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75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ef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3 鮮花 x49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不動產][台灣] 《第一桶金典範篇》三招五式 十年換來一棟房
更新日期:2007/06/29 09:59 記者:【林志昊/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不只是考季,更是求職旺季!不過,以現在畢業生每月平均二.五萬至二.六萬元的薪水,要存到人生第一桶金,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任職於某一投信企劃部的林玲(化名),在回顧自己以前的打拚經歷時,整理出過去開源節流的三招五式,替正要進入職場打拼的年輕人當作參考。

林玲表示,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往往不高的關係,就必須嚴控開銷;畢竟自己是從台中上來台北工作,所以在工作第一年時,她選擇跟自己的阿姨住在一起來節省房屋開銷;即使一年之後她在外租屋,也是挑選位於北縣的雅房,而不是套房,更不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7-06-30 06:16 |
jef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3 鮮花 x49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六月畢業季,大批社會新鮮人將湧入職場,初步進入社會,起薪多少?依據統計,今年大學生平均月薪二萬六千元起跳,這個金額和十年前比較,不升反降。身處低薪年代,如何快速累積第一桶金?成為這個世代,每一個職場新人最重要的財富課題,每個人處理錢財的態度不同,時日一久,差距立見。

時尚蝴蝶vs.勤奮螞蟻

累積財富靠自己,這一點從小莉、小文二個人身上,看得最清楚,二人是大學同學,十年前大學畢業,第一分頭路的薪水都不到三萬塊。

小莉是屬於時尚蝴蝶型,每個月薪水一入袋,手頭一寬裕,小莉都會到精品店、百貨公司逛一逛,買新衣、新鞋,稿賞自己一個月工作的辛勞。

另外,和同事唱歌、聚餐,也是小莉日常生活重要的一環,錢來錢往,小莉每個月還是會節餘一點錢,只是,幾年下來,存款戶頭總是只有幾萬元,存不了錢。

小文是截然不同的型態,屬於勤奮螞蟻型,工作以來,每個月要求自己一定要存一萬元,其中,三分之一做定存、三分之二買基金,第一年,小文一共累積了近十三萬元。

到了第三年,小文累積的資產已經有四十幾萬元,除了定期定額買基金,小文也利用單筆投資的方式,運用手頭上數十萬的投資款,在畢業第六年,小文已累積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有了第一個一百萬,小文除了持續儲存薪水,還利用已有的資金、用錢滾錢,加速財富累積,後來還搭配銀行房貸,在捷運沿線買了一戶套房。

十年財富相距千里

小莉、小文兩個人不同的金錢態度,在畢業前三年,感覺差距不大,金額上來看,只差幾十萬元,但是,畢業十年,大家開同學會時,各自的身家、財富差距已不可道里計。十年下來,小莉除了滿櫃流行服飾、鞋子、各式名牌包、精品名表以及十年的玩樂回憶,存款戶頭裡只有十來萬,房子還是租的。看到小文已經擁有自己的房子,存款戶頭還有一定數額的可運用資金,小莉忽然有一絲惆悵的感覺。

開源、節流、投資

台北富邦銀資深協理陳怡芬說,低薪的年代,社會新鮮人剛開始存錢最辛苦,等到有三十萬、五十萬,晉升用錢滾錢的理財階級,累積財富的速度就會加快。

只是,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計畫、有方法,並且嚴格執行,像小莉的情況,已落後十年,由奢入儉難,再要重新存錢很辛苦。

永豐銀財富管理部門指出,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起薪比十年前更低,如何在低薪環境中,儘快在三、五年內,替自己存到第一桶金?手頭上先累積三十萬、五十萬真的很重要,接下來才能用錢滾錢。

財富累積大攻略,本週財富總體檢即要告訴低薪新鮮人首先要做好省錢五術、四大理財基礎功,搭配開源三招、謹守理財五四三法則」,以便為自己鋪陳一條累積財富的康莊大道。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7-06-30 06: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61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