生就是要多結善緣。
古人言:「修道人生,不可隨境攀緣。」要知道身在凡塵中,所接觸的都是「世間事、世間情」,一個修行者能在此塵緣中看開、放下,不為所動,進而能藉境煉心、藉凡修聖,做到「入則不執著,出則不迷惑」,才是真修行。
入則不執著─面對人生得失榮辱要坦然處之,不可固執偏見、私心用事,破壞修行慧命。
出則不迷惑─娑婆世界看開了,就要徹徹底底的放下,不可貪戀虛幻不實的成就與掌聲。

佛經有云:「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花。」意指:善惡是隨著人心而變化無窮,而三界皆是虛妄的境界,這些都是我們的心所造出來的。
◎要知道世間一切的人事物不停在變,唯一不變的是我們清淨的本心。它就像一座如如不動的山,山是莊嚴清淨的本心,如如不動的慈悲心。因此修行就是要修這顆心,護持這顆心:
心若清淨單純─人生充滿一片光明。
若存複雜計較─日子就充滿黑暗。
◎故心念可超越一切、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記得佛經有一詩偈:「溪聲皆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溪聲皆是廣長舌─溪水流動的聲音,是那麼自然清靜、脫俗,有如「佛說妙法,教化眾生」,讓我們心靈得到解脫。
1.過去佛說法時,三千大千世界,都同時聽到同樣的音量、同樣清晰的聲音,此為如來清淨法音。
2.要知道人的慈悲總是有限的,有分別對待的。佛菩薩則是:「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那種平等無私的慈悲,才是無分別的大愛。
山色無非清淨身─大自然山色是那麼清淨莊嚴,有如佛菩薩的清淨法身,讓我們開啟「自性清淨的智慧」。
1.要知道山河大地皆是如來化身。其意在啟示我們:何處無道?何處無真理?何處無佛?要知道這些真理、佛、道,不在此亦不在彼,「反觀即是,佛就在當下。」
2.想想許多經典都是用「如是我聞」作開頭,即清清楚楚告訴我們「覺醒當下,佛就在自身中。」

惠能大師云:「當下即是。」意指:修行若能用清淨、單純、歡喜的心來善待一切眾生,這就是道、就是佛法。
◎事實上直指人心、見性法門,它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沒有幾個字,就是:「愈清淨愈單純,常保公正無私」,就愈接近道了。
1.想想高山頂峰總是幾坪大,而下面地坪越大,土堆得愈多。
2.其實暗示:眾生往往用複雜的心,往外找道、找佛法,卻不知往內觀「方寸寶地」,真主人是否當家?
◎有人問:修心性法門為何要求那麼嚴苛?
對曰:如果修行宗旨建立在了脫生死、出離三界,就必須兩點認知─
1.想想學習做一個菩薩①吃不得一點苦、②受不了一點考驗、③聽不得磨煉的重話,如何培養菩薩那份謙下包容,以及慈悲的堅持呢?
2.要知道:「自己吃的苦、走過的路」這種體悟,你才知道如何替眾生解脫諸苦,才知如何為眾生立下修行典範。所以說:「菩薩的成就,但願人人都是菩薩。」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8-07-22 01:4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64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