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b0925
|
分享:
▼
x0
|
[散文][分享] [轉貼] 海洋的胸襟
哲學上好有一比:與其給小孩一條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任何的知識都只是海洋中的一條活魚,哲學思考才是縱橫四海的釣魚技術。
教育的目的是甚麼?沒有標準答案,但絕對不是考試。考試只是不得已的手段,但當制度的力量過大時,教育的目的反而迷失了。教育的目的沒有標準答案正是代表教育的開放性,背後是人的無限可能。
現行的考試制度就是一場接一場的釣魚比賽,只是池中放的都是死魚,學生日夜操練釣死魚的方法,除了測驗誰的釣魚技術高以外,一無所有。釣來的死魚,正如學生死背硬啃的考試材資,走出了考場,馬上成為過氣的廣告歌詞,唱時琅琅上口,消費的目的達到就再沒有利用價值,而學生仍然是生活上的白痴,道德上的侏儒。每個學生花了多少時間,釣了大量無用的死魚?而教師最深惡痛絕莫過於面對堆積如山臭氣熏天的死魚,還要評出個成績來。
兩害而無一利,更臭的是師生的關係,最近一項調查指出,教師尤其是訓導主任,面對處理學生問題時,最擔心自身的安危,曾經一位熱心的教師,引述一位同事一番饒富哲學意味的話:「學生就像個糞池,老師去了解和關心,就是攪動它,令它更臭,老師只要跟學生保持距離,就會覺得糞池沒那麼臭,待糞便久了,自然硬化,就比較不臭了。」師生關係,與教學環境,由此妙喻可見險峻。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說他小時候在濱臨太平洋的花蓮國中讀書,由於近窗靠海的一排學生經常將頭轉向大海,所以開校務會議時,有老師建議不如建一堵高牆擋住學生望向大海的視線。當大部份的老師都同意之時,只有校長站起來,緩緩地說:「看海比上課重要。」
在教育制度普遍僵化的今天,教育界已經少有這樣一位海洋般胸襟的校長。在漫長的教育過程裡,有多少學生的視線都曾被無形的高牆擋過。萬世師表的孔子,他的有教無類精神幾乎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有一天孔子向大群學生說:「我將不再說話了!」好學的學生馬上就問:「老師不再說話,我們以後怎樣學習呀?」因材施教的孔子馬上進行隨機教育,說:「『天』也沒有說話呀!四季更替,萬物生長,『天』不是也在說話嗎!」我真懷疑究竟有多少教育工作者有看懂了這則孔門公案。
《莊子》天下篇曰:「道術將為天下裂,皆以為有為以不可加焉。」各種的技術﹙考試是其中之一﹚各逞其能,皆以為自己的力量最大,「真理」都站在自己這邊,結果是將天下搞得四分五裂。莊子說的是二千的前的事,痛徹的是公元二千年的今天,仍然如此。又是一句老話:「自古如此,於今尤烈。」
道與術是相對的,術是技術、方法、制度,各種因時制宜的變化;道則是開放包容各種「術」的心態。
心態若然未改,森羅萬象都只亂象,剃人頭者人亦剃之,面對一波接一波的教育改革浪潮,是否沖來更多的死魚,造就一代接一代的釣魚高手? 滾滾長江,有人辭官,有人新掌大纛,一代新人換舊人,可是我們何時才能出一位有著海洋胸襟的教育主政者?
|