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8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martso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資訊] 最強房車之光 MTM RS6終極版本
在世界量產中型房車的世界裡,有三部車可說是互為宿敵、並擁有著最強的性能,它們分別是BMW M5、Audi RS6與AMG E55,其中因品牌形象不如雙B而較少受多金人士青睞的RS6,其實骨子裡才真正是集好料於一身的作品,而且更容易改裝獲得更大的出力。最近狼堡所引進由MTM改造的RS6 Completed Car,馬力更高達令人咋舌的594匹,高速公路上純種跑車都不是其對手,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輛RS6到底有多強悍!?

說到RS6,通常大家較常見的是Avant旅行款,這部四門RS6則更顯珍貴,據說是全台唯一。可算是Audi有史以來最強量產車款的RS6,搭載了由Cosworth調校的V8 4.2升雙渦輪增壓引擎,能輸出450hp/5700~6400rpm的驚人馬力,以及在1950轉就產生57.1kgm的最大扭力並持續到5600轉,配合含方向盤換檔撥鍵的Tiptronic五速手自排變速箱之後,0~100km/h加速只要短暫的4.7秒,解除速限更有305km/h的超高極速,說實在要找到相抗衡的對手並不容易。

附帶一提的是,這具V8 4.2 Twin Turbo引擎也是利曼五連霸的R8賽車所用,原廠後來推出的限量999部RS6 Plus,只經過電腦重設便具備更強的480匹馬力,足見它有著極高的提昇潛力。動力強大之餘,RS6的底盤亦為一時之選,除了具有Quattro含電子中差鎖定的四驅系統以外,還配備了TRC循跡控制及DRC主動式液壓調整懸吊,兩者都可讓操控性更上一層樓,同時此車的配胎尺寸為255/40/18,煞車更用上前365後335mm的超大浮動式碟盤,以及採前對向八活塞卡鉗加強制動力,畢竟此車的馬力達450匹且重量不輕有1840公斤之譜。

最後,RS6 Avant的造型面亦相當漂亮,外有「膨龜」、專用含加大氣壩的低伸空力套件、大口徑排氣管武裝,內有碳纖維飾板、Recaro電動真皮桶椅、麂皮頂篷等增進駕駛質感,一切完全合乎性能迷的刁蠻胃口。

再談到位於Audi總部Ingolstadt附近的MTM廠(全名Motoren Technik Mayer),更是以總裁Mr.Mayer曾為Audi工程師的經驗,以及參與拉力賽的多年技術傳承(Audi S1 Gr.B/改V8直噴出力500匹),特別擅長於大馬力的重度改造,其Show Car也往往成為歐洲汽車雜誌採訪的對象,像該廠那部名為「Bimoto」、裝置兩顆引擎的黃色TT Coupe,便是最有名的代表作。

具備VAG新車經銷商身分的MTM,之於VAG旗下各車種都提供有升級套件,方向大致和其他廠牌差不多,比較不同的是MTM偏好於重口味的性能挑戰,因此很喜歡採用大號渦輪搭配Waste Gate,並打上超高Boost來獲得驚人的輸出,方式和英國、日本的Turbo改法很類似。另外,他們對於出自Quattro GmbH、掛上「S」甚至是「RS」稱謂的車款也相當有研究,這些先天體質就非常不錯的高性能車種,改裝後的成長幅度更是驚人。當然,在這些漂亮數字的背後,仍要歸功於不斷參賽所得到的寶貴Know-How。

全球限量六部 史上最強RS6
MTM的RS6動力升級共有五種方式,Stage-1是單純解消電腦的250km/h速限,Stage-2一樣從電腦下手但提高增壓值,因此出力可達到500匹的程度,Stage-3則再追加粗徑中尾段排氣管,馬力小漲至508匹。而真正的大幅度改造是由Stage-4開始,此包含了高流量空氣芯、直通前喉管、賽車化低抵抗觸媒、強化汽油泵浦、汽油調壓閥、含矽橡膠進氣管路與電腦調校(Boost 0.8→1.1 bar),將輸出一舉增加到535匹的境界;最後的Stage-5還更換芭蕉段與特殊Front Pipe,以安裝大容量的K16渦輪(原廠K04)與Waste Gate分離式排氣洩壓閥,自然這並包括周邊的加強和ECU程式對應,其中它的自排電腦也會延後升檔點,且在換檔時告知ECU後延點火正時,好降低瞬間的扭力減少對變速箱衝擊,最大馬力標定為568匹。

基本上這五個Stage都屬於交換套件的改法,因此可交由各地的經銷商施工,但這部車的594匹引擎則為特別式樣,因此只有MTM自己可以改造。而它的大體架構也都承襲於Stage-5,可是引擎本體的曲軸、連桿、活塞都換成高強度的輕量化式樣,全段排氣管、觸媒口徑亦經過加大,電腦控管的Boost設定同時更高,並且其排氣管還裝設控制背壓的可變閥門,搭配專用電腦依據轉速啟閉。值得敘述的是,MTM RS6的594匹Completed Car,只採用四門車款當基礎,全球更只生產六部而已,四部在杜拜、一部銷往日本,剩下的一輛就是這部車了。

由於出力極大之故,MTM在此也裝設有前氣壩的集風罩、冷卻引擎用的機油冷卻器與兩只ATF Cooler,而且除了對變速箱進行散熱工作以外,其內的扭力轉換器與各檔液壓離合器均經過強化,所以傳動系亦能合乎大馬力的要求,把實際的加速力完全展現出來。

懸吊煞車完全強化 內外裝為原廠選配
動力大幅增加之餘,MTM對這輛Completed Car的底盤亦注入許多心力,這方面該廠是使用Quattro GmbH出品的特殊短彈簧、削薄墊板來降低電子避震器的高度,幅度約在15mm上下;接著則使用19吋的Bimoto鋁圈(寬度9.5J),組合CSC-2的275/30/19寬幅跑胎,煞車更用上Brembo代工的前八後四活塞卡鉗,碟徑也分別增大至388、350mm,行駛的穩定性相對提高許多,並且有助於造型的美化。由於驗車的問題所致,這輛車目前先將改裝的後卡鉗與碟盤換為原廠品,預計將來領牌後才會裝回,這可能是有興趣的買家所需知道的事情。

再過來這輛Completed Car的內外觀,大體都維持於原本RS6的造型,畢竟這部分原廠都已經Tune好了,所以MTM只有加裝一片小鴨尾,以及換裝附分流器的整支後保桿,目的除了增加下壓力之餘,還有就是可容納MTM的雙筒四出口尾段。附帶說明的是,這輛車的窗框乃選配了霧黑式樣,駕駛艙也是典雅的黑白雙色內裝匹配鋼琴木飾板,而且還多出了衛星導航螢幕,整體質感相當不錯。

由於這輛MTM RS6是要當新車販售的,因此我們並無進行激烈試駕,只是稍微試開一下作個體驗。結果發現它的力道確實很強勁,輕輕一加油門就揚長而去,在快速道路上遇到跑車挑釁時也能立刻拉開距離,而且底盤非常穩定亦保有舒適性,果真是一部能高速巡航的厲害角色。最後,此車預計的報價為680萬元,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直接電洽狼堡。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和信超媒體寬帶網 | Posted:2005-04-16 13:50 |
leoflc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不錯的資料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拍照前不把車子用乾淨一點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美國 | Posted:2005-04-16 14:35 |
SaintChris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 鮮花 x7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我不太喜歡他的造型耶...但是他的性能真的很讚0.0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4-19 02:34 |
gtt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大大 這是台跟 vw 車超像的 披羊皮 的呆狼 說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4-19 15:53 |
dow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怪獸級的跑車   經過MTM加持性能倍增喔 表情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4-19 23:5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963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