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udn.com/mag/sports/s..._ART_ID=17158All things hang like a drop of dew 凡事皆如露水一滴
Upon a blade of grass 悬在草之叶之一匹
─ 叶慈 W.B Yeats
以上诗两句可用来形容人生、可以是本如浮云朝露般的运动生涯,当然更可以特指棒球场上投手这种生物的命运造化。
当我正满怀兴奋着手要写郭泓志复活之时,传出王建民右肩再度受伤的消息。
如果王建民确定将要动肩膀旋转袖的手术,那么自1999年郭泓志签约道奇以来,赴美签约金前三高的投手曹锦辉、王建民和郭泓志,都分别至少动过两次大型手术。无论事出有因或者纯属巧合,如此结果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荒谬到连洋基留言版上都有人半嘲讽的贴上“Made In Taiwan. Next time, Check the label”(台湾制造,下次请先检查标签)这样让人生气却又无奈的句子。
郭泓志的小联盟传说
而在三人当中始终与伤痛轇轕难清的,当属最早出国的左投郭泓志了。
在国内青棒时以超强威力、超级不稳控球闻名的郭泓志,用充满争议的方式踏上美国领土。当时还未成年的他,与经纪人签下一纸长达13年、内容离谱的合约,同时在中华青棒队的宿舍被经纪人带走直接赴美,演出了一场家庭与国族的伦理大剧。
这当中暴露出的当然是台湾整体三级棒球制度的措手不及和球员本身对未来认知的不足,但无论如何,大多数人对于郭泓志的挑战,还是怀抱祝福的。
高一即以少见强力左投姿态快速崛起的郭泓志,在1998年日本举行的亚青杯,更力抗松坂大辅领军的甲子园明星队,虽然最后以1比2败下阵来,但7又1/3局11K的成绩,气势俨然压过松坂的7次三振。
赴美之后,2000年4月11日在道奇1A初登板,至今还是「小联盟中的传说」,在面对的十个人次打者中,郭泓志一共三振掉了七个,只让对手击出两颗软弱的滚地球。引述当时队友Joe Thurston的谈话:「看起来他可以三振任何人,我在另一队有位朋友打了颗界外球,竟是整场最结实的一球。所以不是他们打不出安打,而是压根摸不着球!」
三局49球中,最快球速98英里,超过94英里的有19球,在场的球探甚至认为,郭泓志该场比赛的表现已经可以直接站上大联盟。最令人惊异的是,当时他年仅18岁!
事实上,用158公里速球三振最后一名打者前,郭泓志的手肘韧带就已经断裂,他在美洲大陆的第一场比赛之后,接下来面对的竟然就是一连串厄运。
动过第一次韧带重建手术之后,郭泓志始终逃不开手肘伤痛的阴影,之后又分别开了一次结缔组织清除的小手术,和又一次的韧带重建手术(或许跟复健不确实有关)。五年之间,郭泓志登场的局数加起来只有少到荒谬的42又1/3局。换句话说,明明18岁的手肘,在赴美后的前五年,却竟然就等于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复健期」!
违反人体自然的剧烈拉扯
在海洋那头,郭泓志成了初登版10人次就K掉7人的昙花般神话,但海洋这头不知道的是,可能从少棒时期就开始累积的伤害,在高中比赛中动辄连续出赛或者单场150球以上的工作量。
投手本身就是一种极复杂难解的生物,比赛中的投球动作是违反人体自然的剧烈拉扯(每一次投球,肩膀关节都必须用120%的力量回扯才能阻止手臂飞出去),动手术更是所有强力投手都必须面临的风险。
因此把一个受伤结果,简单的归咎于任何一项单独原因,或许都是有些轻率的。但尽管如此,关键还是在于究竟我们有没有那样的「知识」和「意愿」来避免伤害的发生。
投球带来的伤害跟许多冲撞性运动(例如美式足球)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伤害多是选手透过重复的投球动作来加诸自身的。
归纳后,造成伤害的主因不外为:过度滥用、反覆错误姿势累积、过求表现(over performing)、缺乏适当休息和保健的观念,以及发育未完全前投球量和球种(曲球)所造成的负担。以上任何一项出了问题(其实大多都是综合加乘),都可能会对投手造成永久的伤害。
我们也许永远不可能杜绝伤害的继续发生(任何投手的受伤率都不低),但特别希望三级棒球,让球赛胜负价值高于选手价值的情形不要一再重演,那种动辄连四、五场出赛,或者虽隔场但神人般连续完投的情形能够避免;主管机关能有效的立法定规,泯除过于功利的价值(现实的经费补助问题)以及滥用投手的恶习(最好采用球数以及休息天数限制,而非局数或隔场限制)。
同时引介翻译国外一流训练或者复健资讯,找真正的专家广办教练推广研习营,帮助观念和资讯的传播;加强选手们本身的自觉意识和思考能力,配合家长的关注(美国这点很落实);还有最重要的,教练们有指导正确观念的能力和良善的用意!
这些说来简单,其实是步步难,但唯有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才有可能突破目前这样的结构性之恶。
不先整地,就发不出好芽
常听不少人埋怨,为何我们无法留住一些优秀的选手在台湾表演、效力?其实如果不把自己的地整好,没有健康的土壤,无论多么名贵的种子,是发不出多少好芽的。
台湾何其有幸,虽然我们总人口和运动人口比不上同在东亚的日韩,整体棒球选手更不如世界其他培育出无数好手的棒球大国,但短短的时间内还是出现了这么多美如珠玉的世界第一流选手,因此在棒球场上我们缺的从来不是才能,而是上述种种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过去的千百青春臂膀或如露水蒸发,但至少要让他们的消逝化为云雨,重新滋润我们的土壤。让往后蓝天下、绿茵上听到霹啪作响的是球爽朗进入手套,而非韧带断裂的声音。
至于受尽磨难的郭泓志,今年终于演出大复活!用即使大联盟也屈指可数的160公里速球连发,在1A与2A的32又2/3局投球中,飓风般三振对手55次,虽然目前虽然球迷的心或许仍悬于一线,但我们知道,郭泓志过去所经历的,无论原因何在,都需要靠各方的重视,让往后伤害重演的机会降低;寄望他未来能创造的,不再是一则则伴随着无数崇敬和叹息,辗转流传在乡野的传说,而是一个璀璨耀眼、货真价实的棒球人生。
想当初郭泓志可是最被看好的~
唉呀~高中的时候就被操坏啦~~
导致现在他表现不佳~
不过现在越来越厉害~
期待他登上大联盟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